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导论管理理论的发展1.科学管理兴起于哪一个阶段?()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9世纪9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70年代E.20世纪初2.科学管理的理论核心不包括以下哪项?()A.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操作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B.科学地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工人的技能,促进工人的进取心。C.摒弃只顾自己的思想,促进工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根据科学的方法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D.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须对各自的工作负责。E.将人看作为经济人。3.科学管理的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A.时间和动作研究B.任务管理C.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D.经济人的提出4.行为科学的产生源于哪次实验?()A.梅奥实验B.霍桑实验C.行为实验D.科学实验E.西屋实验5.梅奥教授的见解不包括以下哪项?()A.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这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去努力。B.霍桑实验证实了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C.霍桑实验发现除了正式团体外,职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对生产率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影响。D.霍桑实验发现工人所要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其中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谐、归属感。E.霍桑实验证明,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应像霍桑实验人员那样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地关心下属,通过积极的意见交流,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F.梅奥教授在总结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方格理论”。6.行为科学的主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A.社会人假设B.需求要素与激励C.作业组合D.领导理论E.计时工资7.以下哪个理论属于广义的领导理论?()A.权变理论B.决策理论C.盈亏平衡理论D.需求层次理论E.双因素理论8.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性组织的五项修炼,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内?()A.自我超越B.改善心智模式C.建立共同愿景D.团队学习E.互相批评F.系统思考9.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不包括以下哪项?()A.管理内涵进一步拓展B.管理组织的多样化发展C.管理方法日渐科学D.管理手段自动化E.管理实践的丰富化F.管理深化10.决策理论构造是由谁提出的?()A.李嘉图B.彼得·圣吉C.西蒙D.科斯E.熊彼特第一章管理的本质(一)1.以下哪一项不是管理的特征?()A.动态性B.科学性C.艺术性D.创造性E.经济性F.直觉性2.以下哪一项不是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A.管理工具、手段的不确定性B.管理运行的时空不确定性C.管理客体的不确定性D.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E.管理主体的不确定3.以下哪一项不是管理的手段?()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F.策划4.管理创新的思想是谁第一个提出的?()A.科斯B.熊彼特C.汉默D.李嘉图5.在本书作者看来,管理创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B.开发一种新的技术C.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D.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E.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F.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6.管理的核心是什么?()A.管理被管者B.完成组织既定的目标C.获得最大利润D.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E.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7.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是什么?()A.管理目标是总目标,组织目标是分解后的目标B.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是一个概念C.组织目标从属于管理目标D.组织既定目标分解成各类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E.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没有关系8.以下哪个管理创新的概念最为贴切?()A.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整合组织资源,以便更有效地达成组织的目标B.管理创新就是节约交易费用C.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D.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E.管理创新就是对资源的重新配置9.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采用一种新的产品B.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C.开辟一个新的市场D.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E.进行价格联盟F.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10.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实质是以下哪一个?()A.管理的职能B.管理的内涵C.管理的特征D.管理的属性E.帮助进行资源有效配置,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以达成组织目标(二)1.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什么?()A.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潜力,将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B.人、组织与管理的互动管理C.根据企业生命周期来选择管理模式D.根据环境变动来选择管理模式E.使组织中所有的人能够自我实现2.以下哪项不是管理中关于人的假设?()A.经济人B.受雇人C.社会人D.管理人E.自私人F.自我实现的人3.管理中关于人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谁提出的理论?()A.李嘉图B.熊彼特C.马斯洛D.科斯E.亚当斯4.组织外部环境的两个变动特性是什么?()A.不确定性与复杂性B.不确定性与混乱性C.混乱性与复杂性D.多重性与变化性E.异质性与变动性5.直线管理系统适合于哪种环境?()A.复杂B.混乱C.简单而且确定D.多重E.异质6.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出现阶段,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执行与实施B.方向C.敏感性D.领导E.再创7.