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届高三年级英语二模质量分析
12018届高三年级英语二模质量分析一、整体情况从测试情况来看,学生词汇能力薄弱,对一些核心语法项目的掌握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教师应该继续强化词汇教学,提升学生灵活使用词汇的能力。开展好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教学活动,摸清各班具体学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补偿。此外,在语言能力提升方面,坚持好“限时能力训练”和“专项能力提升”,提升讲练的有效性,强化高阶能力的训练。继续以读写为中心,夯实学生英语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二、试题分析1.听力理解根据本次模拟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失分最多的是第2、3两题。这些题目有如下几个特点:干扰性强,非直接信息题;整体性强,非割裂理解可解;文化性强,非直译可解。教学建议: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继续坚持《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学科质量分析(英语)》中所提到的听力训练的策略:(1)强化多样选材以悟交际情境;(2)强化整体理解以助信息甄别;(3)强化听前预测以定重点信息。再强调如下两点:(1)还原生活情境理解语言情境语言源自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情境意识,还要依靠我们老师在听力指导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具体地指导学生回归生活的情境,即引导学生关注,听力语料中,对话双方可能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进行上述对话的,对话的焦点或者是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出现等等。这样具体的指导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情境意识。它反映的是语言最本质和核心的东西。(2)回归文化教学强化整体理解听力技能训练不能仅仅地局限于听见,而应更多地侧重于听懂。从本次听力测试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缺乏对于语料进行整体理解的意识。假设听力材料反映的是某一个问题,那么学生就应该自然地就想到如下几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听力理解才是整体的理解。要避免在听力训练中,永远把2聚焦点定在某个具体的信息上面。因为那样的听力理解是肤浅的,不能深入,也自然达不到训练听力技能的要求。从强化英美文化的教学来,来解决听力理解碎片化的问题,提升整体理解能力。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像第9段材料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语篇。2.单项填空从整体上看,5道语法题均考查高中阶段的重点语法,其中有3题低于50%,整体情况还不如词汇题。其中第22题考查将来完成时态,正答率仅为13.8%。错误原因有如下几个:首先,学生未能从语境中,分析出此处的将来完成时的表意;其次,学生对于D项shallhavedone这样的时态形式不熟悉,这反映学生未能真正地从表意的角度来解题,受制于固有的语法结构,而至错选。第33题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错选A项(28.5%)和错选C(27.4%)的对于非谓语动词的表意缺乏精准的把握,学生借助语法精准表意的能力兹待提高。第34题考查地点状语从句,46.4%的考生选择了while,显然对于前后句的逻辑把握不够准确。教学建议:对上述这种情况其实在第一次模拟考试过程中已经有所关注,当时我们的建议是:(1)由词汇的多元化输入至灵活性输出;(2)由词汇的语境化记忆至发展性活用;(3)由语法的典型化教学至适切性表意。这些是值得继续坚持的。在此基础上,仍然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做一些突破。(1)切实地强化训练表意的逻辑性近几年高考对于词汇的考查,不仅局限于词汇在常见语境中的常见语义,还考查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引伸语义。那么,这是不是就表示我们必须把每个单词所有的意义多交给学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也是不现实的。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我们不能把侧重在“复习”工作的“复”字上,而应该聚焦在“复习”工作的“习”上,聚焦学生的能力薄弱点,侧重于解决好学生“习”的问题。要有“问题意识、能力意识”,避免就题讲题,要有意识绕道题目背后去看看,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多指导学生进行语义推敲和逻辑推敲。指导学生牢牢地把握住具体词汇的表意侧重,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来推测词汇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义。应尽量避免僵化地、单一地背记词汇,而至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2)切实从表意角度落实语法教学语法是为表意而存在的,我们应该从表意的角度来教授和学习语法。要让学生明白是因为要表达特定的语义才选用特定的语法,切不可倒置。因此,语法的使用是非常讲究语境的,只有在充分把握语境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准确地使用语法。对于特定的语法项目,教师要3分层对待,对于能力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应指导其建构各个项目程序化的解题思路:首先通过解题过程的程序化,先行排除掉不符合语义的选项;其次是语义逻辑的推敲,学生需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哪一个选项更加符合文本的语境,并进而选对答案。语法在具体语境中,有不同的表意功能,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此进行归纳和总结,重视基础语法在真实语境中的语用复习。3.完形填空全市均分为10.17分。完形填空是一篇说理性议论文。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当下人们把动物当“人”对待,把宠物当“孩子”对待的社会现象。指出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明确指出“动物不是人,而宠物也不是孩子”,对宠物使用“人类”的语言是有潜在的问题的,因为这有可能会“模糊人类与动物的界限”,作者进一步指出“养宠物”和“养孩子”的本质差异,教孩子涉及“性格塑造”和“道德养成”,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而不像养宠物只教会“顺从”。笔者最后指出:宠物和孩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混淆这二者对于人类和动物均无益处,号召人们不要把宠物当作“孩子”。全文行文逻辑清晰,语篇长度为377词,挖空跨距在1~34之间,均值为16.7,文本长度与高考完形填空相当,词汇难度与高考难度相当。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的词法、句法和篇章能力,要求学生通读短文后掌握大意,立足语篇语境,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法、句法等知识。这篇完形填空突出了对上下文逻辑关系贯通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对全文大意有较为充分把握的基础上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对于把动物当“人”,把宠物当“孩子”的社会想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论述充分、逻辑清晰、文章本身词汇难度不大,但在论证的逻辑性上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正确率仍有待提高。