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7页附件:编号:第号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村落名称:南龙村(本村属于:自然村、行政村)所属镇(乡):南盘江镇所属县(区、市、旗):兴义市所属市(地区、州、盟):黔西南州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贵州省调查负责单位(盖章):南盘江镇科教宣传文化信息服务中心调查负责人签字: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12年5月30日第2页共7页(一)村落基本信息村落形成年代□元代以前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国以后村落形成原因明初“调北征南”村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7376亩户籍人口2386人地形地貌特征山区喀斯特地貌常住人口1912人村集体年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100元主要民族布依族列出产值较高的2-3个主要产业旅游业、种植业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状况保护规划有,规划名称是:贵州兴义南龙布依古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规划批准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规划保护利用状况(可多选)□闲置废弃□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发展旅游和服务业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其他,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页共7页(二)村落传统建筑注:传统建筑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类建筑。如村落无传统建筑可不填写此栏。基本信息建筑名称(见注释)建筑年代建筑规模(平方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数量认定为历史建筑的数量居民吊脚楼200多年500~600国家级:处省级:处市级:处县级: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0处文保单位是否为古建筑群:□是□否市级政府认定:处县级政府认定:处注:建筑名称填写民居、祠堂、庙宇、书院、牌坊等,以及乡土建筑名称,如徽派民居、XX故居,吊脚楼、土楼、窑洞等。如传统建筑较多,可按表格内容另加附页。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60(%)村落简介村落中房屋按九宫八卦形排列建筑,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犹如迷宫,传说这种建筑格局是在神的启示下建成的,能驱灾免难,吉祥安康;另一说法是:传说南明永历帝西迁至此欲建根据地,命大学士吴贞毓绘图并指导建成的,布局非凡,堪称奇迹。数百年来,寨中的吊脚楼坏了就拆,拆了又建,但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建筑格调。村寨中,织布声不绝于耳,鸡犬之声相闻。一条终年不息的小河镶嵌于寨边,潺潺的流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那悠远而凄婉的住事。全寨被300余棵盘根错节、奇崛虬劲、千姿百态的参天古榕严严实实地包围着,人入此间,仿佛置身于一个榕树生态花园和古榕化石群中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图纸及照片平面布置图2011.05村落整体风貌2011.01集中分布2011.01建筑主体细部2011.01第4页共7页(三)村落选址和格局注:如村落无保持传统特色的选址和格局可不填此栏。对村落选址、格局有重要影响的历史环境要素及数量注:历史环境要素名称填写古河道、古树、古井、传统公共空间等。名称:古树数量:366处(个、座)名称:古井数量:1处(个、座)名称:数量:处(个、座)名称:数量:处(个、座)名称:数量:处(个、座)选址和格局简介要求:概述村落选址特色和形成背景,村落格局特征(如空间、路网、水系、寨墙等),重要历史环境要素分布,以及村落整体风貌保存情况。据考证,该古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时期,明朝在贵州设置的十三府的上五府(贵州府、安顺府、南龙府、大定府、遵义府)之一的南龙府就设在这里,后来由于水源供不上官家之用和城镇发展的需要,才转迁到今天的安龙县建城。明朝末代的流亡皇帝朱由榔也曾在此休整练兵,至今仍留有巍峨的点将台和宽阔的演兵场,让人不自觉的想到当年朱由榔在此日夜操练兵马、欲待时挥师北上收复旧日河山的情景。南龙布依古寨被300多棵盘根错节、奇崎虬劲、千姿百态的参天古榕严严实实地包围着,160多座布依杆栏式吊脚楼若隐若现。村寨中,织布声不绝于耳,鸡犬之声相闻。一条终年不息的小河镶嵌于寨边,潺潺的流水向人们诉说那悠远而凄婉的故事。“夫妻树”、“黄龙搭桥”、“河马飞龙”、“相思泉”正向世人展示着古寨人对爱情的诠释——执着、奉献和包容,直到今天,布依青年情侣的浪哨和坐家,仍让这个具有600年沧桑的古寨充满了神秘,仍就那么令人陶醉、令人神住。照片及图纸村落与周边环境协调性2011.01苍天古榕2011.01古井2011.01第5页共7页(四)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如村落无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填写此栏。如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复制本表,作为续表,逐项登记。基本信息名称八音坐唱级别国家级□省级类型□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是否确定传承人是□否项目存续情况传承良好□传承一般,无专门管理□濒危状态与村落依存程度必须依托村落存在□不需依托村落存在活动规模□10人以下10至30人□30人以上□全村参与传承时间连续100年以上□连续50年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要求: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至今是否仍以活态方式传承,与村落的密切关系,传承活动内容与形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5年“布依八音坐唱”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布依八音座唱乐器由二胡、月琴、牛骨胡、笛、萧、包包锣、小镲、鼓、木叶等乐器组成,并在发展中加入了哨呐、勒朗和勒优等乐器,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布依八音演出时常以布依曲调、民间传说、汉语故事等为脚本,形成叙事性强、情节动人的民族曲艺。布依八音旋律流畅、优美悦耳,数百年来,深得布依族及当地群众所喜爱,如今一直活跃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乔迁祝寿等场合,走进南龙布依古寨,听到八音奏响,男女老少皆能随乐踏歌起舞。照片活动场景和空间20110.08传承人韦万福2011.01传承活动器具2011.06第6页共7页(五)村落人居环境现状基础资料居住在传统建筑的居民数量:1912人现有设施状况(有即可勾选)入户自来水□垃圾收集设施□排水设施□入户煤气□公交站点卫生室□有线电视□消防设施已改造电网村内道路已建成42年公共照明全村有□局部地段有□无上次维修为2011年前路面:□沥青或水泥路土路□传统石、砖路□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村内集中处理□单户或多户分散处理□无处理厕所□公用分户旱厕□水冲厕所垃圾处理方式□卫生填埋□简易填埋直接焚烧□送往镇(县)处理村落环境状况简介要求:简介村庄内部和周边环境现状。村庄内部大多数为杆栏式建筑,自然环境优美,被苍天古榕层层包围。住宅布局零乱,缺乏公共空间,全村饮水较困难,主要靠水窖,排水设施不完善,均无排水设施;已实现全村通电,完成农网改造;村内无垃圾处理点照片村落自然环境2011.01村落道路2011.01居民厨房2011.01居民居住环境2011.01第7页共7页(六)传统村落保护意见村民保护意见村委会盖章:日期:年月日县级保护意见盖章:日期:年月日省级意见盖章:日期:年月日专家意见专家组长签名:日期:年月日
本文标题: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0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