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商丘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1-商丘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引领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根据《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十三五”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商政办〔2015〕38号)要求,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一、“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成就(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农业生产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建设,夺取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确保了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2015年农业总产值564亿元(不含永城市),比2010年的450亿元增加114亿元,年均增长4.6%;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77亿元,比2010年的254亿元增加123亿元,年均增长4.4%;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5元,比2010年的4674元增加4211元,年均增长13.7%。总体上看,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规划的目标任务。(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15年粮食总产量564万吨,比2010年的486万吨增加78万吨,年均增长3%,-2-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连续10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蔬菜总产量787万吨,比2010年的756万吨增加31万吨,年均增长0.7%;2015年油料总产42万吨,比2010年的37万吨增加5万吨,年均增长2.5%;2015年水果总产158万吨,比2010年的150万吨增加8万吨,年均增长1%;2015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027.6万千瓦,比2010年的953.6万千瓦增加74万千瓦,年均增长1.5%;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5%以上。(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2015年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145家,比2010年的996家增加4149家,年均增长38.9%,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9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11家,县级示范合作社200多家;家庭农场从无到有,2015年底已发展到1150家;种粮大户1644户,规模化流转耕地面积188万亩。基本形成了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四)农业“三大工程”初见成效。1.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截止到2015年,全市共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井灌渠灌双配套、机井通电设施全、旱能浇涝能排、机械化作业无障碍”的高标准粮田337.5万亩。2.农业产业化集群逐步壮大。2015年我市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集群39个,被省政府认定的集群8个,被市政府认定的集群15个。其中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集群1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集群1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集群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607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2家(国家级3家、省-3-级53家、市级196家),带动农户150万户,带动基地1422.4万亩。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675个,其中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40个,集贸市场625个,年交易额达到350多亿元。全市已形成了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牧养殖肉奶加工、果蔬、林板浆纸一体化、棉纺、花卉、饮品等七大主导产业。3.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全市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已在梁园区、睢阳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先试。在做大做强虞城县红富士苹果、梁园区草莓、宁陵县酥梨、柘城县三樱椒、夏邑县食用菌、民权县河蟹和葡萄等特色农业的同时,将城市近郊作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设施果蔬、渔业、苗木、花卉、采摘等休闲观光创意生态循环农业,打造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五)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是历史上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民培训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支农惠农投资逐年加大,农民得到的各项财政补贴逐年增加。2015年完成农业投资14.5亿元,比2010年增加7亿元。二、“十三五”时期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成为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中央连续-4-多年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为我市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汇集了强大推动力。2.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政策指导下,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彻底打破与工业和城市经济相互封闭的格局,逐步形成了农业与工业,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的新格局。随着农村改革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必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持续动力。3.农产品市场空间不断拓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不断提升,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为我市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蔬菜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5.多元化的农业结构已经形成。“十二五”期间,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了过去“以粮为主”的单一结构模式,形成了粮经饲协调发展,生产、流通与加工并重的多元化大农业结构,农产品加工及现代农业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大而-5-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环境受限和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在粮食连年增产、农业持续向好的背后,主要是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为主,农业呈现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新特征。我市人均耕地1.3亩,农户土地规模小,流转慢,影响了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进程。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1/5,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循环节约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土地利用率不高,低端供给的农产品在农业中占比偏重,农业资源转化率不够高,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种不优、品质不高、品牌不响问题明显,名优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和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都成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2.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目前,我市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的丰收在一定程度上靠“天帮忙”,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升。因此,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粮田,仍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愈加严峻的新挑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和农业成本“地板”抬升双重挤压尤为突出,粮经饲结构不尽合理,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低卖难”的窘况时有发生,农产品“优的不多,多的不优”,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等,都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难题。4.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6-缓,持续大幅度增加财政“三农”投入空间有限,农产品价格的上升空间也非常有限,短期内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倒挂可能成为常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增产的难度逐步增加,给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带来很大的挑战;促进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工资增长难度加大,政策效应对农民增收拉动效应逐步减弱,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维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村劳动力又多为老弱人群,限制了高效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这些都对农民增收产生制约作用,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依然较大。5.土地非农化非粮化风险加大。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是弱势产业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经营效益远远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规模化流转发展,农村生产关系将会变得复杂,对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上未来粮价下降风险加大,部分工商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可能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农地利用性质,土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加大,给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造成威胁。三、“十三五”现代农业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多种形势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以种养业结构调优、加工能力调强、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调长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抓好农业“三大工程”建设,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7-优质草畜、优质果菜等名特优农产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二)基本原则。1.坚持产业发展,突出特色优势。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加快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步伐,发展壮大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着力提高油料、蔬菜、水果、食用菌、园艺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形成数量平衡、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有效供给,实现商丘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大市转变。2.坚持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努力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发展由注重物质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增进农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障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拓宽增收空间,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较快增长。4.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构建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8-化经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5.坚持“三生”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技术,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现代农业大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经饲统筹
本文标题:商丘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