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CaCO3的分解等。②C+CO22CO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点拔: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力、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见的放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等。2、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Zn-2e-=Zn2+】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2H+=Zn2++H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放出。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①干电池(一次电池):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Zn做负极,碳棒做正极)、银锌纽扣电池②充电电池(二次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Pb为负极,PbO2为正极)、锂电池、镍镉电池等。③燃料电池:如H2、CH4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cBt=()nBVt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④重要规律:速率比=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同时发生,不分先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等:达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相等逆反应速率。③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但不等于0。v正=v逆≠0。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本文标题: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2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