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会“民生”解读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四、对当前社会“民生”解读五、“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一)社会管理的概念1、国外“社会管理”是一个有丰富含义而论说不一的复杂概念。在英、德、法语言中,并没有与中文的“社会管理”相吻合的概念。在英语中,与中文“社会管理”较为接近的“societyadministration”也并不必然指代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乃至第三部门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国外学者研究最多的两个概念。学者对英语中“PublicAdministration”和“PublicManagement”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等同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分支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不同于公共管理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这种用法常见于日常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也来自于坚持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或途径的学者。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是管理的、政治的和法律的理论的应用和为全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履行规制和服务职能而执行立法的和司法的政府法令的过程。这是一种相当广泛的定义,涵盖了所有的公共部门及其管理活动。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等同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分支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不同于公共管理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这是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总的看法。微观基本分析启蒙大师格雷厄姆(ColeBleaseGraham)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涉及技术和方法的子领域,公共管理学者关注的是效率、责任制、目标的获取和大量的其它管理方法和技术问题。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等同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分支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不同于公共管理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这是将公共管理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波齐曼(BarryBozeman)和斯特拉斯曼(JeffreyD.Strassman)所著的《公共管理战略》认为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主要方面是:如果它要成功地运转的话,那么它就必须要有战略的轮子。与公共行政相比,公共管理更广泛、更综合和更少受功能专门化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公共管理是对组织外部环境的管理,公共行政则存在于组织的脉络当中。此外,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概念还有公共服务、公共治理等等。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2、国内广义:指整个社会的管理,即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整个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各类管理活动,囊括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狭义:一般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二)社会管理的内涵1、社会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管理目标:通过社会组织对整个社会事物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达到缓和或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管理主体:政府和民间组织社会管理客体:社会事物、社会生活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社会管理系统的完整性,缺一不可。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多元性复杂性互动性系统性2、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基本特征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治稳久定安我国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改革开放和体制转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突显出来。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治安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劳动就业问题主要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提出了社会管理的问题,他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以提高执政党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授课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管理创新”首次以重要篇幅被写入:“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11年4月7日,省委书记周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他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二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四是注重运用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五、“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11年3月16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市委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陈润儿指出,我们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解决好“四治”问题(治安、治差、治堵、治难)。长沙要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真正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社会管理的示范城市。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解决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②坚持公民增权的原则增权是一个增加公民个人或集体的政治权利和社会资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公民权能、增强他们的自尊、效能感和控制感。创新社会管理应当以增强公民权力和能力为目标,还权于社区,赋权于公民,推行参与式管理,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增加公民在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决策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③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应当有利于促进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各个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的合作管理,有利于它们之间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力求减少乃至避免人为的对立、对抗与冲突。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④坚持社会代价最小化的原则创新社会管理应当着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尽量减少社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充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特别要避免将社会代价转移到社会弱势群体身上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社会。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⑤坚持公平优先、权利优先的原则创新社会管理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据此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性公共服务。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⑥坚持服务为主、引导为主的原则社会管理职能的核心和主体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基本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服务之中是成功的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要求以引导为主,引导社会成员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通过正当的渠道发汇不满和怨气,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不断提高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建立“和谐社会”,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要面对的课题。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不和谐的表现:经济萧条(膨胀)以个体犯罪和集体对抗等形式出现的烈性社会冲突普遍性的精神危机……主要原因:社会成员之间超出一定限度的两极分化。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在内的福利体制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社会伙伴关系或协商谈判机制(西方国家较为完善)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思想和文化建设,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构建和谐社会,毕竟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任务。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特点: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明显政府干预过宽过多基层社会自我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民众权利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急需改革:社会管理的法规亟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系亟待健全社会管理的体制亟待改革三、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此进彼进,此退彼退,共进双赢,一退亦败。四、对当前社会“民生”的解读“十一五”期间政府工作的主要成就(八个方面)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GDP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4371美元,全球排名第95位;财政收入8.31万亿元;)取消农业税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文化事业和
本文标题: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