企业生命周期的扩张阶段管理模式重组的主题是什么?()A.有效的系统和流程B.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性质C.有能力吸引并把握顾客D.为创新创造机会E.挑战历史的假设8.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复杂阶段,企业运行目标是什么?()A.增长的能力B.投资回报C.产品/市场地位D.创新E.多样化9.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企业管理模式的主题是为创新创造机会?()A.出现阶段B.扩张阶段C.成熟阶段D.防护性阶段E.复杂阶段10.按照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程度可以将管理模式分为四类,哪一类不在其中?()A.直线管理系统B.科层系统C.直线—参谋系统D.矩阵系统E.事业部制第二章管理主体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中的三大管理者角色?()A.人际关系B.信息传递C.决策制定D.制定战略2.管理者的角色不会因以下哪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动?()A.组织中的管理层B.管理者角色的变动C.组织的规模D.组织的战略3.小组织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A.发言人B.监听者C.领导者D.企业家E.联络人4.基层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角色是什么?()A.决策角色B.信息角色C.人际角色D.变革领导人5.人际关系方面的管理者角色不包括以下哪项?()A.挂名首脑B.领导者C.联络者D.发言人6.决策制定方面的管理者角色不包括以下哪项?()A.企业家B.发言人C.混乱驾驭者D.资源分配者E.谈判者7.对于大组织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角色是什么?()A.资源分配者B.联络者C.监听者D.谈判者E.企业家8.心智模式的三大构成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远见卓识B.健全的心理C.优秀的品质D.企业家文学修养9.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管理者具有创新能力的特征?()A.兴趣广泛B.富有独立意识C.具有自信心D.对环境有敏锐的观察力E.知足常乐10.高层管理者需要具有的独特能力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最为重要的四项之一?()A.领导能力B.创新能力C.应变能力D.转化能力E.组织协调能力第三章领导方式1.在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主要有五个构成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职权、客观环境和领导的行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领导是这些因素构成的综合体。A.领导者B.被领导者C.职权D.客观环境2.具体来讲,职权主要涉及、和三种。A.合法权B.专长权C.奖赏权D.感情权E.惩罚权3.领导者为了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其工作的一般内容除了先行、沟通、指导和浇灌,还包含。A.激励B.惩罚C.鼓励D.奖惩4.要使双向沟通达到应有的效果,领导者做到认真倾听和是至关重要的。A.全神贯注B.善于理解C.正确表达D.立即行动5.为了使领导工作有效,领导者下的命令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A.完整B.清晰C.不可执行D.可执行E.完备6.和是战略管理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主要环节。A.战略规划B.战略制定C.战略实施D.战略目标7.要能进行知识的创新,是不可缺少的条件。A.学习B.持续学习C.共同学习D.团队学习8.菲德勒认为,对领导风格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上,虽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佳领导风格,但在每种情况下都可以找到一种与该特定环境相适应的有效领导风格。A.环境变量B.行为变量C.人的因素D.未来变量9.赫塞和布兰查德将菲德勒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更具体地将领导风格分为四种类型:;;;。A.指示B.推销C.参与D.命令E.授权10.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的第一步是。A.分析时间B.计划时间C.安排时间D.记录时间〖〗〖〗第13章〖〗激励第四章构建愿景1.构建共同愿景的目的是、、、。A.增强公司凝聚力B.指明工作方向C.协调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D.激发员工创造力E.明确公司战略2.共同愿景的内容包括、、。A.企业文化B.企业核心价值观C.景象D.战略目标3.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关系是、、。A.共同愿景是所有员工个人愿景的总和B.共同愿景必须构建于个人愿景的基础上C.个人愿景必须服从共同愿景D.共同愿景对建立个人愿景有指导作用4.推销共同愿景时,、。A.应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B.只描述愿景是什么内容即可C.可不强调领导者的权威,以朋友身份推销D.强调愿景的实现依赖于员工的努力5.从广义上说,构建组织共同愿景首先是构建组织自己的。A.利益B.前景C.文化D.关系6.群体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群体的过程。A.协作B.沟通C.交往D.利益互动7.组织精神是组织价值观的。A.体现B.外化C.内化D.目标8.有效的咨询工作依赖于良好的咨询方式,这一方式称之为式咨询方式。A.并联B.一体化C.串联D.聚合9.判断共同愿景好坏的标准是。A.建立于个人愿景基础上B.恰当地描述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C.具有现实可操作性D.能激发员工对未来的憧憬第五章制定决策1.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的管理过程。A.分析B.归纳C.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D.演绎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了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标准,用“社会人”取代“经济人”,大大拓展了决策理论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理论——决策理论。A.完全理性B.完全非理性C.有限理性D.有限非理性3.决策过程的创新性基本分四个步骤,即、、和。A.准备B.酝酿C.启示D.检验4.决策过程必须有效,在拟定和分析方案、确定和实施方案,以及在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中的追踪和反馈,都需要保证落实,这涉及决策的和。A.成本B.有效性C.经济性D.合理性5.管理者为提高决策水平,避免冒险性的决策,必须了解决策的流程,按照、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决策。A.科学化B.人性化C.最大化D.合理化6.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集体决策,都应依据的目标去选择。A.个人B.集体C.集体共同D.组织7.专家认为,个人的集体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最有效。A.1—3B.4—6C.5—7D.8—108.决策树法是决策问题的树形表达,是以为依据,通过计算作出选择的一种决策方法。A.风险决策B.决策收益C.决策目标D.决策行为第六章行动计划1.计划是组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通过计划的、和来协调、组织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A.编制B.目标C.执行D.监督E.控制2.按照计划的广度划分,计划可分为、等。A.战略计划B.短期计划C.生产计划D.行动计划3.长期计划为组织指明了,中期计划为组织指明了,而短期计划则为组织规定了前进的。A.方向B.路径C.方法D.步伐4
本文标题:管理学选择题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1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