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对我国城乡差距调查报告
对我国城乡差距调查报告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农村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方面同城镇居民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当代中国社会,城乡差距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这种差距体现在多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差距,城乡生活消费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社会保障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全局影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词:城乡消费消费量统计数据总消费消费结构收入差距中国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表现原因对策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和谐发展引言:一些外国的专家和游客来到中国,他们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外国人的眼里,有三个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呢?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区不同。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中国城乡间差距是很大的。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按照相关经济理论,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慢慢缩小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但是,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努力缩小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正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最大,农村的基尼系数反而有所下降,然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城乡之间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1。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的恶化,而是表现为高收入人群收入超高速增长。值得欣慰的是,农村的低收入人群组的状况都有某种程度的改善。城乡消费差距:1个城镇居民>3个农村居民统计显示,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且此差距存在扩大趋势。从2007年~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8859元增加到18539元,增加了968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4670元增加到8224元,仅增加了3554元。在此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倍数则从2007年的2.99倍扩大到2010年的3.07倍,进而扩大到2011年的3.10倍。从各类消费项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支出均远高于农村居民:20011年,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等项目上,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农村居民的2.61倍、5.39倍、1.71倍、4.04倍、2.13倍、4.44倍、6.32倍和4.82倍。图1:2011年城乡人均各项消费性支出(单位:元)农村居民不仅与城镇居民相比在人均消费水平上存在差距,而且其消费结构也有待升级。从图2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消费项目上的支出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等属于基本生活保障范畴的消费项目上的支出比重明显偏高。下面我们具体通过食品消费和耐用品消费的结构差异来进一步分析城乡间的消费差距。图2: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单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经济学和统计学上常用恩格尔系数表示居民消费结构和富裕程度。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额占总的消费支m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较大,表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较差.富裕程度较低;恩格尔系数较小,表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较好,富裕程度较高。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测算见表1。表1恩格尔系数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有明显下降。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然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富裕程度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教育差距城镇居民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远远好于农村。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尤其是大专以上的人口,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相对城市来说,农村教育升学率明显偏低。城市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98%以上,而农村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200736.240.5200834.238.2200929.135.1201023.128.6201119.325.3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师资等方面和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必要的教学设施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医疗差距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农村医疗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流失严重,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参与医疗保险的比例低。2004年城市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32.3%;小城镇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59.9%;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79.4%。城乡生活消费差距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城镇消费的增长快于农村。从人均消费量上分析,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545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752元,城镇居民消费高出农村水平5793元。同时从居民消费增速的角度看,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快于农村。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日常所需,而城市居民更多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2007年,城市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3.1%,比城市高6.8个百分点。城乡就业差距城乡就业结构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居民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务农及外出打工,而城市居民有多这样的就业渠道,就业前景良好。农村失业人口高于城市。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由此可见,农村现在还有大量失业人口。城市居民的就业环境优于农村居民的就业环境。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差,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城乡政府的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国家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13.43%,1980年为12.20%;1989—1994年在9.2%—10.26%之间;1995—1999年,除1998年由于增发国债达到10.69%外,其余年份在8.23—8.82%之间;2000—2003年则从7.75%降至7.12%,2004年上升到8.28%。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风险共担,较多地体现了社会保险原则;后者突出个人的养老责任,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中国城乡差距的原因(一)城乡差距在解放前就存在(二)建国后,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长期对城市的倾斜(四)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滞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中国城乡差距的对策(一)首先要改革中国现行的城乡制度(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六)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参考文献:【1】2008中国统计年鉴【2】《人民日报》海外版【3】中国新闻网【4】《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版【5】《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迟福林【6】《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与政策调整》郭玮【7】《中国收入差距成因分析》周苑春【8】《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秦文刚【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0】孙凤,王玉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01(4).
本文标题:对我国城乡差距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6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