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创新能力与培训指导大纲
1《创新能力与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8学时)参考教材:姚凤云等《创造学与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从事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基本管理学知识,是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的总结,也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未来的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在于能否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然而企业家是自主创新的灵魂,企业专业人士是技术创新的主力,所以,本课程不仅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创新的原理和方法,而且着重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应用。以便使学员真正了解到创新的内涵和价值,了解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建立创新型组织,构建创新社会。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例如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去进一步掌握创新的方法,路径和模式等以一系列的问题。掌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所需的制度因素和企业条件,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以便为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努力。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创新的理论;理解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掌握创新应具备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三、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创新与创新能力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2)初步了解创新能力的内容2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1)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对创造力的认识和理解(3)创新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一节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创造学的产生(一)创造学在美国的产生1.创新的定义。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的特点:(1)新颖性。新颖性包括三个层次:世界新颖性或绝对新颖性;局部新颖性;主观新颖性,即只是对创造者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2)具有价值。这个特点与新颖性密切相关,世界新颖性的价值层次最高,局部新颖性次之,主观新颖性更次之2.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在西方,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对“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有关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厄特巴克在70年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缪尔赛在80年代中期对技术创新概念作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3人类所做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创新,创新遍布人类的方方面面,如观念、知识、技术的创新,政治、经济、商业、艺术的创新,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衣、食、住、行、通讯等领域的创造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事情,尽管技术创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决定性意义。何道谊认为事物创新—仿复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在这一模型下生产力由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仿复能力决定,生产力公式为:生产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仿复能力。仿复能力指仿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复制、复做的能力,如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年服务接待人次能力。何道谊在《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企业创新与全方面创新》中提出并论述了全方面创新和大研发概念。企业全方面创新,分为作为构成企业有机体的软系统的创新,包括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的硬系统的创新,即人、财、物、技术、信息及其相关体系和管理的创新,如职责体系、权力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利益报酬体系、沟通体系的创新;通用管理职能的创新,包括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六个基本的过程管理职能的创新和人力、组织、领导三个基本的对人管理职能的创新;企业业务职能的创新,如技术、设计、生产、采购、物流、营销、销售、人力、财务等专业业务职能的创新。由于科技的普遍适用性、连续进步的显著性和发展的长期累积性,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造作进步的根本性驱动力,所以研发通常指技术研发。研发是创新成模的过程,研发功能是专门从事创新的功能。企业创新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而是各个方面的创新,那么,企业的研发也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研发,而是涵盖各个方面。(二)创造学产生的原因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创造学的发展(一)创造学在日本的发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仅仅30多年,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但是,较早地进行创造学研究、在全民族推广实施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教育并取得巨大成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主要原因。日本从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开始引进创造学以及美国创造力开发的经验。到60年代,成立了日本创造学会,日本国内学者出版的著作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外译著,出现了一批有建树的创造学者。从此,日本的创造学研究进入了独立发展的阶段。日本政府把国民4创造力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4月18日定为全国发明节。日本在全社会普及创造学、提倡发明活动。