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故居(山东日照)预习课文整体感知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题即是论点)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出自《大学》。•《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作者对《大学》中“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先看作者怎样主张,再补充自己见解看谁懂得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阅读6-12自然段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朗读: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怎样实验?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以他个人的经验为证(请你读一读):–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用功”加引号指什么?文中有答案。阅读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朗读: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两个“意义”是什么意思?“意思”或“含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的“新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归纳练习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自由论坛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本文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3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