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第一节文类学一、含义及主要内容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指的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kind)和类型(genre)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三分法”,把文学分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四分法”,即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历史上各主要民族文类的划分古代希腊抒情诗诗(文学)史诗(叙事诗)小说戏剧古代印度“大诗”(叙事诗)诗(文学)“小诗”(抒情诗)戏剧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文学的分类比西方复杂、细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分为四科八类。陆机《文赋》分为十类,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分类更细。中国文类划分的特点是:一、文类划分范围泛化,非文学的文体归入较多。二、排除了小说、戏曲等一些重要文体。三、划分的标准混乱。(二)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各种文类一旦定型,便具有稳定的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特点。各民族的文学样式有相同之处,从外在形态和内容两方面都可以抽象出某些共同的特征。但是,不同国家的文学类型、体裁由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发展流变的过程不同而各有其特点。(三)对于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风格就是作品表现出来的美学情调。不同民族文学之间,文学风格也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如风格的跨民族影响:“鲁迅曾经受过果戈理、契诃夫甚至安德列耶夫的影响,不仅自己多次提起,也可以从他的创作里看出来:他以幽默的笔触描写日常生活,讽刺像果戈理,人物不多、场面简洁像契诃夫,又由此吸收其他影响,慢慢地建立一种看似平淡,却又深刻的含蓄的风格,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唐弢《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唐弢与鲁迅二、研究的两种维度(一)从影响研究入手,研究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流传、移植与演变。文类移植:一个民族的文类,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方式,传播到了民族文学之外,被其他民族的文学所接受、消化乃至改造,并成为该民族的一种新的文类。举例:“流浪汉小说”在欧洲的流传与演变西班牙《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1554)西班牙先后出现一批仿作:《古斯曼的生平》、《流浪女胡斯蒂娜》、《骗子堂·巴勃罗斯的生平》。德国《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记》。法国《吉尔·布拉斯》。英国《蓝登传》。美国《奥吉·马琪历险记》(索尔·贝娄)这些小说的共同因素1、以流浪汉的一生经历为线索2、情节:出身低微的主人公的冒险经历。3、目的是揭露腐败。4、主人公是社会现实的产物。5、主人公幽默诙谐。6、流浪汉的机智与主人的昏庸、贪婪形成对比。7、插曲式结构,由流浪汉连缀众多小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异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西班牙作品;第二阶段:18世纪英、法、德作品;第三阶段:18世纪后作品。演变线索:1、出身低微——身份有所提高2、质朴单纯——成熟3、行骗无犯罪感——自责与忏悔4、个性缺乏立体感——形象丰满5、情节简单——情节复杂举例:“十四行诗”在欧洲的流传与演变意大利:两个四行加两个三行的结构和ababababacdacd的韵式。但丁、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传入了英国。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勃朗宁夫人。19世纪上半叶,十四行诗传入美国。爱伦·坡、朗费罗等。十四行诗也传入了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德国等国家。意大利“十四行诗”前八后六的结构。“彼特拉克式”英国变为三个四行加一个对句的形式。韵律上也有变化。“莎士比亚式”。法国出现“倒置十四行”。美国诗人采用更为灵活的结构形式。比如,有abba/cddc/efe/gfg,也有abcdeed/ffbaeff,也有aa/bb/cc/dd/ef/egfg,或者ababa/cdcdd/eebb等形式。十四行诗在欧洲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只有确定的行数(十四行)是它们共同的。(二)从平行研究入手,对不同民族文学中文类的划分、特点加以比较思考:为什么在印度和欧洲的文学传统中,“诗”可以代称抽象的“文学”,而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诗”只是一种文类概念?又比如,为什么戏剧在欧洲很受重视,在中国不受重视,而在中东地区,则几乎没有戏剧?在这种比较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即“缺类”现象。缺类含义:所谓“缺类”,顾名思义,就是指某民族文学缺少其他民族文学所具有的某种文学类型。问题一:中国缺少“史诗”(长篇叙事诗)?问题二:中国缺少“悲剧”?关于中国是否缺少史诗的研究王国维:中国没有史诗,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大缺陷。钱钟书:只有史诗才能将这与历史两个部门联结起来,而中国恰恰缺少这一桥梁。哈佛大学海涛华(J.R.Hightower)教授:“欧洲文学所有重要的文类,都可以在中国文学中找得到,只有史诗例外。”胡适:中国有史诗,《孔雀东南飞》具有史诗的因素。美籍华人杨牧则将《诗经》中描写战争的诗歌称为“周文史诗”。对中国为何缺少史诗的分析史诗一般以英雄人物作为主人公,篇幅很长,具有较强的叙事性,风格崇高。