教学建议:在第一次模拟考试的质量分析中,我们提出了两个“坚持”:(1)坚持整体教学,从逻辑上突破难点;(2)坚持文化教学,在情境中化解薄弱。这对于后续的教学,以及完形的解题指导仍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1)着眼文化教学,化解理解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不可忽视对于文化的教学。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现象、探究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学会批判、接纳。有文化的支撑,学生的才会理解的顺畅,而不至于盲目不知所措。如这篇完形中的两句话Shouldwejustsmileandnodwhenpeopletreattheirpetsassuch?ShouldweshrugofftheFacebookpage“AnimalsarePeopleToo”and“MyChildhasFourPaws?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4justsmileandnod和shrugoff在西方文化里表达的是一种对待事物什么样的态度。如果学生解读不出“一笑置之”的语义,则很难选对40空concern。当然,学生如果能结合下文No.Becauseanimalsaren’tpeople.Andpetsaren’tchildren.来剖析这一文化现象,就不难发现作者对此的“担忧”,也就不会出错。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坚持文化的输入,在文化情境中化解学生理解的障碍。(2)着眼语篇分析,提升思维品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更是思维的反映。我们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忽略对于思维的训练。在完形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从宏观上审读短文的谋篇布局,掌握文章主旨,其次才是从微观的角度考量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关注句际间,段际间的信息呼应。这篇完形中的第50题(正答率18.1%)和第52题(正答率13.6%)是全文错误率最高的地方。这两空挖空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这段主要是用来反驳“养宠物和养孩子一样要照顾吃喝拉撒”这一观点,指出“照顾吃喝拉撒”只是养孩子所要做的一部分工作,养孩子更重要的是“性格塑造”和“道德养成”。此外,养孩子是培养“独立的成人”,是帮助孩子成长,而非宠物养成中得“顺从”训练,孩子成人后会离家,宠物不会。如果能对文本有这样的解读,则不会误选。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语篇整体分析未做到位。细看第43和45空的出错,又何尝不是这种情况。4.阅读理解全市均分为17.08分。从上表可以看出,6道题目得分在50%以下分别涉及4个不同的篇章。其中第56题要求学生为段落匹配副标题;第59题是词义猜测题;第62题是推理判断题;第64题是主旨大意题;第68、69两题涉及文学阅读的行文逻辑和人物个性分析。对于这些题目的简要分析,不难发现有如下的几个问题:首先,这些题都是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这反映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层次解读还存在问题;其次,C篇科普说明文和D篇文学阅读仍然是学生的失分点,这对我们后期的备考有着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再次,第56题出错可能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视域狭窄,此题信息的跨度大,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困扰。再次,第59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于文本的细节理解还不是很到位。drawuptheshortlist实际上指的是“敲定最终的名单”,pickout的对象应该是“获得工作的人”,而不是shortlist。最后,对于短篇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对故事的理解层面,对于人物性格、写作手法、社会意义等小说阅读的深层次的东西解读不够。教学建议:上述情况说明在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中所提的三个“关注”意义非凡:(1)关注语5料选择,提高阅读能力;(2)关注文本体裁,指导阅读路径;(3)关注文学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继续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外。至少还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继续推进阅读的备考:(1)聚焦文本,梳理策略这个时期的学生是有提升的欲望和要求的,但仍有很多受制于没有清晰的路劲。在后续的备考过程中,教师当结合各种不同的文体,使学生明晰阅读的有效路径,有章可循,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教学生怎么学,怎样去化解自己学习中的问题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自圆其说”的讲解。道理很简单,我们做得这些阅读是不会出现在高考的试卷上的,那么我们讲它的意义何在,那就是教这类文本怎么读,阅读的能力怎么提升。其次,教师当在提升学生高层次阅读能力上下苦功夫,要让学生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做到能“细读段落抓大意”,避免在脱离文章或段落主旨的情况下去孤立地理解和推敲句子的语义。做到着眼整体,仔细体会选项语义与原文是否相符合,并进而保证选择的“精准”性。(2)聚焦问题,专项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大家针对学生阅读中薄弱的文本类型,如:科普文、文学作品,进行必要的专项突破。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的阅读材料,通过有针对性的讲练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好思维的训练问题。尽量让学生接触多元化的材料,或者是与同一话题相关的不同视角的文章,通过读这样的文章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学素养,并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当然,也应当避免选材过于狭隘,可依据学生情况选择,如针对中国学生读关于历史、哲学的作品少,我们便可以有意识地去补充和完善。5.任务型阅读全市均分为4.2分。任务型阅读共639(485+154)词。从均分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一块的得分,较以往有所提升,这可能和题目设置的难度以及学生对此话题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植物墙”能带来的益处。学生在理解此类文章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任务型阅读对于学生不仅仅有理解的要求,还有表达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这样一来学生出现答题困难也是可以预见的,10题中有2题得分率略高于50%,5题得分高于40%,3题得分低于40%。从得分的情况来看,这篇任务型阅读的难度没有以往大,但是
本文标题:2018届高三年级英语二模质量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