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1页共11页选择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群众路线。2.社会调查学的主要特点:社会调查学是一门(1)方法性学科(2)综合性学科(3)实践性学科。3.近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调查的三种类型:(1)行政性社会调查(2)学术性社会调查(3)应用性社会调查a社会改良调查b民意调查c市场调查4.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1)广泛化趋势a调查主体日益广泛b调查内容日益多样c调查范围日益扩大(2)科学化趋势(3)现代化趋势(4)专业化趋势5.组建调查队伍要考虑的结构1)职业结构2)知识结构)3)能力结构4)年龄结构5)性别结构6)地域结构6.选择调查课题的基本标准和原则:(1)需要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一般说来,选题时应注意“窄,小,精,深,新”几个字。)7.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实用性、时效性、经济性、一定的弹性原则8.社会指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可感知性或具体性(2)度量性或计量性(3)代表性或重要性(4)时间性9.社会指标的功能: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比较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计划功能.10.抽象社会指标及其种类所谓抽象社会指标,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非具体性的社会指标。大体分为三类:(1)主观社会指标(2)属性社会指标(3)关系社会指标。11.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方式1)社会管理型的社会指标体系2)专题研究型的社会指标体系12.社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常用方法1)综合评分方法2)分类法3)对比法13.测量抽象社会指标的量表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总加量表、累积量表、语义差异量表、社会关系量表。总加量表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伦西斯-利克特发明的,故也称利克特量表;累积量表是心理学家刘易斯-古德曼提出的,所以也称古德曼量表。14.查找文献的具体方法1)检索工具查找法、2)参考文献查找法、3)循环查找法15.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1)迅速浏览、2)慎重筛选、3)认真阅读、4)及时记录16.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深入性原则4)《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2页共11页持久性原则(5)法律和道德原则17.实地观察法发生观察误差就观察主体—观察者而言的原因(1)思想因素(2)知识因素(3)心理因素(4)生理因素(5)其它因素18.访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实质性、功能性问题功能性问题,是指在访谈过程中为了对被访问者施加某种影响而提出的问题。分4类:1)接触性问题2)试探性问题3)过渡性问题4)检验性问题。19.问卷一般由卷首语、填答说明、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五个部分组成20.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主题性的问题(2)检验性问题(3)背景性问题。21问卷调查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22.问卷调查表述问题的原则p233(1)具体性原则(2)单一性原则(3)通俗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5)简明性原则(6)客观性原则(7)非否定性原则23.问卷调查特殊问题的表述方式p234释疑法(2)假定性(3)转移法(4)模糊法24.问卷调查设计答案的原则(1)相关性原则(2)同层性原则(3)完整性原则(4)互斥性原则(5)可能性原则25.实验调查的基本要素: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实验检测。(P255)26.控制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的方法:排除法、纳入法、平衡法、统计法。(P266)27.整理资料的一般程序是:审查、分类、汇编。(P284)28.数字资料的整理步骤:检验、分组、汇总、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等。(P287)29.分组标志包括:质量标志、数量标志、空间标志、时间标志。(P288)30.统计表的结构:标题、标目(横标目、纵标目)、数字、表注等。31统计表的分类:(1)按照主词结构,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种;(2)按照宾词结构,统计表可分为两种设计,即简单设计和复合设计(P294)32.统计分析的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效用最大化原则。(P304、305)33.调查报告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真实性、新颖性、时效性。(P371)34.调查报告有四大构成要素,即主题、结构、材料和语言。(P376)35.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P382)36.评估调查报告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应用性原则。《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3页共11页名词解释1.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包括四层含义:(1)社会调查是一种自觉认识活动;(2)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本身(3)社会调查的方法,既包括考察、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各种感性认识方法,又包括对搜集的感性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的各种理性认识方法。(4)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2调查课题,就是社会调查所要研究、说明或回答的社会问题。3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是指对调查对象全部单元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只要是对调查总体中每个单位进行的调查,都是普查。4抽样调查,就是先将调查对象编制成抽样框,然后运用一定方法从抽样框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调查的结论来推断总体的方法。调查对象是调查过程中获取社会信息的最基层单位调查总体是全部调查对象的集合体抽样单位是抽样过程中使用的单位,它可以是调查对象,也可以是调查对象的某种集合体抽样框是指进入抽样过程的全部抽样单位名单抽样是按照一定方式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样本是指按照一定方法从抽样框中抽取出来进行调查的单位,它可以是调查对象,也可以是调查对象的某种集合体。5随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是以概率论的理论为基础,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方法。6PPS抽样p99,即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其原理是:赋予规模不等的群体与其规模成比例的入样概率,从而使每个调查对象都有被抽中的同等概率。SPS抽样,即样本与规模成比例抽样,其原理是:赋予规模不等的群体与其规模成比例的样本数,从而使每个调查对象都有被抽中的同等概率。7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质量、数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客观特性和社会成员的感受、愿望、倾向、态度、评价等主观状态的项目。8社会指标体系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一定理论设计出来的综合反映社会现象《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4页共11页的具有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一组社会指标。9.调查指标是指调查过程中用来反映调查对象的特征、属性或状态的项目。设计调查指标,必须设计两种定义,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调查指标共同本质的概括。