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廉颇蔺相如列传》实用课件
司马迁一、司马迁和《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50余万字。《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背景简介:•公元前三——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务。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学习目标:1、熟读、翻译课文,背诵最后五段;2、指出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特点;3、指出文中倒装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4、概述故事情节,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研读课文给下列黑体字注音•1.臣等不肖•2.刎颈之交•3.广成传舍•4.缪贤舍人•5.见臣列观•6.相如虽驽•7.臣语曰•8.使人遗赵王书•9.睨柱•10.秦王不怿xiàowěnjǐngzhuànmiàoguànnúyǔwèinìyì结构概要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完璧归赵2.渑池相会3.负荆请罪内容分析课文可分为四部分:一、1段,简介()的身份和地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蔺相如者,缪贤舍人廉颇与蔺相如2、2-5段,完璧归赵;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二、完璧归赵•开端(2):•强秦索璧→赵王求使→缪贤举蔺→奉璧出使•经过(3-4):•章台斥秦→持璧胁王→从者归璧•结果(5):•毕礼而归→拜上大夫3、6-7段,渑池之会;杀二万人请奏瑟请击缶缶相如请以颈血溅大王三、渑池之会(6-7)•开端:•欲会渑池→廉蔺之议•经过:•赵王鼓瑟→迫秦击缻→请寿咸阳•结果:旗鼓相当,顺利归国4、8段,将相交欢。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相如引车蔽匿负荆请罪四、将相结交(8)开端:廉颇争功经过:相如不争(称病于朝→引车避匿)礼说舍人:秦廉之比→国急私仇结果:负荆请罪→刎颈之交1.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2.廉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缪贤——蔺秦王、群臣——蔺廉——蔺有智谋大智大勇国家为重介绍斗争冲突•积累成语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布衣之交刎颈之交价值连城讲故事1、完璧归赵3、负荆请罪2、渑池之会一、字词释义1.通假字⑴可与不⑵臣愿奉璧西入秦⑶拜书送于庭⑷召有司案图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不=否,表疑问语气)(奉=捧,用手托)(庭=廷,朝廷)(案=按,察看)(缪=穆)(孰=熟,仔细)2、一词多义:⑴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⑵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⑶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则幸得脱矣③而君幸赦臣(依仗,凭借)(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承担)(背着)(引见,延请)(拉)(牵,拉,引申为掉转)(宠幸)(幸而,幸好,侥幸)(侥幸)3、词类活用:⑴名词活用为动词①舍相如…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乃使从者衣褐④相如前进缶⑶使动用法(使宾语动)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舍,安置住宿刃,用刀杀衣,穿前,走向前⑵名词作状语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②相如廷斥之廷,在朝廷上间,从小路完,使……完整破,使……破碎负.使……承担归,使……回去羞,以……为羞耻先,以…为先;后,以…为后⑷意动用法(以“宾语”为……)①且庸人尚羞之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古今异义⑴拜为上卿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⑶布衣之交⑷请指示王⑸请以咸阳为赵王寿⑹于是相如前进缶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拜,授予官职患,忧虑,担心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指示,指给...看前进,上前进献宣言,扬言,到处说布衣,平民.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1.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二.文言句式2.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倒装句:①宾语前置:君何以知燕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状语后置:拜送书于廷三、写作借鉴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1.三个故事各有首尾,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相互关联。故事以秦赵--蔺廉这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者决定着后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内外两重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外部矛盾缓和了,内部矛盾便激化了,这样结构文章清晰而有力量。2.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好会,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叙事要有波澜,不能平铺直叙流水帐。就要抓住贯穿于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围绕矛盾冲突组织材料。本文的冲突是塑造表现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形象是在冲突过程中展现出其方方面面的性格。蔺相如的智、勇、忠义是一成不变的,廉颇的则随矛盾发展而有变化。3.选材的精当写人物要把人物置于冲突中写,才能生机勃勃,而传记则是以人物一生中的最光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本文以三件典型的事,把个人和国家双重的矛盾、利益纠结在一起,突出了廉蔺的崇高品质和性格特征,且又以细节描写予以声色之,就使得人物在这三件事中栩栩如生,恰当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同时,全文也显得十分集中。描写人物,刻画细节很生动突出。4.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五《廉颇蔺相如列传》塑造人物的方法《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成功的塑造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思想品格。同时用寥寥数语塑造了廉颇忠君爱国、勇于改过的光辉形象,此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下列几种手法,使二人成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秦国尖锐的矛盾展示出来。正当君臣为难,矛盾无法解决之时,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举荐蔺相如智谋过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赵王召见蔺相如后,蔺相如胸有成竹地分析了赵国、秦国的形势,得出了“宁许以负秦曲”的结论,并愿亲自出使秦国,且向赵王保证“城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就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证明蔺相如确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所以缪贤的举荐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二、对比映衬,相辅相成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宦者令缪贤舍人也”。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计未定”,来衬托蔺相如的智谋过人;在“完璧归赵”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在“渑池会”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三、细节描写,形神兼备“完璧归赵”中写到:“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冠。”只寥寥数字,却十分形象的描绘出了蔺相如的神态、动作,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渑池会”中,写蔺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在这里一个“前”字,一个“跪”字都十分准确的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再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仅此两笔就描绘出了蔺相如正直、刚强、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对比阅读《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分析:蔺相如和荆轲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六、作业:
本文标题:《廉颇蔺相如列传》实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8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