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肺肺(Lung)是呼吸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为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动吸入O2,排出CO2。肺也是内分泌器官。未曾呼吸过的胎儿肺内不含空气,比重1.05左右,放入水中会自动下沉,据此可鉴别出生前死亡,或出生后是否呼吸后死亡。动态肺(入肺炎),比重也将增加。肺表面的颜色可以随年龄和职业的不同而异,婴幼儿的肺呈淡红色;成人由于吸入空气中的尘埃沉积于肺内,肺呈深灰色或蓝黑色,部分呈棕黑色,吸烟者为甚。成人肺的重量约等于自己体重的2%,男性的为1000~1300g,女性的为800~1000g。健康男性成人两肺的空气容量为5000~6000ml,女性略小于男性。第1节肺的位置与形态1、肺的位置肺位于胸腔内隔的上方,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借肺根和肺韧带与纵膈相连。肺表面被覆有脏胸膜,光滑润泽,透过胸膜可见许多呈多角形的小区,称肺小叶。肺质地柔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比重为0.35~0.75,能浮于水面。脏胸膜构成肺的一部分,不能作为一层剥离。肺在胸腔内只在肺根及肺韧带处与纵隔相连,其他部分皆游离,但在胸膜炎后,脏、壁之间可能产生粘连,肺的体积随呼吸而改变,完整的胸膜腔内的负压环境,使肺处于膨胀状态,如胸膜腔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大气压力可使肺回缩至原体积的1/3左右。2、肺的形态1、肺的外形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因肝脏向上挤压,较宽而短,左肺因心脏向左挤压,较狭而长。左、右肺体积之比。男性约10:9,女性约8:7.肺的形态依空气充盈程度和胸廓的形状而变化。成人肺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状态时,横泾左、有肺分别约为7cm和10cm,高度左、右肺分别约为20cm和17cm。肺易受压变形,压力消除后又可迅速恢复原形。肺呈半圆锥形,分为上部的肺尖(apexoflung),下部的肺底(basisoflung)(膈面)、外侧的肋面(costalsurface)内侧的纵隔面(mediastinalsurface)及3个面交界处的前后下3个缘。肺尖向上突向颈根部,在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最高点可达第7颈椎横突平面。肺尖前方毗邻锁骨下动脉、前斜角肌、锁骨下静脉、膈神经、左侧有胸导管跨过;后方毗邻交感干、第1胸神经和最上肋间动脉;外侧与中斜角肌相邻;内侧毗邻在右肺尖为头臂干、右头臂静脉和气管,左肺尖为锁骨下动脉和左头臂静脉,颈根部床上或手术,有伤及胸膜顶和肺尖的可能。肺底与膈顶相适应,略向上凹.右肺底隔膈与肝右叶的上面相邻,左肺底隔膈和肝左叶的上面、胃底和脾相邻。肋面平滑圆凸,与胸廓的前、侧、后壁的内面相接触。纵膈面向肺面内凹陷,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与纵膈相接触,称纵膈部,毗邻心脏,形成心压迹,心压迹的后方为肺门。后部与脊柱胸段相邻;左肺的纵膈面,在肺门的前方及下方有心室所致的深压迹,主动脉弓绕过肺门上方及后方下行,移行为胸主动脉,沿途在肺表面形成压迹。肺的前缘薄而锐利,在肋面与纵膈面之间。右肺前缘近乎垂直,左肺前缘下半有心切迹(cardiacnotch),下方有一舌状突起叫左肺小舌(lingulaofleftlung)。肺后缘圆钝;下缘较锐利,伸向膈与胸壁所夹得间隙内,随呼吸而上下移动。2活体肺下界投影活体监测肺界限体表投影的数值,与固定尸体标本的测量值有一定的差异,据国人正常成人200例仰卧呼气末腹部CT片的观测,右肺下界的图标投影位置,在锁骨中线上有97%居第6或第7肋骨平面,在腋中线有92%第8或第9肋骨平面,在肩胛线有91.5%居第11或第12肋骨平面,在椎体旁赋有98在11肋骨平面以下,其中抵达第12肋骨平面以下者占70%,并有125下达第一腰椎平面。可见,在活体肺的下界比尸体标本的肺下界位置要低得多。右肺下叶后部及肋膈后窦过肝。肾及肾上下腺,经背部穿剥成手术之前,准确确定非下界和胸腔下界实属必要。