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在试题形式的设置上仍旧考查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和文段翻译等,考查方式多样,检测了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等。全国卷的三道文言文阅读题均取材《史记》,试卷避生就熟,所选取的人物让有学生似曾相似之感。全国一卷选取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谊的节选部分,全国二卷选取了《史记·商君列传》中商鞅的节选部分,全国三卷选取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吴起的节选部分。今年高考文言部分的选文不似往年偏向于宋史,而是又回归到《史记》,这个变化反映出高考对文言考查回归课文,让学生对史传人物的熟悉度增强。全国三卷文言阅读——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人或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回答说:“从前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即封)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附)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太史公说: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俗话说:“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先避免刖足的酷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试题分析:1.断句鲁人或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鲁人或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解析】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二是指山西省。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三晋统指山西。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遭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解析】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但此时公叔并未嫉妒他。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乱世出英雄——吴起吴起精通儒、兵、法三家思想,最初学习儒术,但母亲去世他没有回家奔丧,师父为此和他断绝师生关系。于是,吴起弃儒学兵,他一生先后投靠三个国家,包括鲁国、魏国、楚国,在齐、鲁交战中,吴起为了赢得鲁国国君的信任,竟然杀掉了身为齐国人的妻子。之后,吴起又转投到魏国,率军多次大败秦国,他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度,训练出了一支名震天下的精锐之军,创造出的最辉煌战绩就是:5万魏军竟然以少胜多大败50万秦军,以一敌十,魏国一度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后来,吴起又投奔了楚国,深受楚国国君楚悼王信任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变法后,楚国国力强盛,先后吞并百越、陈、蔡等小国,此后又打败了秦、魏、赵、韩四大国。但由于吴起变法触碰到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他们视吴起为眼中钉、肉中刺,吴起也早就料到了自己终有一天会被他们杀死,果然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族准备射杀吴起,临死前,吴起抱住楚悼王尸体,箭同时射中了吴起和楚悼王。新皇帝即位后,这些贵族因为伤害先王尸体、被全部灭族,吴起临死也拉了一大堆垫背的!唐肃宗时,将吴起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期,吴起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72将之一。时至今日,陕西省有一个吴起县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吴起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有人对他大加赞赏,他先后投奔三国,只要他去了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国力便突飞猛涨,可见其能力之强,比杀神白起都牛;而有人则对他大加鞭挞,说他六亲不认,母亲去世他不回家奔丧、杀妻求将,而且极不忠诚,先后投奔三个国家,骂其为“三姓家奴”。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4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