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5156edu-5217-15651
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期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杨华进第四单元背影第二课时17/9/19编者意图、地位和作用: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也比较早。像《背影》这类学生已经熟悉的写人记事类散文,旨在将学生已有的散文学习经验深化,理性化。朱自清的《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里,父亲看似不经意的爱显得异乎寻常的感人。作者没有平铺直叙的记叙父子间的故事,而是集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切入点小而寓意深刻。文章的叙述和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从人文内涵的角度来看,《背影》表现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17/9/19教学设想:根据部编教学要紧贴文本,加强人文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走进生活,一课一得等理念。以及”121卓越课堂“的相关要求,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作者、背景的介绍;字词的处理;朗读的训练(听读、自由读、分组选段读、个人选段读),课文的整体感知(三个四: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父亲说的四句话,其中深挖四次流泪、父亲说的四句话);第二课时深入分析课文:本节课由三次讨论一次练笔构成。所讨论内容就是课后练习题。具体情况稍后详说;第三课时由练笔研讨和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方法和人物性格特点)组成。先展示学生的练笔材料,由学生点评,再分析本文人物形象,学生再修改自己的练笔材料,再展示点评。17/9/19课前激趣:播放MV《父子》MV里的歌词“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只能望着你远去的背影,给你我的祝福”与本文表达爱的方式相似,配上“儿子”边唱边流泪的画面,效果肯定错不了。导入:世界上,有许多爱包围着我们,有些爱是细致的,有些爱是厚重的;有些爱和风细雨,有些爱轰轰烈烈。父爱、母爱、夫妻之间的爱、子女的爱、亲人的爱……爱,已经成了中华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来真切的体会一下浓浓的父爱。背影朱自清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探究我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父亲独特的爱。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情感目标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浏览课文,思考:1、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各出现在课文什么地方?2、你认为哪处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为什么?3、课文第六段望父买橘中,作者怎样描写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么详细?找背影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共有四次四次“背影”各出现在课文什么地方?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在第六段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在第六段车门话别时,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2刻画背影3惜别背影4再现背影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望父买橘)(父子分手)(别后怀念)你认为哪处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为什么?质疑探究、精心赏析视频片段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戴穿走探穿爬攀缩倾流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写外貌,写衣帽,再写动作,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落泪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情节中是最重的,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思考:父亲的大爱,不仅让作者忍不住留下了眼泪,也让我们感动。作者是否也一直理解父亲对自己的这种爱呢?熟读第四段,完成课后第三题:讨论二: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注意文中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提示:1、从本段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哪几个词能表现父亲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3、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父亲平时做事会这样犹豫拖沓吗?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1、从本段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细、爱子情深2、哪几个词能表现父亲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再三嘱咐”(决定不送我)、“踌躇”、“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送我”3、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父亲平时做事会这样犹豫拖沓吗?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1)“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干大事、拿大主意)、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易怒、易冲动)(2)A、父亲对儿子有深厚的感情B、父亲爱子之情表露方式是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17/9/191、从本段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细、爱子情深2、哪几个词能表现父亲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再三嘱咐”(决定不送我)、“踌躇”、“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送我”3、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父亲平时做事会这样犹豫拖沓吗?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1)“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干大事、拿大主意)、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易怒、易冲动)(2)A、父亲对儿子有深厚的感情B、父亲爱子之情表露方式是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1、面对父亲这种深情的、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爱,“我”怎么想的?(“我”认为父亲怎样?自己又怎样?你觉得呢?)2、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心事件是什么?事件前、事件中、事件后我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讨论三:“聪明过分”“太聪明”,这是反语,是自责。作者悔恨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龄段,血气方刚,又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亲并不可敬,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亲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讨论: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不理解感激怀念首先,我认为父亲的言行过于守旧,有点不大理解父亲。然后,父亲为我去买橘子,从父亲的穿着和动作中,我了解到了父亲生活的辛酸,后来父亲走了,又对我关怀备至,使我非常感动。几年后,我又回想起父亲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来引爆情感迁移感受深情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误解过,请你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张字条。说出你的想法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谢谢大家再见
本文标题:5156edu-5217-156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6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