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硕士论文-匠心独运成奇章——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匠心独运成奇章——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姓名:李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张渝生20081201匠心独运成奇章——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作者:李燕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汪莉.WANGLi论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苦与涩-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余秋雨式散文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回味悠长的苦涩,成为当代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对余秋雨文学创作中的文体选择、个人生命体验与感悟、创作时对历史难题的两难选择等方面的分析,探析其散文创作中苦与涩的形成原因,从散文创作的角度对余秋雨散文特色作出了客观的评价.2.期刊论文冯俊锋.FENGJun-feng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3.学位论文方警春余秋雨散文现代性研究2006在文化转型的时代语境中,余秋雨散文彰显90年代散文寻找现代性的世纪主题。余秋雨对社会的研究基本上延续韦伯式的思路,主要是文化取向上的研究,对人的研究融入和发展了柏深思晚年的创见和三个系统论,他秉执现代性思维理念,兼具学者与戏剧理论家的双重素养,以投身旷野考察的写作方式,创造性地借鉴、融合散文、戏剧、绘画、民俗等的审美因素和表现手法,革新散文的旧有体制,推呈出以现代叙事理论为依托的、综合化的散文宏大叙事创作范式。本文置重研究余秋雨散文的现代性特征,结合文本细读、关键词研究、分析心理学等方法,拟从现代理性、人本思想、宏大叙事范式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以余氏历史文化散文为关注焦点,集中阐述其张扬现代理性精神的内在理路。第二章置重诠释余秋雨散文文化人格学的独特建构,并指出文本充盈着现代人本思想的内涵。第三章聚焦余氏散文的形式创造,即散文独特的宏大叙事范式建构。余秋雨汲取了传统文化素养,经过主体的现代性意识的过滤及主体现代思想的重新注入,赋予散文厚重的思想文化蕴涵,承载重大命题的力量。余秋雨不仅创造了散文容量的“神话”,而且赋予散文史诗般的恢宏气度,为现代散文的中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性九十年代的重要文学现象是“散文热”,余秋雨及其文化大散文无疑是散文领域的研究重镇。论文以余秋雨散文是否彰显现代性特征为研究课题,以现代性理论及分析心理学作为进入文本的方式,对文本加以全方位的观照。1988年《收获》杂志连载《文化苦旅》,标志着余秋雨涉足散文创作领域,1992年《文化苦旅》结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满城争说余秋雨。其后《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等力作叠出,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形成“聚讼纷纭”的“余秋雨现象”。本文试图将余秋雨散文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文学观照,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其独特的散文创作理念,散文极具革新意义的形式创造,烛照创作主体独特的思维范式。从中总结一些有益的艺术经验并思索其散文之于当下散文创作的意义。论文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自觉肩负起社会研究的使命,他延续的是马克思·韦伯社会文化取向研究的思路,响应了文学的世纪性主题一一寻找现代性,在历史评判上提出以现代理性及历史进步观为圭臬,在社会构建的命题上提出了“文化人格学”的概念,融入和发展了柏深思晚年的创见和三个系统论,在散文创作上创造性地引入宏大叙事与戏剧表现手法交融的范式。毋庸置疑,余秋雨在当代散文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极具份量的贡献,他是当代散文“失语”状态的终结者。余秋雨散文最有研究价值之处可抽绎为三大部分:现代理性精神、现代人本思想、以宏大叙事为主的现代叙事特征,本文围绕此三方面展开论述:现代理性主要体现在余氏散文的重要组成一一历史文化散文。以现代理性精神对跨越历史时空的、浩如烟海的文献史料加以爬剔、整合和重构是此类散文建构的总体方略。创作主体在文本中折射出的历史时空意识、历史进步观、世界眼光、全球意识、文明与野蛮对峙的研究范式构成了余秋雨创作心理机制的灵魂。现代人本思想体现为人格母题,是余秋雨散文的核心,具体化为人的本体观念,文化是余秋雨散文的高频词。余秋雨散文的三大基元分别是:文化、人格、苦涩。余秋雨基于此提出“文化人格学”概念。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余秋雨影响极大,文人原型、大地母亲原型、小人原型是余文的三大组成,文人原型植根于余秋雨的文化情结,这来自于余秋雨自身的文化身份与形象认同;大地母亲原型根植于女性情结,余秋雨的母亲、启蒙女教师、太太马兰是三个重要来源;小人原型是创作主体生命体验和历史感悟催生的“收获”。余秋雨散文侧重表现历史上具有前瞻性意识的名人或支撑起某一重大文化现象的文化名人的内在生命图式,并归结出文人、名人“围困一突围”的生存模式,并最终归结到人格的基点上。余秋雨以主体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为触媒,凭借深邃睿智的洞察力和对历史人文内涵的领悟能力,调遣学者丰厚的文化信息贮存,烛照了特定历史时空中文人的独特情怀及文明的脆弱与凋零之因。余秋雨以现代性视角重塑智慧女性形象,以雍容华贵、智慧稳健而又带有母性的女性形象颠覆了长期塑造的女性“无才”、“附庸”、“玩偶”、“家庭主妇”甚至为情所困的“变异”等性别镜像的创作传统。余秋雨散文的女性观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前代作家的一种突破,他赋予女性大地母亲式的力量、伟大的人格魅力。小人原型毫无疑问是与主体的生命体验和成名后的阅历紧密相联的,这一点从小人原型在文本的首次出现时间得到印证,对于文学史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补充。余秋雨不只是将“人”置放在创作视野的中心并最终归结到人格的层面上,而且致力于探讨人本思想及文化人格之于现代社会文明构建的意义,笔者将其概括为社会建构人格中心理论。余秋雨的宏大叙事主题偏重文化,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身份认同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将过去与将来统一起来,是一种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有始有终的构想,是对于整个人类的叙述。这种形式创造使散文具备从未有过的鸿篇巨制和具有震憾力的美感。散文首次承载起沉重的主题、深邃的思想,广阔的视野,完成了“恢宏的史诗”式的“大文化散文.”的构建。在创作实践中,余秋雨还以在散文架构的开合自如,驾驭庞大素材的得心应手、语言的雍容典雅等方面,彰显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坚实功底以及戏剧理论家的艺术素养。作为戏剧理论家的余秋雨,不可避免地在作品中留下了这个文化身份的痕迹。但从阅读效果的角度而言,散文作品浑然天成地融入的戏剧性元素奠定了余秋雨散文公众接受的成功基础。余秋雨散文的整体价值,系由散文思想内涵的革新与散文形式创造的开拓两个层面构合而成。在思想内涵的革新方面,文本张扬现代理性精神和现代人本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只是参与了余秋雨文化素养的构建,家国之辩、天下情怀、忠义正统、人生范式在余氏散文中均被部分颠覆,而他重新构建的系统是以现代理性精神为圭臬,彰显对历史进步观、商业文明、商业心理的认可甚至推崇。