朱光潜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中的分析(教材121页)。有人认为,中国人很早就依靠理性的伦理道德,而不是依靠感情上的英雄偶像的崇拜作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中国文学中缺少西方所特有的那种好勇斗狠的、尚武的英雄主义。有人认为,中国诗歌语言的非民众化也是造成缺少史诗的一个原因,依靠口头传承的史诗则很难流传。关于中国是否有“悲剧”的研究否定派:用西方悲剧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戏曲,中国无悲剧肯定派:西方悲剧理论不合于中国戏曲的特点,中国有悲剧否定派的描述与问题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其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困者终于亨。”批判了明清传奇的大团圆结局。但王国维并未走向极端,在《宋元戏曲考》中认为元杂剧中有悲剧:“最有悲剧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主人公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朱光潜:“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悲剧心理学》总结:以上学者都从悲剧结局出发认为中国无悲剧。强调悲剧文学是真正揭示社会真实的文学,故从人生真实和社会现实角度来批判团圆结局。思考:是否所有团圆结局都使作品丧失了作为悲剧存在的可能性呢?关于大团圆结局中国古典戏剧并非都是大团圆结局。西方悲剧也并非也有大团圆结局。如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有人认为,团圆只是现象,最根本的内在冲突是否解决才是最关键因素。钱钟书:“悲剧自然是最高形式的戏剧艺术,但恰恰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剧作家却无一成功。”他从悲剧所应具有的崇高风格来分析:“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古代戏曲的结尾是悲哀的。但是一个敏感的读者很容易觉察到它们与真正悲剧的区别:读完作品,并无激情已经耗尽之后的平静,……恰恰相反,却被一种剧烈的悲痛所缠绕而感到极度的郁郁不乐和怅然若失,甚至连自身都想回避。”——《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1935)“悲剧强调精神痛苦胜于物质痛苦。”从悲剧冲突看,中国悲剧没有突出人物的精神挣扎。以《窦娥冤》与《赵氏孤儿》为例。肯定派的描述与问题肯定派:“中国古代悲剧具有不同于西方古典悲剧的明显的特殊性。虽然源远流长的悲剧理论丰富深邃,但用于中国古典悲剧的研究却常有不切题或不对号之感。”自相矛盾的困境:一方面否定西方悲剧理论对中国悲剧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在具体分析中国古典悲剧现象时,又需时时以西方的成熟悲剧创作实践和理论作为参照,并不能摆脱它。三、中西文类平行比较(一)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二)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三)中西戏剧比较研究(一)中西诗歌比较研究1、传统:抒情与叙事2、主题:出世与入世3、艺术描写:直率与含蓄1、传统:抒情与叙事西方诗歌大都以叙事诗为主。西方的诗学理论是建立在叙事诗基础上。柏拉图与亚氏都强调“摹仿”。“典型”中国《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直到格律诗,抒情传统得以继承。建立在抒情诗传统之上的中国诗学,以缘情作为理论基础,所谓“言志”、“缘情”。“意境”2、主题:出世与入世西方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神曲》、《浮士德》,华兹华斯的自然诗,艾略特的《荒原》。神的惩罚与人的灾难、人与神的冲突或上帝与撒旦的冲突,现世的生活与死后“彼岸世界”的归宿的对衬等等,成为西方诗歌因袭已久的主题和内容。西方诗人从自然物中见出“上帝”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底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英国诗人布莱克墙缝中间生长的小花,我从墙缝中把你摘下。我手里拿着你,根茎和枝桠,小小的花啊,如果我能够理解,你是什么,你的根根叶叶,一切的究里,那么我将理解上帝和人类的根根底底。——英国丁尼生中国人的“入世”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比较淡薄,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彼岸世界、天堂采取一种姑妄信之、却注重现世、人事的实用主义人生观。中西诗人对“死亡”的态度陶渊明想象自己死后的景象:“魂气何所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拟挽歌辞三首》华兹华斯在他的组诗《露西》中,表现了一种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死观。诗人一方面悲悼露西,他心目中最完美无缺的女性的夭亡,叹道“她也已埋葬入土,啊,只有我心独自哀悼!”,另一方面,诗人却认为她“已得到了永恒,因为她已与山岩石块,树林一起,伴着大地每日的行程,永远不休止。”对于诗人济慈的早死,拜伦和雪莱都写过悲愤的诗篇,痛悼这朵“年轻的花朵未放苞而即凋残”,然而他们都坚信:要是“未来”不敢,遗忘过去,他的命运和名声必是一线光明,一种回音,增添到永恒里!3、艺术描写:直率与含蓄西方爱情诗直率、大胆奔放:他就像神仙一般和你对面坐着,快活地倾听着你那温柔甜美的语音;你的销魂的笑声使我的心激烈地跳动,我只要看你一眼,便立即失去语言的能力;我的舌头僵硬不灵,浑身燃烧着火焰,我的眼前一片漆黑,耳朵嗡嗡轰鸣;我冷汗直流,全身颤震,脸色比枯草还白,我软弱无力,如临死神,忍受着这一切不幸。——萨福(给女友阿狄司)中国爱情诗含蓄蕴籍:“蜡炬成灰泪始干,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的《赠别》这种含蓄甚至波及到政事、应酬这类诗。如:“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
本文标题:文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7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