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宁夏坐唱创新前行宁夏日报一个曲种两个人随着7月16日第五届全国曲艺节银川分会场开幕式日子的日益临近,担纲重要演出任务的银川市说唱艺术团的排练也进入了倒计时。7月10日,记者到排练现场探班时看到,演员排练的宁夏坐唱《鱼奶奶回家》与记者记忆中的宁夏坐唱如同两个版本:以往由两个男演员进行表演现在变成了一男一女,后面还有12个20岁左右的女孩穿着鲜亮的回族服饰,手里拿着道具,在台上来回舞着,时不时用普通话唱上几段。伴奏的音乐也在以往弹三弦、敲击渔鼓的基础上增添了宁夏花儿、现代爵士乐的元素,节奏变得更加明快。对宁夏坐唱如此“包装”,会不会令宁夏坐唱变了味?对此记者采访了银川市说唱艺术团副团长徐明智。徐明智告诉记者,宁夏坐唱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曲艺品种。说它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当时有许多民间艺人在农闲时间进行表演,人们称这种表演方式为宁夏说书、宁夏说唱或宁夏小曲子。直到1981年,徐明智通过挖掘和整理,一个区别本地和全国其他曲种,准确表达本身特征的名称———“宁夏坐唱”被定位了。他将宁夏坐唱规范定位为:二人坐唱,只用三弦、渔鼓、简板三种乐器,以宁夏小曲子为音乐基调,以数花为牌子体音乐结构,表演和服装等方面也赋予它特定的内容。有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宁夏坐唱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欢迎。在从事表演宁夏坐唱的20多年里,徐明智共演出3000余场,跑遍宁夏所有市县,还将宁夏坐唱演到了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地。徐明智告诉记者,他在区内演出的时候,有观众告诉他:“徐老师,我们是听着您的宁夏坐唱成长的。”1997年,徐明智的作品———宁夏坐唱《百字经》获得我国艺术类最高奖文华奖,宁夏坐唱享誉全国。然而多年来,从事宁夏坐唱的专业演员只有徐明智和他的搭档赵杰两人,随着小品等曲艺节目日益火爆,以及电影、电视节目的冲击,宁夏坐唱的市场越来越萎缩。宁夏坐唱单一的表演方式让曾经喜欢它的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同时,宁夏坐唱不像其他省市的曲艺有固定的曲牌,这使宁夏坐唱很难在群众中传唱。市场的萎缩、价格不菲的乐器以及难度很大的演奏方式和演唱方法,使一些原本想师从于徐明智学宁夏坐唱的小学员不得不更换门庭。人才的断档,也使今年已51岁的徐明智感到了一丝悲凉。他清醒地认识到:“宁夏坐唱发展到今天,应该随着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欣赏角度变化,它需要改革。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发展。”有创新才能有生命力银川市说唱艺术团从去年就开始对宁夏坐唱进行改革,为了准备参加今年年初在南宁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的节目《塞上古城看新貌》,徐明智和他的同事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伴奏中加入一些现代乐器,部分节奏改成摇滚节奏。借鉴一些现代的表现手法,充实宁夏坐唱,增强它的活力和吸引力。他一改往日两个男人坐唱的风格,由一男一女主唱,其他6人在旁边通过舞蹈来助演。同时,舞蹈演员在道具上使用了独具宁夏回族特色的经先板,加大表演的动作和表情。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使宁夏坐唱在南宁的展演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最终赢得了表演一等奖,开创了曲艺表演新的方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在看完他们的表演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道:“宁夏坐唱此次改革,无论从内容、形式、道具、表演等方面都很成功。”此次参加全国第五届曲艺节银川分会场的表演,徐明智将和他的新搭档女演员渠爱君表演《鱼奶奶回家》。他们在去年创新的基础上,将6人助演增加为11人,服饰上也进行了创新。徐明智告诉记者,这些助演不但丰富了宁夏坐唱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宁夏坐唱的表演当中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缓解宁夏坐唱人才断档的危机。