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南明∙夏完淳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能够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3.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2.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作者和题解1、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诗人,著名的抗清将领。他被捕就义时,年仅17岁。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等。2、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云间被清兵逮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从体裁看,是一首五言律诗。知识预习(一)解释下列词语•【羁(jī)旅】【南冠】•【灵旗】•【泉路】•【毅魄】长久漂泊外地。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黄泉路,死路。泉,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穴。坚毅的魂魄。(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诗歌理解首联: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颔联:为山河破碎而流下的眼泪无尽地流着,却没有地方容纳,谁还能说天地广袤无边呢!作者在此抒发了英雄失路之悲。颈联:已经知道去黄泉的路很近了,要永远告别故乡真是难舍难分。作者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作者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尾联:自己死后成了鬼魂,也要回来从空中看看后继者们打着抗清的旗帜收复河山。这里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合作探究问题:1.“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2.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明确: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明确: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3.《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明确: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明确:亡国之痛,壮志难酬的悲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诗歌总结•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比较阅读•1.你还积累哪能些大义凛然、忠心报国的诗句?•2.《别云间》和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明确:两首诗的创作背景极其的相似,心境也是相似的。不同在于夏完淳表现了自己生前身后也要为抗清坚持斗争的信念,比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史册留名更彻底。同时,夏完淳似乎对家人的眷念较多,没有文天祥的情感纯正。测试:•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明确: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3.《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明确: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4.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明确: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5.《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明确:有“泉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国诗人夏完淳。谢谢合作!
本文标题:《别云间》夏完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4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