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最新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课程学习摘要
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课程学习摘要一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潮汹涌澎湃,创新就是大潮的浪头,任何国家、任何个人和民族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将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甚至挨打的地位。正如此,我国政府在2005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些都充分说明激发全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创新的普遍性基本原理,创新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但我们要想创新的话,首先要掌握有关创新的一些基本知识。一、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知识1、创新定义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三层含义:①更新;②创造新的东西;③改变。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概念引入经济领域。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把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形成管理创新。现在“创新”概念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人们常常挂在口头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法制创新、教育创新、方法创新等等。关于创新的定义,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在这里我们采用的创新定义为: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理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成功付诸实施并获得更多效益的运作过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创新的基本要素就是:人、创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更高效益。2、创新的主体和客体创新的主体是人类,包括个人、团体或组织。创新的客体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思维规律。3、创新的核心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和创新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和发动机。4、创新的关键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指向新的方向、有效的方面进行质和量的变化。5、创新的本质目的创新的本质目的就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个人、团体、或社会的需要。6、创新的结果创新的结果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物质的,如蒸汽机、电脑等;其二是非物质的,如新思维、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案等。7、创新的四条原理(1)需要与可能原理。意指创新活动的对象既是社会需要的,又是可能实现的。(2)方法与技巧原理。意指任何事物的创新、创造和发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创新技巧是人人都可以学会并加以运用的。所以,在创新与创造活动中,学习、探索、培养、训练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是十分重要的。(3)窗户纸与犟牛原理。意指在很多创新活动中,常有“点破窗户纸天地宽”的情景。一个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往往会由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启发或某个信息的刺激而获得灵感,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捅破“窗户纸”的方法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犟牛精神。(4)群体智慧原理。意指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力量。8、创新的四个基本性质创新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就是它的社会性、能动性、特殊性及继承性。其社会性表现为,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动性表现为它对客观世界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特殊性表现为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精神;继承性则表现为它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继承、不断批判、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一个历史过程。9、创新的六条原则(1)系统辩证原则。意指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必须从多方角度去辩证地思考问题。(2)市场评价原则。意指创新成果大小的评价标准,除了基础科学的评价之外,还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估,从而体现出市价值,与市场的需求程度。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得十分明确和深刻,“我不打算发明任何卖不出去的东西,因为不能卖出去东西都没有达到成功的顶点。能销售出去的东西就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实用性就是成功。”(3)比较优势原则。意指创新活动的成果,都只能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4)构思独特原则。意指创新活动成果往往是构思独特、不同凡响且出奇制胜的,是见人所不见、见人所不思,或者是人有所思,但思之不深、思之不广的。通过独特的构思,获得了别具一格的创新。(5)简单性原则。是指创新往往是简单的,要不为复杂变化所迷惑,要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思想。(6)不轻易否定、不简单比较原则。意指在分析评判各种创新产品时,应注意避免习惯思维,依据经验、逻辑等轻易否定的倾向。在避免轻易否定倾向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对不同的创新进行简单的比较,而厚此薄彼。我们应在尽量避免盲目地、过高地估评自己的设想的同时,也要注意珍惜别人的创意和构想。10、创新能力定义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或新业务的能力。11、创新能力的构成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构成,并通过创新实践过程和创新实践活动体现出现。二、创新潜能与创新习惯1、创新潜能的开发(1)始终相信并积极开发创新潜能。潜能是人们身上固有的,尚未被自己所认识和发掘的内在能力与能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部分能力都处于休眠状态,未能得到开发与利用。只要我们有心挖掘并做出努力,就一定能将潜能发掘出来。伟人和常人在智商与能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潜能开发的程度不同,所以我们要树立积极的核心信念,塑造优秀的自我表象,克服思维障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2)开发创新潜能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有①借助好奇,激荡潜能。②勇克矛盾,逼出潜能。③正视困难,激发潜能。④挑战目标,催发潜能。2、创新习惯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没有金钱并不可怕,没有地位也不可悲,而不善思考、缺乏智慧才是人生的缺憾。只要大家能够积极开动思维的机器并有意识地培养创新的习惯,智慧就会如同山泉,绵绵不断。要培养创新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注重首创精神的培养。首创精神就是要有“敢于天下先”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有了创新之灵魂,就有了培养创新习惯的基础,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2)注重进取精神的培养。