棘肺裂为肺叶之间的裂隙,包括斜裂和水平裂。左肺由斜裂(obliquecrack)分为上叶(upperlobe)和下叶(lowerlobe)。右肺由斜裂和水平裂(horizontalcrack)分为上叶、中叶(middlelobe)和下叶。左肺斜裂后端常位于第五肋骨平面。但也可高至第三肋骨。斜向前下。在腋中线上跨过第5或第6肋骨,继续沿着第6肋间隙或第7肋骨上缘前行。终于第7肋骨前端或临近的第6肋间隙。右肺些列在后方的起点常较左左侧者高,平第3或第4胸椎棘突,约位于肩胛冈的基部平面,对第5或第4肋间隙。此裂由起点向前下斜行,沿第6肋骨至腋中线,再向前至第6肋间隙。终于第6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右肺水平裂常由斜裂通过腋中线处起始,接近横行向前,或稍偏向上,终于第4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儿童的水平裂表面投影相对较成人为高。按照肺裂划分肺叶,是常用的划分方法,从外形上看比较合理,但与肺内部结构并不吻合。一些专家认为,从临床应用上看,按照支气管的分支形式划分肺叶更为实用。左、右主支气管(1级支气管)的分支形式及其所形成的左、右两肺的解剖结构相似,由主支气管发出的2级支气管,其分布范围为肺叶,两肺上叶的支气管为左、右主支气管发出的向上行的2级支,此支气管常单独由主支气管发出,与右中支气管一样行向前,成为主支气管发出的向前行的2级支,两肺下叶上段支均为单独由主支气管发出的向后行的2级支。底段支为向后下行走的2级支。如此,左,右肺皆可按主支气管所发出的向上,下,前,后行走的4个2级支,各分为上,下,前,后,4叶。肺裂的体表投影线是:两肺斜裂在第3~4胸椎剑突外侧~cm处开始,斜向外下前行,右侧者止于第肋与肋软骨相接处,左侧者止于第肋与肋软骨相接处稍下方。右侧水平裂由右肺前缘投影线与第4肋软骨交点开始,大致沿水平方向外行至斜裂与腋中线交点。肺裂在肺的表面不一定皆呈直线走行,有的呈曲线。裂由表面至肺门的平面也不一定是直的,也可能出现曲线。肺裂的深度因人而异,在肺门处可不完全分隔肺叶,相邻的肺叶有所相连。右肺斜裂的融合多在肺门后上方(出现率约为28%),故常出现下叶的后上部与上叶相连,水平裂的融合多在肺门的前下部(出现率约62%),使中叶与上叶不难完全分开。左叶斜裂的融合多在肺门上,下方(出现率约42%)由于肺实质的融合,一个肺叶的感染可能通过融合部扩散,手术中分离不完全肺裂时,应注意有支气管和血管通过融合部分的可能性。肺裂可能发育不完全,也可见额外肺裂(additionalcracklung)和额外肺叶(additionallung)。额外肺裂的出现率,右肺约为20%,左肺约为30%。有的缺如(右肺肺裂缺如率约2%,左肺肺裂缺如率约为1%)。额外肺裂的位置,可能与肺段的分界线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与肺段分界线一致的额外肺裂,可以看成是肺段的独立分离,例如下叶比较常见的后副裂,其部位是在上段与底段之间,此裂将下叶上断分隔出背叶,或称后膈叶。位于膈面,行向肺韧带前方的下副裂,将下叶的内侧底段分隔形成心叶,或称下副叶。位于左上叶舌断与其他断之间的左横裂,将左上叶的前下部分分隔形成舌叶,或称左中叶。与肺断分界不一致的额外肺裂,最为常见面重要的是奇静脉叶,此叶的形成也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右肺芽的一部分,在右后主静脉头端所形成的静脉弓下方长向内侧,致使静脉被包卖于发育中的肺内所形成。奇静脉连同奇静脉系膜嵌入右肺上叶,形成一个额在肺裂,将右肺上叶尖部分分隔成为内、外两部分或前外及后内两部分,有的奇静脉系膜亦可能为横位,将右肺尖部的肋面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中分隔出的内部、后内部或上部,即称为奇静脉叶,出现率为0.5%~1.0%。奇静脉系膜所在的额外肺裂深浅不一,在X线下奇静脉系膜呈一条细线阴影,由肺尖伸向纵膈平胸骨角处,行程略向外凸,下端扩大处为奇静脉的阴影。奇静脉叶内的支气管分支,通常并无异常,并非额外的支气管分布。X线检查可见到额外的肺叶,但随年龄增长,肺纹理增多,给副肺叶的辨认带来困难,肺副叶的出现率,据国内352例X线健康检查所见为6%,其中心叶3.7%,背叶1.1%,舌叶0.6%,奇静脉叶0.6%。4.各肺叶的形态比较复杂,从离体标本观察,每一肺叶均可按其所邻接或对向的部位分为若干面,面之间有缘相隔,面与缘相会于角。