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少年儿童运动员田径训练特点应注意问题论文
少年儿童运动员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应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摘要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技术训练及训练过程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三方面论述少儿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技术训练田径训练注意问题一、前言当代训练的特点是越来越重视早期专门化训练。对少儿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必须依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实施。如果单为了追求运动成绩,而采取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虽然暂时能取得一定成绩,但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阻碍了他们向高水平发展。导致运动生涯的提前结束。下面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技术训练及训练过程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三方面论述少儿田径训练的特点及注意的问题。二、少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与训练特点(一)身体的“自然增长少年儿童运动成绩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自然增长”等因素,少年儿童的训练不仅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对“自然增长”有影响。为此,少年儿童的训练除考虑提高成绩外,还必须十分重视增进他们的健康,促进身体的“自然增长”,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的发展。(二)身体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明显地落后于运动器官。在运动器管中,骨骼特别是各关节和韧带落后于肌肉的增长和发育,而肌肉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群的发育要早,肌肉中所含的水分比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在安排少年儿童的训练时,充分考虑到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一些暂时处于薄弱的环节,应加强保护与爱惜,以避免过多的训练而损伤了这些器官或肌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通过适度的训练,使暂时处与薄弱环节的部分得到发展和加强,使整个机体得到全面提高。(三)身体的脆弱少年儿童是长身体的旺盛时期,各器官与系统长得很快,如儿童的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6厘米,12-13岁时身体处于加速发育阶段,有的儿童一年竟长8-12厘米。由于身体长的快,各器官与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内来不及发育健全,因而儿童的有机体显的比较脆弱。这便决定了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要比成人的运动训练要保持更加小心谨慎的态度。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长得快,血压容易升高,这虽是一种暂时现象,但如果运动训练过度,可能转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身体长得快,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予以补充。如果营养不足,少年儿童容易得贫血。由于儿童的骨骼柔软,如果长时间地采用负重练习,会阻碍骨骼的生长,或者造成脊柱变形。由于少年儿童的骨化过程尚未完成,软骨成分较多,关节支撑能力较差,关节和韧带容易受伤,特别是那种条件好,完成动作速度快的少年儿童,更容易使关节和韧带损伤。根据上述特点,少年儿童的田径运动训练中应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注意饮食和营养,防止贫血的出现;避免大量训练,减少静力练习;练习时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加强医务监督与健康水平的检查,防止多次重复性受伤而发展成慢性疾病。(四)身体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稳定是指变化大,表现在这一次上课动作掌握得很好,但到下次课时却完全变了样。有时,有的少年儿童在某一阶段里的训练很好,但再过一段时间却似乎什么都不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少年儿童身体的发展快而不平衡,因此,造成身体内部的失调现象。如少年跳远运动员在显著提高速度素质的同时,可能发现跳远成绩的下降,这是因为素质与技术之间出现了失调的缘故。根据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应具备有关方面的知识并有更大的耐心,善于在暂时处于成绩下降的情况下,看到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因素;同时当某一方面发展很快的时候,也要预测到可能再现的问题。三、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特点(一)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与掌握多种运动技术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运动技能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而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又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建立与提高,又由于田径运动各项目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干扰作用,因而在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和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和培养灵敏、协调素质的过程,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少年儿童不仅要学习多种田径运动项目的技术,而且还应学习一个项目的多种姿势,如学习跳远的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在进行全能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跳高时用左腿起跳的少年,在跳远和跨栏跑时用右腿起跳和起跨。这样可以使左右腿得到匀称和全面的发展。(二)充分利用运动技能的转移效果,合理安排技术教学与训练由于各项运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在安排少年儿童的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有必要周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与作用。一般说来,某一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在学习其它技术动作时出现正效应而有助于新技术动作的掌握,但有时也可能出现负的效应而干扰和影响另一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应根据各项运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科学选择练习内容,合理安排技术练习顺序,充分发挥其正效应,最大限度地缩小负效应。(三)建立科学的技术动作模式少年儿童在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之前,首先应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建立一种科学的动作模式。这一动作模式不应是某一优秀运动员技术的简单模仿,也不应是某种技术流派的翻版,而应体现出某一运动技术的基本内容、具有结构简单、动作规范、易于用力的特点,并能为运动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建立基础.(四)建立技术动作的评价标准,准备开展评比活动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开展技术评比活动,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掌握技术动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五)采用适合于少年儿童的教学方法与运动器材进行少年儿童的田径教学与训练,要求教师掌握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练习过程中,多采用模仿练习和专门性练习,这些练习可将所学的重点突出出来,反复多次地进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应多采用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的器械,如以小实心球代替铅球、垒球代替标枪、铁环代替铁饼、以及自制小栏架、跳动高架等都有利于少年儿童学习与掌握合理技术。四、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一)防止采取狭窄的专项训练手段一些教师口头上讲的是全面训练十分重要,而实际上只采用狭窄的训练手段,把重点放在青少年时代出高水平运动成绩这一基础上。青少年时代表现出较好的运动成绩是好事,但还要看教师在训练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成绩.如果全面训练比重较少,专项训练比重较大,而且采取小量训练手段和高强度训练方法来提高成绩,那么这种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训练中只采取小量的手段,在初期能收到明显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反而会对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起阻碍作用。(二)防止采取高强度训练法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一种是量大强度小,另一种是量小强度大.只需要经过2-3个周的训练,就可以看出,采用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提高成绩的速度快,但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在多年训练过程中,这种暂时优势会逐渐消失,最后将明显地落后于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高强度训练法的害处是:第一,加大了肌肉与关节韧带间的发展差距.高强度训练法使肌肉力量在短时间内得到飞跃式的提高,这往往会给一些条件好的少年儿童的关节韧带造成较大的损伤.第二,长时间采用高强度训练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较大的副作用.第三,高强度训练法不利于加大运动量,不利于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第四,高强度训练法不利于培养踏踏实实的训练作风.(三)防止采用以杠铃为主的大强度力量训练这一做法的不良后果是:第一,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自然增长”,影响了骨骼的生长.第二,不利于身体全面匀称的发展,加大了各部分之间的差距,第三,使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过重,严重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第四,容易发生关节韧带和肌腱损伤.产生以上这些错误倾向的原因是缺乏长远打算,急于追求一时的运动成绩,训练中只有临时安排,没有合理的多年训练计划,没有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了解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教学与训练手段,让学生在保证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提高运动成绩。
本文标题:少年儿童运动员田径训练特点应注意问题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7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