强烈的、永不休止的进取精神就是勇于接受挑战,要对准目标采取进攻的态势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态。(3)注重探索精神的培养。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要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勇于探索未知领域。(4)注重顽强精神的培养。在创新过程中,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畏风险的勇气,要有百折不挠的恒心和毅力。(5)注重献身精神的培养。有了崇高的理想和献身精神,就会无所畏惧、无怨无悔,就会矢志不渝地去追求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希望每位朋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充满信心,积极开发自身潜能,养成创新的习惯,用先人一步的智慧,成就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二创新思维是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思维创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和关键。一个人要想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努力突破思维定势和思维障碍,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创意,形成新思维,提出新方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一、突破思维障碍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能力。当代的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从字面上考察,“思”就是思考,“维”就是方向或次序。因此,思维也可以题解为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的思考。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而人的大脑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思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惯性”就像物理学里的惯性一样,也是很顽固,很不容易克服的。如果对于自己长期从事的事情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物产生了思维惯性,多次以这种惯性思维来对待客观事物,就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合起来,我们就称为“思维障碍”。1、常见的思维障碍(1)习惯性思维障碍。习惯性思维是人们不自主的、经常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有些简单的问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按照习惯去思考,去行事,可能节省时间或者少动脑筋。但它会阻碍我们思维创新,一味地按照老习惯思考,就可能犯错误。(2)直线型思维障碍。由于人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只须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样的直线型的思维就可以奏效,这样,就培养了直线型思维的习惯,不善于从侧面、反面或迂回地去思考问题,这就必然会障碍我们出奇制胜,巧妙地解决问题。(3)从众型思维障碍。从众型思维,就是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随大流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心理的人,有的是为了跟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怕被指责为“标新立异”、“华众取宠”;也有的是思想上的懒汉,认为跟着大家走错不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可能因从众心理而陷入盲目性,明明稍加独立思考就能正确决策的事,偏偏跟着大家走弯路。正是这种从众性的思维障碍,使我们胆小怕事,不敢为天下先,抑制了我们创新的敏感和勇气。(4)权威崇拜型思维障碍。我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对权威的尊敬甚至崇拜。尊重权威当然没有什么错,而且是应该的,但一概都按照权威的意见办事,不敢怀疑权威的理论或观点,不敢逾越权威半步,就成为创新思维的极大障碍。其实,权威们的意见只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的创新成果都是克服了对权威的无条件崇拜,打破了迷信权威的思维障碍后取得的。(5)书本型思维障碍。许多人认为,书本上写了的,都是正确的,遇到难题先查书。如果自己发现的情况与书本上不一样,那认为是自己错了。由于对书本知识的过分相信而不能突破和创新的思维形式,这种对于书本的迷信阻碍了人们去纠正前人的失误,探索新的领域。(6)自我中心型思维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特别固执,思考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阻碍了创新思维。这些人有的还是很有能力的,做出过一些成绩,但他们从此就觉得了不起,不知道天外有天,能人之上还有能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很简单的问题面前也可能失去了思维能力,发挥不出自己的智慧。2、其他思维障碍以上讲的六种情况是常见的多数人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还有一些思维障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程度,如:自卑型思维障碍,麻木型思维障碍,偏执型思维障碍等等,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二、扩展思维视角突破思维障碍的好办法,就是扩展思维视角。什么是思维视角?人的思维活动不仅有方向、有次序、还有起点。在起点上,就有切入的角度。我们把思维开始时的切入角度,就叫着思维视角。为什么要扩展思维视角呢?创新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改变,而要改变客观事物,就得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从旧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事物,已经是前人完成的业绩了。你要创新,就必须从新的视角切入,才能进行创新思维。扩展思维视角对认识客观事物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表现在:事物本身都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就能更加全面地接近事物的本质;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的其它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观察研究某一未显露本质的事物,可以从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事物中找到切入点;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的趋势有多种可能性,对于事物发展趋势比较明显的特征,从常规角度就可以看出来,而对于那些很难被注意和捕捉的事物发展趋势不明显的可能性,就要选取非常规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了。因此,改变思维视角对于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扩展思维视角的方法有那些呢?1、改变万事顺着想的思路从古到今,大多数人对于问题的思考,都是按照常情、合理、常规去想,或者是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去想,这就是“顺着想”。为什么要顺着想呢?因为“顺着想”一是容易找到切入点,解决问题的效率比较高;二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彼此之间的交流就比较方便。但是事情有利有弊,顺着想固然有好处,但如果“万事顺着想”,对有些事物就可能揭示不了其内部矛盾,发现不了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也就很难创新。①变顺着想为倒着想。在顺着想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时,不妨倒着想。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倒着想的方法,在许
本文标题:最新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课程学习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