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议论文专题练习(一)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人民。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战线在世人面前。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①截然不同:②焕然一新:③逶迤:④气势磅礴:⑤雄浑: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截.然不同(qié)峥嵘..(zhēngróng)B、焕.然一新(huàn)逶迤..(wēiyí)C、气势磅礴..(pángbó)雄浑.(hún)3、在横线上依次填入短语最准确的一项是()A、饥寒交迫积贫积弱显著提高日益昌盛B、积贫积弱饥寒交迫日益昌盛显著提高C、积贫积弱显著提高日益昌盛饥寒交迫]D、日益昌盛显著提高积贫积弱饥寒交迫4、下列短语结构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截然不同焕然一新峥嵘岁月光荣业绩B、丧权辱国积贫积弱重重难关绚丽多彩C、饥寒交迫历史转变气势磅礴奋斗历程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二重复句。B、这是一个因果复句。C、这是一个复杂的单句,谓语中心语是“认识到”,此后全部构成宾语。6、文段中画圈的“这”指代的是()A、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B、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C、B+A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段节选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B、文段主要采用了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C、文段第二段承上启下,主要又领起对中国共产党奋斗业绩的叙述。D、本文语言准确、严谨,逻辑性强。8、分析下列复句的类型。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二)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1、这段文字也论证了全文的论点,这个论点是2、选段用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做论据,论证是()A、富贵不能淫B、贫贱不能移C、威武不能屈D、不食嗟来之食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道理论证B、举例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4、写出表明吃了“嗟来之食”后果的一句话。(填选文中的话)5、“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这里的“积极意义”是什么?(三)①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请代的一位大文学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解释加点的词。(1)辨伪去.妄:(2)启迪.:2、⑨句中加点的“这样”指代:3、①句是关系的复句。4、②—⑩句与①句是的关系,②—⑤句是论证,⑥—⑧句是论证,⑨—⑩句是从、○11句是从进一步论证论点,第⑦⑧句直接论证的观点是第句。5、这段文字的论点是:6、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7、⑨句中的“一切学问家”的“一切”能删去吗?为什么?8、○11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两个词的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四)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1、本文段提出论点后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引用古人的话解释论点。B、逐层深入地阐述自己的看法。C、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D、举出古代的事例,用事实证明论点。2、解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话的意思。3、文段中哪些语句能对下文举事例起提示作用?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4、在叙述“嗟来”的施舍这件事时,作者说“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为什么“不好受”?答:(五)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1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1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1、按要求选出文中的有关句子,并将序号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记叙的句子有:(2)议论的句子有:(3)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有:2、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有三个对比点,按要求填写下表:白求恩不少人或有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3、第一段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请用‖在句子序号间标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4、选段使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答:5、文段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和“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为什么?请简要回答。①白求恩:②白求恩医生:③白求恩同志: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简答)课文原文: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7、“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这句话“学习”的宾语是()A、白求恩同志B、共产主义者C、精神8、“鄙薄”一词的意思是()A、卑视B、厌恶C、轻视D、厌弃参考答案:1、形容界线分明,像割断一样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气势盛大。雄壮浑厚2、A3、B4、A5、C6、C7、B8、假设复句因果复句二、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B3、B4、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5、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三、1、消除,除掉开导2、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即使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学说3、递进4、证明与被证明正反对比举例正面反面66、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7、不能,“一切”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无一例外。四、1、C2、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3、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动人事迹4、因为那话有损于“饿人”的人格,吃了饭就要替他办事。五、1、3456891271112892极端的负责任不负……生怕别人不知道极端的热忱不是满腔热情而是……精益求精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3、12//3456789//104、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他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有力的证明了论点5、转述别人的话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从作为共产党来说6、1好,双重否定,语意更强烈,给人的印象更鲜明更深刻7、C8、C
本文标题:议论文专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8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