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跨国并购浪潮下的中国外资并购研究
跨国并购浪潮下的中国外资并购研究作者:刘云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考文献(40条)1.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蓝皮书(2004)20042.桑百川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与对策20033.王林生.范黎波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20034.江小涓中国利用外资的分析与展望(2003-2004)5.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1-2004年6.王志乐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趋势20037.干春晖.刘祥生企业并购:理论、实务、案例20028.桑百川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参考2002(10)9.李志军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研究200310.冼国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影响[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2(12)11.杨亚沙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4(1)12.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取向研究200413.王志乐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200314.王洛林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0: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200015.金伯生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现状2004(12)16.杨亚沙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4(1)17.孙笑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外资并购情况及其启示[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4(12)18.王志乐跨国公司在华发展面临新格局[期刊论文]-中国对外贸易2005(3)19.吕博.韩春霖对利用外资并购改造国有企业的思考[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4(3)20.江小涓引进来:跨国公司的投资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求是2002(10)21.桑百川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期刊论文]-经济导刊2004(11)22.桑百川中国为什么还需要积极利用外资?[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4(11)23.桑百川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外商投资外部性影响的合理利用2004(07)24.WorldInvestmentReport,UNCTD(2000-2004)25.金峰外资并购障碍分析及政策取向2003(05)26.严亦斌关于跨国并购利弊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4)27.刘阳跨国并购与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02(24)28.褚东风跨国并购的趋势与中国的对策2001(04)29.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十大动机2003(11)30.陈梅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02(09)31.UNCTADUNCTAD:世界投资报告200032.宋群跨国并购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参考2002(10)33.盛洪最新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199934.UNCTADUNCTAD:世界投资报告200135.毛蕴诗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200136.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200137.促进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政策课题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意义、趋势及应对战略[期刊论文]-管理世界2001(3)38.KangNam-Hoonl.JohanssonS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TheRoleinIndustrialGlobalization200139.RobertsHarris.DavidRavescraftTheRoleofAcquisitionsinForeignDirectInvestment:EvidencefromtheU.S.StorkMarket1991(07)40.DedroConzalez.GeraldoMVasxonallos.RichardJKish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TheUndervaluedHypothesis1998(38)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清杰.廖运凤跨国并购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方式探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4)本文分析了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流趋势的原因,并指出当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时,FDI进入方式有着独特的规律.文章在考察FDI的实践后,认为尽管外资并购会大幅增长,但不能断言它会成为我国利用FDI的主流模式.2.学位论文刘恩专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组织效应研究2006中国利用外资(FDI)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面临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双重任务的中国经济来说,FDI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更具实质性意义的产业组织层面。在市场结构、产业竞争环境和市场绩效等方面,FDI正在对中国市场经济架构、竞争规则和市场秩序等产生日益明显的影响。在实践层面,实业界对于FDI和跨国公司的“垄断”和“损害”忧虑更由来已久。显然,在当前形势下,研究FDI的经济影响,必须清晰地揭示外资的产业组织效应,诸如外资的产业垄断和产业控制效果、对规模经济和产业集中度的作用、有无反竞争获过度竞争效果以及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等。鉴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FDI产业组织效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FDI和产业组织理论,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外资进入下中国市场结构变化、跨国公司进入后的市场行为变化、外资进入的竞争效应、跨国并购所产生的产业组织效应、外资对特定行业(汽车业和零售业)的产业组织效应等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从竞争的视角重点研究FDI带来的市场结构变化、厂商市场行为的变化、跨国公司并购所带来的产业效应和竞争激励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是:(1)运用博弈理论和领导厂商市场结构模型,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无论是市场集中还是进入壁垒的提高,跨国公司进入后,由于市场竞争的作用,必然会使市场上的某些大企业具有转向寡头垄断市场的趋向和可能,从而对我国市场结构、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和绩效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又同时认为,垄断结构并不等于垄断行为。模型分析表明,垄断结构并非只有负面效应,我国今后需要的将是以促进有效竞争为基本目标的适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2)从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角度,对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总体描述。从总体上看,尽管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企业行为更多的受到经济体制和政府因素的影响,因而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行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家电、汽车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集中程度较高的行业,企业的某些竞争行为已显示出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行为相似的特征。