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说课稿(特等奖)
质量守恒定律参赛作者:谢琴参赛单位: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中化学中(会)考重难点优质课说课方案说学情2说教法和学法4说教材31说困惑及解决方案33说教学设计35说板书设计6说课目录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考情分析选材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承上启下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Content03Content02Content0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在探究活动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观察能力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借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的分析与改进,理解“质量总和”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重点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和应用难点借助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讨论分析,理解“参加”一、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一、教材分析--考情分析高频考点常考题型2013中考热度中考说明分值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能从原子、分子的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4~8分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学生情绪和心理都比较兴奋、好奇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存在较多认知障碍认知能力知识心理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二、学情分析两个困惑实验多,课堂时间紧。两组探究实验,同时进行明确实验步骤,再实验讨论中,做适度的引导怎样把握实验探究的开放度?选择难度较小的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实验-改进-再实验。三、困惑及解决方案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教法演示实验法、启发引导法四、教法和学法(一)创设情景、引发问题(二)分析推理、提出猜想(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四)分析结论、探求实质(五)解释应用、拓展提高五大教学环节五、教学设计环节一设情景,引发问题质量环节二分析推理,做出猜想标题文字内容猜想2等于猜想1大于猜想3小于做出猜想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演示实验---红磷燃烧反应前后天平平衡质量相等红磷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盐酸碳酸钠粉末硫酸铜溶液铁钉反应前后天平平衡质量相等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质量不相等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装置改进预计可能出现的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改进装置碳酸钠碳酸钠碳酸钠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改进后再次实验天平平衡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演示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验证定律1756年1777年1912年191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燃烧,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于是他提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总质量是守恒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大量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从而验证了罗蒙诺索夫的假设。爱因斯坦提出质能公式,人们又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实验,质量变化小于千万分之一。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资料简介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不断探索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师强调四要素: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环节四分析结论,探求实质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变。环节五解释应用,拓展提高大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理论上分析一下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环节五解释应用,拓展提高潜质生有吃的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三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六、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说课稿(特等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5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