除了在学校和企业开设创造学课程、举办创造力培训班外,还在各城市开设星期日发明学校,对家庭主妇及社会其他人员进行创造教育。由于这样大面积的普及活动,使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占世界申请量的三分之一,2000年以前一直雄踞世界第一。(二)创造学在我国的发展在中国,最早提出创造教育思想的人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并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了创造教育实验。1933年,陶行知在《创造宣言》演讲中,进一步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后来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这使陶行知成为世界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涌现出大批技术革新能手。如:当年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队长、青年鲁班李瑞环,发明了木工简易计算法,解决了千百年来木工放大样的难题;青年工人倪志福,发明了倪志福钻头;上海工人蔡祖泉有多项发明和技术革新,后来成长为著名的电光源专家等等。但是,这些创造性劳动基本上是自发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并传播创造学知识,上海一些科普报刊发表一系列介绍创造学及创造技法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3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南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创造学的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创造学在我国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诞生了。1984年3月12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第一部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1985年10月16日,中国发明协会成立。1993年10月,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1994年6月9日,中国创造学会成立。1995年10月,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成立。至此,我国的创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江泽民主席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断之后,在全国展开了弘扬创新精神,建立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大量培养具备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活动,为创造学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大环境。第二节创造力辨析一、创造力具有普遍性创造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力并不是神秘的,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特殊能力。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有无创造力,只是创造力大小的差别,5形成这种大小不同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对创造力的认识与开发程度。确认这一基本原理,就可以使一般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创造力,也能够进行创造。这可以形成一股巨大力量,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前进。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开发创造力做为基本国策,以期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说创造力的普遍性,这是因为人们的创造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一个人的一切活动,如果带有“新意”,从创造学的角度来说,他就具有创造力,只要我们注意观察,这种“新意”到处可见,如一个新的解题方法、新的答案、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主意等等,也可以小到日常的生活琐事,比如,不久前某城市实行垃圾装袋,但我们发现垃圾往塑料袋里装的时候很不方便,一位退休的老同志想了一个办法,把塑料袋套在一个废油桶里,把袋口展开,这样就很容易地把垃圾倒在里边;一位主妇把用剩下的碎肥皂头,装在一个旧绵纶丝袜子里扎紧,就可继续使用。二、认识创造力,辨析相关的问题(一)创造力与禀赋美国大脑研究专家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的社会》一书中,把大脑比作一个政府机构,它有特定的部门、领导管理、组织结构以及行政程序。而各部门本身,就像现实世界中的官僚机构那样——完全没有思想,只接受并执行上级下达的指令。当各部门合作无间,才能导致意识的涌现。在心智的社会中,是通过语言、感觉和意识的参与来进行沟通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在下层所发生的一切是默默无声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想,就能走路;不需要想,就能思考。大部分的研究者都一致认为:智力并不代表一切,人还要有创造力。为了区分创造力和智力,研究者把思维方式分为收敛型和分散型。收敛型思维是指直接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新讯息;而发散型思维则是远远独立于已有知识之外的新讯息。只有独创性还是不够的,发散型思维还要求具备批判能力,以过滤没有意义的突发奇想,并迅速判别一个念头可行或是不可行。“双向联想”就像是突然发生的“思想闪电”,点燃了灵感的火苗。历史上许多创造发明就是这样问世的,许多精彩的隐喻和笑话也因而形成。让双向联想式思维放电的最佳环境就是,当许多想法接二连三地从脑海中汩汩而出,从潜意识奔腾的暗流中汲取灵感,这种才能是创造力中最重要的元素。6(二)创造力与脑潜力“大脑的大多数活动是在进行自我观察”,这个事实让人进一步提出假设:智力的高低与记忆力有关。只有储存量很大的人,才能充分支援大脑的内部加工。事实上的确如此,许多专家声称,他们研究过的神童都拥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大部分高智商者表现出比一般人更强的生存能力,心理上更稳定,甚至在身体上更健康。于是,天才便在某种程度上凡人化了,原本笼罩着他们的耀眼光环逐渐褪去。(三)创造力与年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针对人的创造力发表过如下评论:几30岁前尚未作出重大科学发现者,终生将不能成为大发明家。这话似有道理,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爱因斯坦本人在26岁就发表了相对论;达尔文不到30岁即形成关于物种起源的概念;牛顿描述重力之际,年方24岁。有的科学家曾试图阐明为何在某些领域内创造力会因年龄增长而衰退。100多年前,心理学家比尔德说,创造力是干劲与经验的结晶。他认为,欲攀登事业高峰,此两者不可缺少。年轻人年富力强,但经验不足;年纪大的人虽阅历较丰富,精力却不够充沛,因而晚年很难再有建树。当代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比尔德错了。他们说,人的基本创造力决不会随时光流逝而一蹶不振。科学家们相继注意到,在物理、数学、音乐和诗歌等学科中,20岁~30岁之间的年轻人确实才华横溢。但对作家、工程师和医学研究者来说,不可一慨而论。研究显示,这蝗人通常进入35岁~50岁时,开始锋芒外露。美国加利福尼大学的心理学家塞蒙顿另有见解,他认为,善于发明创新的人,在不同时期会各有所得。这是由于各行各业的智慧之花所需孕育的时间有长有短,
本文标题:创新能力与培训指导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