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主讲人:幼儿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地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儿童身体健康,我们要关注并了解该病的一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幼儿园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二)、幼儿园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幼儿活动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和隔离治疗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隔离措施;对于确诊且症状明显的患儿,应将其隔离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皮疹消退,水疱、溃疡结痂后方可返园,以免引起大范围感染,一般隔离时间应为两周。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为7天。对患儿接触的一切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五、对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如何护理和治疗?手足口病如无合并症,只要及时治疗,多在一周便可痊愈。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楼梯扶手、桌面等幼儿易接触物体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
本文标题: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1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