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清照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公元1127年,金人攻占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俘,高宗赵构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李清照词的特点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风格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最能表现出年轻女性的天真活泼,如《如梦令》;也有写相思心事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南渡后词,写故国之思,家亡之恨,带着深沉的感伤情绪,哀怨、凄苦、孤独。(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如《声声慢》,这首词表达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外景,客观环境引起少妇的愁思。瑞脑销金兽——写内景,少妇在愁思中对客观景物的感受。“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耐人寻味,在它里面体现了这位少妇的极端苦闷。一般来说,人总是感到光阴易逝的,而她反觉昼长,无非是因愁之极才会有昼长难捱之感。这是写少妇的内心活动。下一句也就从这方面来展开。本是香气辟邪,然而它并没有引起步妇的兴奋,反而感到香消愁未消。佳节又重阳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又”——暗示日子过得很快,分离的时间已经不短,又是一年了。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两句——夜里的情况,和前二句写白昼的相呼应。本来玉枕、纱厨往昔是和丈夫与共的,如今却自己孤零零地独对着,触景生情,其内心的痛苦可知。“半夜凉初透”——真实地反映了九月秋凉的特点,也真实地反映了少妇独拥寒衾的鲜明感觉。“凉”字,不仅仅是指气候的“凉”,更多的是指少妇孤单的凄凉。你认为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东篱把酒、暗香盈袖。这两句写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这里的“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渊明《饮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酒”,即端起酒杯。“暗香”,作幽香讲。‘‘盈袖”,是满衣袖,这里作满身讲。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在菊花圃里赏花饮酒,满身都是菊花的幽香。古代习俗,人们在重阳节那天,或是头插茉萸,登高望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或是饮酒赏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词中这两句是含有无限辛酸的滋味的。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在“逢佳节”而“倍思亲”。诗人之所以“东篱把酒”无非是因寂寞无聊,想借此以排遣。然而,尽管“有暗香盈袖”,可是这并不能驱遣心中的抑郁而带来喜悦,反而勾起一种更深远的寂寞情怀而已——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一、以帘外黄花与帘内玉人相比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意极美;二、因黄花瘦而触及己瘦,请宾陪主,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甚新;三、用人瘦胜似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总结: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业展开想象,用你个性化的表达(如散文、现代诗歌等),把你对《醉花阴》这首词的理解描绘出来。
本文标题:醉花阴李清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5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