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4年省骨干教师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材料
1本真、和谐、灵动——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吕崇平尊敬的省导师、省专家陈教授,亲爱的骨干老师们、工作室的同事们:大家好!来自汕头的8名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开发的8节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最后一节课例——曾沫老师的课《组合图形的面积》已展示完毕,刚才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省导师陈静安教授对曾沫老师执教的课《组合图形的面积》都作了精彩的点评,并给以了高度的评价,她的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省骨干老师曾沫老师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展示了她很好的专业素养和很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我们此次三天交流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此次,跟岗学习与以往的不同,时间只有短短的15天,完成的工作量与前两批骨干教师20天完成的工作量一样,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的省骨干教师们十多天来,不怕辛劳,克服困难,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思念和牵挂,静下心来,潜心、刻苦钻研,积极研讨,努力工作,他们在学校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酒店,(有几次都让我们学校的保卫把她们锁在二楼省骨干教师办公的小会议),晚上在酒店也常常加班到11二点,甚至一点、二点,有些骨干老师还带病坚持学习,例如柯秀玉老师,腰不行,还严格遵守跟岗纪律,坚持出满勤,每天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十足的干劲投入其中。他们对在这里开发的课例通过一次、二次、多次的试教,一次次的集体的研讨、磨课,一次2又一次的修改预设,他们有的同课异构,有的同课同构,对不同的课型、课例进行研磨。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开发了8节优秀课例,这8节观摩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犹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一扫近15天的忙碌与疲惫,带给我诸多震撼与思考。本真的价值追求,和谐的课堂内涵,灵动的呈现方式,他们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省骨干教师的先进性,很好的表现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没有一点职业倦态的痕迹,他们对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此次跟岗学习活动,省骨干教师们开发的优秀课例我们工作室侧重于在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核心理念的研究和探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主题方面进行指导,旨在引领我们的骨干老师“遵引而不发,循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积极探索“从现实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例的研磨,展示,我们台上、台下的互动辩课,她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以学定教”做了具体的诠释,她们把跟岗学习活动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与展示的舞台,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提升的机会。她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的课堂教学亦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经过三天的交流展示研讨,现已圆满结束。这8节观摩交流课的各有特点,但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贯彻新课程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第一大亮点:情境的创设,简约而高效3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情境的创设要紧扣数学教学内容,不能因为过分追求情境的外在花哨、有趣而忽视了内在实质的思考与探索,冲淡了数学味。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综观8节课,无论是新课导入情境,还是新知探索情境,都力求简约而高效。例如吴璇龙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创设了通过用七巧板拼一拼,认一认,直接引入组合图形的面积;又如李映玲老师执教“数图形的学问”创设了有四个洞,任选一个洞进入,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四个洞吗?以及学生在四人小组,每人与每个同学握一次手,共握了几次手,老师加入小组又共握了几次手?在生生握手、师生握手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数线段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简洁的握手活动中,教师通过几个指向性明确的问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新知的学习。第二大亮点:以生为本,关注学习起点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8位骨干教师从她们的教学设计到课堂的展示,都体现了教师们在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曾沫老师和沈冰姗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她们同课异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都紧扣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的渗透、迁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激活原知(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经验,为学习新4知(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大亮点: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的实情出发,来设计教学,逐步化解学生“学”中所遇到的知识难点,使“教”为“学”服务,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例如,黄雪丹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实践活动的设计,一人摆,一人数小棒的根数,一人填学习卡,一人监督,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记录一次。通过摆小棒,小组说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规律。又如柯秀玉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通过小组成员轮流摸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第四大亮点:夯实基础,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必须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的同时,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何落实四基,例如,曾沫、沈冰姗、吴璇龙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微调,引导学生在原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去解决新的问题。三位老师出示组合图形后设计了如何转化给定数据,如何结合所给的数据进行有效转化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探究、思考、推理、反思等过程以及算法多样化。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策略性经验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感悟转化思想,真正做到了以双基为载体,5关注基本思想,关注基本的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第二,曾沫老师,沈冰姗,吴璇龙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他们同课异构,是具有挑战性的,同课异构难,同课同构更难。一方面展现了每位老师对文本解读的个性和教学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是执教者在相互碰撞中激发灵感,收获启发,从而进入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都上的很好。还有郭晓璇老师执教的《路程、时间与速度》,看似很简单的一节课,他创设情景,利用与众不同的比赛,揭示多种解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2011年版)已经由原来的“双基”拓展为“四基”、“两能”,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骨干教师们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包括动手实践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交流合作活动经验等等。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认知的过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分析、学会研究,立足终生发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如黄雪丹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让学生摆三角形,一排摆十个三角形,亲历摆的过程,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有序地呈现,让学生很直观的地获取操作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第五大亮点: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6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一种有效途径。除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外,同时注重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少了一些形式,注重对数学本质的揭示。如:廖敏端老师的《商不变的规律》创设的情境《猴子分桃》。这8节观摩交流课,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还是教学的理念,观念的体现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课,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由于他们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使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只是按教案教学,在课堂中遇到一些冲突和事件时,他们展示出了良好的深层次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本真是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真实的教学设计,课例展示活动中的每一节课,成熟、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整体上每节课都比较扎实,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努力,看到了这些教学环节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发挥的作用,效果。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总体上,教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的现象比较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第四,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认知行为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即学生自己参与了数学活动,然后脱身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自己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把自己所做的过程至于被自己思考的地位上加7以感悟,以便意识到深?在自己行为后面的实质。第五,积极评价学生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本次课例展示骨干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涵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如:高高举起你自信的小手,选择倾听、真棒,还有允许学生把话说完,然后针对答问情况予以启发、点拨、引导,用夸张与幽默语言评价,如等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倍感亲切和谐。让人觉得做他们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第六,这8节展示、交流课,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理念和所规定的目标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且落实在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的目的和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本次课例的展示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给学生活动讨论、合作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注重学生作为课堂资源在课堂中所生成的内容。每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都很高,一方面表明在教学设计时有这样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2)多元目标的落实。8《课程标准》提倡多元目标,知识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次课例展示我们看到,他们对制定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关注的程度很高,很好的把握了有效教学的灵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的关注程度更高,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过程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曾沫老师、沈冰姗老师、吴璇龙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活动:分割、添补——体验发现探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计算”的过程,又如: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她们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设计,充实有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基本技能。总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习不仅是结果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过程,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抓住了有效教学的根本。第七,教学设计呈现多样性和实效性。8节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设计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有的设计比较严密,层层深入,有的设计比较开放,学生广泛参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常规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注重既有新意,又扎扎实实。我们课改的目的不是追求几节有色彩的,有亮点的课,而是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每节课要关注一些常规的教学环节,课初有旧知识的复习,课中有学生看9书,课后有家庭作业,这样的上课方式是我们平时教学常用的,使老师们觉得这样的课离他们近,中间又有一些环节的设计是有新意的,可以学习来改进自己的教学。(2)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次课例展示,我们也看到有朴实元华、讲求实效的课,他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且注重实效,注重把所学的内容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3)
本文标题:2014年省骨干教师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3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