尽管在对宁夏坐唱的改革创新上取得了成功,但面对现代艺术形式对传统文艺的冲击,宁夏坐唱的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当前面临的难题有:进行宁夏坐唱创作的作者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是徐明智既写剧本,又进行表演创作。有时外出表演只能表演老段子,长此以往,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观众。另外,由于编制少的原因,参与宁夏坐唱助演的12名舞蹈演员有四五名至今还是团里的临时聘用人员,随时有流失的可能。徐明智告诉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从说唱团的实际出发,解决这些演员的工作问题。留住了她们,也就留住了宁夏坐唱的希望。(本报记者申东)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责任编辑:马江田丽实习生:马彦娜徐明智――宁夏坐唱第一人2008-06-18晚报记者冯元春文来源:银川新闻网图为徐明智(右)在表演中宁夏坐唱是宁夏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源于宁夏说书、宁夏小曲和宁夏清曲等民间曲艺音乐。提起宁夏这方热土的曲艺发掘与传承,第一人非徐明智莫属。这个手拨三弦的曲艺家,在1978年整理并发掘该曲种、并唱着《年轻的老汉》之时,就拉开了“宁夏坐唱”进入公众视野的序幕。他的演唱以浓郁的宁夏乡音为特色,独具幽默感且真实感人。从发掘到宏扬宁夏坐唱,20多年过去了,徐明智感慨万千。面对记者,徐明智用手抚摩着他最早拥有的、现今却只保存下弦子头的三弦,深情地说:“虽然因为诸多因素,宁夏坐唱至今仍后继无人,也让我时时感到困惑,但我这大半辈子,走着发掘与整理、并且宏扬宁夏坐唱的这条路,怎么说都值了。”记性好的快板少年一件事情要成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为兴趣,二为天赋。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夏天,徐明智就为他的曲艺之路注入了兴趣筹码。1965年,银川市文教局暑假文艺训练班招生,从小就爱好曲艺的徐明智报名参加了。短短的一个暑假训练,让他尝到了打快板的甜头,“因为成绩优秀,汇报演出有三个,我独自一人打着快板演出了《咱队仨老头》。”台下的掌声也让少年徐明智初尝了舞台与鲜花的滋味。“训练班结束后,我父亲花了一元钱给我买了竹板,让我跟着宋雁坡老师学快板。当时,我父亲的月工资才36.5元,我记得,为这他一个多月没喝茶。”徐明智感激地说,父亲在他的曲艺之路上功不可没。因为当时的父亲经常跟着马公馆的人去台湾、香港办事,见多识广,“所以,他特别乐于见到我学快板,每天还监督我练习快板”。“下了西门老桥坡,迎面看见两口锅,排水三担多,下米十三颗,拣了个饼子纸样薄。”徐明智记性特别好,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不到10岁的他无意中从一位民间艺人口中记下的段子。至今,这样的段子在徐明智口中就像老唱片一样,只要打开记忆的唱盘就能回响。或许,关于曲艺的天赋,也是推动他日后从事宁夏坐唱表演的第二个有力因素。“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民间艺人夏花花那套说词。比如‘缝纫机要锁边的,自行车要冒烟的,手表要带星期天的。’有时,我在街边听段子,被逗得哈哈大笑,总是很佩服那些老艺人能结合当时的生活,自编自唱。我不但把那些段子默记在心里,还在心里嘀咕,以后,我要有那样的本事就好了。”宁夏坐唱的发掘靠的是积累那么,徐明智是从何时起开始整理并发掘宁夏坐唱的呢?许多人大概都会凭借主观印象妄自猜想,那或许是灵光一现的产物。徐明智却解释道:“那岂是一朝一夕之力所能成全的。”从徐明智耳濡目染宁夏小曲开始,再到产生疑惑,继而学习三弦,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执着往往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直到1978年,第一个冠名为宁夏坐唱的曲目《年轻的老汉》登台亮相后,宁夏坐唱才正式步入发展之路。徐明智说,他对宁夏坐唱的发掘源于小时候的疑惑。小时候他就觉得奇怪,小曲有陕北说书,单弦有京韵大鼓,宁夏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曲种?但他的父亲告诉他,宁夏小曲就是宁夏独有的曲种。他才猛然想起,小时候曾经在胜利村舅舅家看到宁夏民间艺人夏花花的演唱,还有老艺人张玉贵的演出,那些都是宁夏小曲。而那时,他听过的宁夏小曲还有《风搅雪》、《三子分家》、《抽洋烟》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能表演宁夏小曲的老艺人都已逝去。1975年,徐明智工作后,小时候的念想在他的胸中汹涌澎湃。“学别人的永远走不到前头,宁夏小曲是不是可以走上继续宏扬的道路?”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徐明智开始拜自治区秦腔剧团的张淑珍学三弦。