他秉承了启蒙主义思想和人文精神,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捍卫文化良知的责任,在文化苦旅中致力于构建文化人格学。余秋雨对历史的阐释和判断标准发生了根本的位移,更倾向于“人本位”思想,个体的心境自由、生存权、发展权明显进入评判视野。在形式创造的开拓方面,体现为现代叙事理论对散文的重构。着重论述散文宏大叙事的艺术架构在文本的表现特征、与现代社会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还探讨了余氏散文的戏剧性元素、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余秋雨散文的思维范式与现代工业社会特征及价值体系、都市文化息息相关。余秋雨的散文,从现代性的视角切入,以宏大叙事的文风,以沉郁凝重的思想穿透力将“现代性”嵌入历史的叠层,在历史的峰峦中进行文化苦旅式的艰难跋涉,重新发现、解读、阐述历史,试图为现代人构建一种崇高、至美的道德境界,试图以社会构建人格中心理论来完成从前现代到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道德体系断裂的接续工作。余秋雨的创作理念与艺术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思想品位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在散文的文体创造上极具革新意义。因而对于当下的散文创作,无疑具有启迪意义。论文对余秋雨散文现代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将有助于从一个视角加深人们对余秋雨散文的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它对余秋雨散文创作主题及规律作了一系统的梳理、研究,总结了一些有益的创作经验。4.期刊论文蒋秀碧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1)余秋雨的散文创作独树一帜,本文拟从其散文创作概况、艺术特征、散文思想及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粗浅研究,以便于更好地阅读和把握其散文,也求能为新世纪散文创作作出一点点贡献.5.期刊论文耿江红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语文学刊2007,(3)余秋雨的散文,直接继承二十世纪初期现代文学先驱创立的思想文化传统,它以其磅礴大气,文采横溢的艺术风格,精深博大的文化意蕴,在中国文坛上筑起长达十年的亮丽风景,同时也带给人们许多启示.余秋雨的散文不仅气魄宏大、思想深邃,而且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蕴,远超出游记集这一范围,因而被视为大散文.总结和剖析余秋雨散文创作,有助于更全面、深入了解当代散文创作的概况和意义价值.6.期刊论文谢燕红.李刚表演的散文--谈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剧场意识-新余高专学报2004,9(4)体裁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由于体裁审美方面的模糊性而呈现独特的景观,获得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模糊性表现得亦尤为明显.余秋雨把戏剧创作的手法融入散文的写作中,从而在散文文本中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剧场世界.7.学位论文暴刚忧患意识: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2002本文通过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剖析了余秋雨散文中的忧患意识: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二是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思索。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强烈忧患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与沉醉,余秋雨臣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魔力,他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的文化历史而自豪,中国历代的文化精英是这种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化身,他们担负着文化承传的历史使命。然而,余秋雨发现,在现代物欲文明的冲击下,“历史意志”与“文化伦理”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在冲突中集中暴露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面前的劣质和悲凉,具体体现就是历代文化精英的文化人格缺陷,这种缺陷的文化人格的聚合就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的失落,这是余秋雨忧患意识的核心所在。对此,余秋雨力图通过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来完善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最终达成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升华。8.期刊论文蔺春华.LINChun-hua中国传统文化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影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1(2)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影响,从而说明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9.期刊论文曲慧芳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散文创作--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思想内涵比较-阴山学刊2004,17(1)秦牧和余秋雨的学者散文创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他们的学者散文在文化内涵的展示上,在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指向上以及在对文以载道的阐释中,都形成了许多共性和差异,并直接影响了他们散文的思想价值.10.期刊论文吴敏.WUMin跨越时空的内在契合——关于杨朔、余秋雨散文之比较-衡水学院学报2008,10(5)杨朔与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散文史上的两颗奇葩,尽管跨越了30年时空,但他们的散文在创作流变上经历了一个从创新的范式到僵化的模式的过程,二者的散文不仅有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也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这样的相似之处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紧密关联的.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69e57bdd-3359-4383-831b-9dfd00fe5e77下载时间:2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匠心独运成奇章——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