(1)右肺:右肺上叶可分为5个面、4个缘和3个角。5个面即:斜裂面、水平裂面、肋面、前纵膈面和后纵膈面。前缘将肋面与前纵膈面隔开,裂间缘界于水平裂面与斜裂面之间,下外缘将肋面与水平裂面及斜裂面在膈面分开,后缘钝,界于肋面与后纵膈面之间,肋面,前纵膈面和水平裂面在前下方相交形成的前下角,肋面,后纵膈面与斜裂面相会处为后下角,肋面,前纵膈面和后纵膈面向上相会形成肺尖。在肋面有第1肋骨的压迹,可视为肺尖的下界。右肺中叶略呈锥形,肋面为底,尖朝向肺门,有5个面、6个缘和4个角。5个面即:水平裂面、纵膈面、斜裂面、膈面和肋面。水平裂面与肋面之间为肋上缘,斜裂面、膈面和肋面之间为肋下缘,此两缘相交于在侧角,纵膈面与肋面以前缘相隔该缘与肋下缘相交处为内侧角,水平裂面与纵膈面之间有纵膈上缘,斜裂面、膈面与纵膈面之间为纵膈下缘,膈面与斜裂面之间为裂下缘,在肋下缘向下最突出之点,相当于肋面、斜裂面、隔面的相会点为下角。右肺下叶顶部尖细,底部凹陷,分为4个面和4个缘(图3-7)。4个面即:前面(叶间面)、椎旁面、肋面和隔面。隔面即底面,椎旁面与前面之间为肺门和肺韧带,隔面与前面、椎旁面、肋面、之间为下缘。在前面(叶间面)的中份有横梁的裂间嵴,嵴以上的叶面与上叶接触,嵴以上的时间面和中叶毗邻。(2)左肺:左肺上叶可分为5个面、5个缘和3个角(图3-8)。5个面分别是肋面、前纵隔面、后纵隔面、斜裂面和膈面,膈面的存在率仅有56%。肋面与斜裂面之间为肋下缘,肋面与前纵隔面之间为前缘,肋面与后纵隔面之间为后缘,前纵隔面与斜裂面之间为纵隔下缘,如有膈面存在,次面与斜裂面之间为裂下缘。肋面上有第1肋压迹,压迹以上的部分为肺尖,前缘正对第1肋压迹处有尖前切迹,前缘在第4肋平面一下的部分为一个大的切迹,是左肺心切迹(cardiacnotchofleftlung),肋下缘与前缘相会于前下角,与后缘相会于后下角。左肺下叶顶尖细,低凹陷,有4个面和4个缘(图3-9)。4个面是前面(叶间面,斜裂面)、肋面、锥旁面和膈面(底面),前面大部分与左上叶相邻的区域为叶间区,与心包相邻的区域为心区,肋面以锐利的叶间缘和前面分开,以钝圆的肋椎旁缘与椎旁相隔,椎旁面则借肺门和肺韧带与前面分开,膈面(底面)的四周为下缘,与其他面相隔。5.肺形态结构的年龄变化新生儿肺的表面光滑,呈低矮的锥体形,邻近器官在肺表面的压迹不明显。在胸腔内的位置较成人高,下界的体表投影线在锁骨线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骨相交者仅有59%,有31%与第5肋骨相交,腋中线有57%与第7肋骨相交,而与第8肋骨相交者只有30%~33%,肩胛线与第8肋骨相交者为31%~37%,与第9肋骨相交者为35%~51%,在后正中线处有59%平第10胸椎突,24%~28%平第9胸椎棘突。肺门上缘的投影在胸骨平面者占67%~70%,有23%在胸骨角平面以上,只有6.7%~10%在胸骨平面一下。人肺在成熟期后,即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结构老化与功能减退等萎缩性改变,一般在60岁以后最为明显。老年人由于胸椎后凸,胸骨前突,胸腔空间扩大,以及末梢气道和肺泡壁的弹性组织萎缩,毛细血管床减少,呈现气管及末梢气道和肺泡壁的弹性组织萎缩,毛细血管床减少,呈现气管及支气管口径增粗,软骨钙化,管壁变硬,末梢气道扩张,肺泡腔扩大,肺的弹性回缩力降低等老化的形态特征。肺组织与肺容积之比,由20多岁时的11%下降至80岁时的7%,因此引起肺的功能减弱,出现气促、咳嗽、咳痰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第二节肺门和肺根一、肺门肺纵膈面中央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hilumpulmonis),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出入,又称第一肺门(firsthilumpulmonis)(图3—10,图3—11)。各肺叶的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出入肺叶的部位,称第二肺门(secondhilumpulmonis)。此外,肺门处尚有数个支气管肺淋巴结,称肺门淋巴结(hilarlymp
本文标题: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7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