“那时,一把好三弦要260元,我从文化馆和银川市轻工局找了两把破损的弦子,愣是把它们拼在一起了。”直到现在,那把最后只剩下弦子头的“老三弦”还静悄悄地躺在徐明智的储藏柜里。那样的珍藏,仿佛是珍藏一段关于青春与曲艺旋律的回忆。1976年,徐明智与宁夏民间艺人闫禄相遇,两人一拍即合开始表演坐唱,《年轻的老汉》是他的第一个自创剧本,让他意外赢得“宁夏坐唱”的第一个春天。这个作品在银川体育馆演出时,场面火爆,徐明智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一次次返场。1980年,徐明智被借调到银川市曲艺队。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他创作的《遇亲人》在天津演出后,获得了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这是宁夏坐唱第一次走出宁夏演出,而这次获奖,是对徐明智最大的肯定。宁夏坐唱创新的N种方式一直以来,宁夏坐唱表演时是二人合演,始终是坐姿,一人操三弦边伴奏边说唱,另一人左手执渔鼓和撞铃,右手击打渔鼓帮腔。二人分角摹声,表演时形成逗哏和捧哏的关系。同其他艺术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宁夏坐唱也同样面临改革创新这一课题。曲艺文化仿佛成了一道只有老一代人才喜欢品尝的“小餐”,这让徐明智颇动了心思,“这是市场,你得挖掘,得注入年轻人的活力。一个字,改!”在乐器方面,徐明智注入新的乐器元素,在宁夏坐唱中借用了老艺人夏花花的撞铃,数花的简板。经他改造的乐器,撞铃放在了简板上,方便实用。音乐方面,徐明智不断注入现代元素。宁夏坐唱吸收了宁夏小曲,借用了西北花儿,增加了摇滚乐、现代音乐的元素,“我们也开始利用混音,制作Midi,还借用了扌妥卜这种现代艺术形式”。在表演形式上,2000年以后,徐明智毅然“把两个人变成一群人,把男伴换成女伴”。“2003年以后,我的搭档换成了漂亮的女演员渠爱君,她能歌善舞,会让观众把凝聚力更多地聚集在舞台上。”主角换了,徐明智又加了不少配角。从过去宁夏坐唱的两个人发展到12个人,让助演演员也舞动起来。语言方面,徐明智深挖宁夏方言的特点,1997年,他创作出了《白字经》,获得了文华奖,这也是宁夏首次获此奖项。危机感时时有,但信心不灭宁夏坐唱经历了20年的风雨,徐明智的搭档也换了5个,从老艺人闫禄再到年轻人张茂起、赵杰,他说:“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一直在想,宁夏坐唱以后怎么办?”他坦承自己有很大的危机感,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各式各样的演出,又身兼银川市说唱艺术团副团长的职务,让他分身乏术。徐明智认为一个好的坐唱人才,在对坐唱热爱的基础上,首要的条件就是能吃苦。他曾经试图去培养一些热爱坐唱的年轻人,但他们的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让他丧失了信心。他说,学坐唱是一件花功夫的事,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能够耐着性子去练习。而民族乐器,比如三弦,大多沉重,练起来很费劲。他在练琴的时候甚至给琴头上掉了块砖来练臂力,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做到。虽然也有人比较感兴趣,但顶多坚持两三个月就不见人了。“乐器昂贵也阻挡了一部分人的脚步。一个三弦,鼓面用蟒蛇皮,骨架用红木,价格基本上在两三千元,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起的。”虽然徐明智会担心,但他坚信,50年后的宁夏坐唱依然会“唱得响亮”!他高兴地说:“2002年,电影《美丽的大脚》剧组就请我为他们写弦子的唱段,今年5月2日,《曲苑杂坛》栏目组还专程来宁录制‘颂歌唱宁夏’专题,足可见宁夏坐唱在全国的影响力。”“前段时间,我还随《曲苑杂坛》栏目组去采风,他们非常重视宁夏坐唱这一艺术形式。”在彭阳,徐明智去看退耕还林,到中卫去看西沙窝,去吴忠看回族饮食,“这是为50大庆献礼做创作素材准备”。近日,全区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文艺要大发展大繁荣,徐明智更认为这对宁夏坐唱是一个契机。“现在很多单位表演节目时都会选择宁夏坐唱这种曲艺形式,尽管节目质量有高有低,但至少说明老百姓是认可和喜爱这门艺术的。”徐明智说,只有更多的人接受宁夏坐唱的系统专业学习,才会形成竞争,才能促其发展。个人档案徐明智,男,银川市说唱艺术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宁夏曲杂协会副主席,政协银川市委员会常委。多年坚持自创自演宁夏坐唱及其他曲艺作品60余篇,其中多篇作品在全国、本区各种赛事评比活动中获奖
本文标题:宁夏坐唱创新前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