(3)FDI所带来的新的产业组织体系并不是由经济体内部的竞争所“发现”的,它是由外界的进入导致的市场组织突变。这种突变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原有的市场竞争结构;另一方面则对未来的竞争结构形成产生直接的推动力。(4)FDI所带来的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是导致市场垄断结构的原因。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及先动优势,跨国公司为实现其在华占领市场的战略目标,必然运用掠夺性定价或其他引致退出的策略行为。(5)跨国并购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跨国并购有利于强化或保护行业进入壁垒,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创造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等。随市场进一步开放,跨国并购对我国的产业组织影响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6)从关于跨国公司进入后汽车业和零售业市场结构(CR4和HHI指数)变化、规模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进入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市场进一步开放后,产业内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优势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相应地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行为,FDI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对企业市场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上。值得注意的是,在FDI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期的激烈竞争,汽车业和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必将逐步趋向寡头垄断,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产业的整体面貌。(7)与国际比较,我国主导产业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过小,在规模经济、有效竞争及分工协作方面存在多重损失现象。除制度安排以外,积极、合理地利用FDI,对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意义重大。为此,从产业组织政策角度,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发展起一批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为解决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必须在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中,积极推进分工协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规模结构构成方式。3.期刊论文阎寒.YANHan外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跨国并购的特点和行业预测-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2)跨国并购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中国将逐步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目标国.由于政府行政干预、不同企业所有制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并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作为行业龙头和公众广泛关注的上市公司则成为并购的重要对象.为了获得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外资将在相对集中的行业中对上市公司实施并购.4.学位论文易利华论中国利用FDI中的跨国并购方式200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新的趋势,跨国并购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利用外资并购投资所占的比例却很低,与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不协调。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改善和一些制约因素的逐渐消除,尤其加入WTO后,外资并购活动已在我国春潮涌动。本文从我国利用FDI的角度来研究跨国并购.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言对跨国并购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的必要性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做出了说明。第一章概述了与跨国并购有关的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企业并购理论和跨国并购理论。第二章跨国并购在我国的现状分析从并购总量、方式、地区行业分布、及并购主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了跨国并购的特点。在第三章,笔者首先对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二种方式进行比较,一方面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并购成为FDI主要方式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从东道国的角度分析我国采用跨国并购方式利用FDI在引资规模、溢出效应及对就业和市场结构等方面的优越性。接着分析了我国的跨国并购环境,认为在我国推进跨国并购是可行的。于是得出结论:应以跨国并购作为我国吸引FDI的主导方式。第四章分析了跨国并购在我国的障碍,并对推进跨国并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5.期刊论文李宗卉跨国并购、新建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时代2006,(16)通过模型分析,本文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会对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增加了东道国R&D投入的存量水平,有利于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即使存在高昂的投资成本,跨国公司仍然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方式,跨国并购的损益与新建投资的沉没成本是决定跨国公司在这两种直接投资方式之间选择的主要因素.6.期刊论文何龙斌.HELong-bin当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7,(9)当前由于我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变化,使得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凸显,主要表现为冲击了民族工业发展、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隐藏国际收支风险、降低了我国工业结构整体效益以及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加剧.因此,必须调整引资优惠政策,健全与实施跨国并购的法律保障,发展和完善外商引资产业政策,提高反避税能力和资本管制的效率,以消除这些负效应.7.学位论文杜炯全球跨国并购浪潮下的我国外资并购问题研究200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FDI)的规模持续扩大,FDI对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并购成为全球FDI的主要形式,并购的国际资本流动占到全球资本流动额的80%,但是,跨国并购在中国的比例却只有5~6%。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并购形式进入中国的外资也将迅速增加。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本地市场并取得行业竞争优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并购;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进一步加大了跨国并购的发展力度。因此,我国将迎来一个外资并购高速增长的时期。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跨国并购浪潮,如何更好地利用跨国并购形式的外资,这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认真考察跨国并
本文标题:跨国并购浪潮下的中国外资并购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