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带你看懂NB-IoT技术什么是NB-IoT为了应对日渐强烈的物联网需求,于是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决定制订一个新的蜂窝物联网(CIOT:CellularInternetofThing)的标准。新标准要实现四个目标:超强覆盖,相对于原来GPRS系统,增加20dB的信号增益超低功耗,终端节点要能达到10年的电池寿命超低成本,终端芯片的目标定价为1美元,模块定价为2美元超大连接,200kHz小区容量可达100k用户设备针对这些目标,在2015年9月的RAN#69会议上,经过一番激烈PK,3GPP最终确定了蜂窝物联网的空中接口方案为NB-IoT。NB-IoT是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的缩写,中文译为窄带物联网,是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发展历程提出设想•2015年5月华为和高通共同宣布了一种融合的解决方案,即上行采用FDMA多址方式,下行采用OFDM多址方式,命名为NB-CIoT(NarrowBandCellularIoT)。标准形成•3GPP在2015年9月的RAN全会达成一致,NB-CIoT和NB-LTE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融合形成了NB-IoTWID。NB-CIoT演进到了NB-IoT(NarrowBandIoT),确立NB-IoT为窄带蜂窝物联网的唯一标准。•2016年4月,NB-IoT物理层标准在3GPPR13冻结。•2016年6月,NB-IoT核心标准正式在3GPPR13冻结。政策导向•2017年一季度,根据《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把NB-IoT网络定为信息通信业“十三五”的重点工程之一。•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通知》,强调要加强NB-IoT标准和技术研究,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行业动态•2017年4月1日,海尔、中国电信、华为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NB-loT技术的物联网智慧生活方案。•2017年4月,全球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协会提出目前全球仅有4张NB-IoT商用网络,但至少有40张NB-IoT网络正在规划部署或测试。•2017年5月,中国联通上海宣布5月底完成上海市NB-IoT商用部署。上海联通在2016年上半年,建设了全球首个preNB-IoT大规模连续覆盖区域—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并携手华为共同发布NB-IoT技术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2018年3月,中国移动全面启动一期工程,在全国346个城市均已部署,建设成全球最大的一张蜂窝物联网。•2018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的发展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目前全国全网近40万个NB-IoT的基站的建设逐步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覆盖。今年看,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有望再增加30万个基站。”NB-IoT—背景概述•时代的呼唤:业界都非常认可未来IoT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更倾向让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中。目前,真正承载到移动网络上的物与物联接只占到联接总数的10%,大部分的物与物联接通过蓝牙、WiFi等短距离通信技术来承载,无法实现大区域物联网低成本全覆盖。•运营商需要新的利润增长点:整个电信行业都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面向人和人连接的市场越来越接近饱和,而面向人和物、物和物的巨大市场则刚刚兴起。一个强有力的蜂窝物联网基础网络,变得迫切而且重要。•庞大的市场需求:该项技术适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化产品等诸多领域,有望迎来万亿级市场。国际咨询机构埃森哲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物联网将为中国额外创造1.8万亿美元的累计GDP增长。•国家安全需求:在物联网领域,除NB-IoT外,还存在LoRa、ZigBee、WiFi等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其中LoRa目前在国外已经进入商用阶段。但在国内,基于对NB-IoT的诸多技术优势、设备商的主导、安全可控等因素的考量,政府和运营商偏向于推行NB-IoT,使其成为物联网标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具备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低速率特点的LPWAN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最重要的分支——NB-IoT技术应运而生。NB-IoT—技术特点•空中接口标准:终端与基站eNB之间的约定•基站覆盖率高,不易受干扰,接入成本低,连接数量多•多址技术,半双工,上行采用SC-FDMA,下行采用OFDMA;•下行发射功率为43dBm,上行为23dBm。调制方式以QPSK和BPSK为主•电池续航时间长,传输速率比较低、引入eDRX省电技术和PSM省电模式•远距离低速数据传输、非实时低频次数据传输NB-IoT—技术优势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大连接NB-IoTPK传统物联网技术数据采集—系统架构123231NB-IoT技术应用—共享单车谢谢观看THANKYOU
本文标题:NBIOT简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