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现象和方法对抽象定义所作的界定或说明。10社会测量是指运用一定测量工具、按照一定测量规则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进行预测或量度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构成要素: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和测量数值。11.文献从知识内容角度看,文献是通过一定记录方式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从物质载体角度看,文献是用一定记录方式记录下一定知识内容的物体。按照加工深度不同,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零次文献是指口头交谈或会议上交流、传递,但尚未用文字或录制技术记载下来的有用信息。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事件发生时的当场记录、当事人编撰和实地调查者撰写的文献12.文献调查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它具有历史性、间接性、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13.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14.头脑风暴法,是按照一定规则召开的鼓励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会议形式。P22015.实验调查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按照一定实验假设、通过改变某些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因果关系、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调查方法。(P255)16.描述统计就是关于样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分析结果就是样本统计量。(P306)17.推断统计是运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抽样分布,就是假设在一个总体中重复抽取许多大小一样的样本而形成的分《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5页共11页布。抽样分布是统计推断的依据或工具,没有它,统计推断便无从谈起。(P307)18.分析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然后逐个分别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19.综合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客观事物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分别考察后的认识联结起来,然后从整体上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P349)20结构分析法,是指通过剖析系统内在结构来认识系统特性及其本质的思维方法。21功能分析法,是指通过系统与环境之间“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来判断系统内部状况及其特性的思维方法。(P364)简答题1.社会调查的任务(1)认识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2)研究社会现象的客观原因(3)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需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和方法2.社会调查程序社会调查程序,是指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前后时间顺序与具体步骤。(1)准备阶段重要任务:选题,初步探索,提出假设,设计调查方案(2)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按设计调查要求,做好现场调查工作。(3)研究阶段主要任务: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4)总结阶段包括:调查结果阐释(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评估,调查结果应用。社会调查研究程序的划分有两点说明:(1)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2)调查项目和研究项目不同,其调查的程序也不尽相同,某一个调查有其特殊性。3.调查课题的分类(1)按照调查目的分类: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2)按调查深度分类: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3)按照调查课题内容区分,可分为综合性课题和专业性课题4.假设在社会调查中的重要作用《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6页共11页(1)假设是设计调查方案的指南(2)假设是搜集社会信息的向导(3)假设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5.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目标(2)调查类型(3)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内容是通过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反映出来的,设计调查内容的过程就是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过程。调查工具是指调查指标的物质载体,如调查提纲、调查表格等。设计调查指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反映调查指标的调查提纲、表格、问卷以及各种量表和卡片的过程。(4)调查方法(5)调查对象(6)调查地域(7)调查时间(8)调查队伍(9)调查经费(10)调查工作安排6.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1)按照社会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按照社会调查的时间,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3)按照调查内容可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调查。(4)按照调查方式,可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7.普查中应注意的问题(1)普查的项目必须简明(2)普查的标准时间必须统一(3)普查的现场登记时间必须选择恰当(4)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应该尽快完成(5)普查应该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8.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1)调查对象只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抽样单位不是全部也不是个别调查对象2)调查样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不是主观确定的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而是从量上推断、说明调查总体4)随即调查抽样的误差是可以计算的,误差范围是可控制的9.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p90非随机抽样又称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常用的有四种方法:(1)偶遇抽样或称方便抽样(2)判断抽样又成立意抽样(3)配额抽样又称定额抽样(4)滚雪球抽样10.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p92随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是以概率论的理论为基础,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方法。《社会调查教程》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7页共11页(名解)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五种:(1)简单随机抽样a直接抽样法b抓阄法c随机数表法(2)等
本文标题:社会调查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4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