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网络、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浙江是老板的“摇篮”,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浙江让人向往的另一个原因是,全球50多万种商品,在这里能买到30多万种,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比如上海七铺路10元3双的白色棉运动袜,在浙江义乌只卖0.7元;100支装的双头棉签在上海家乐福卖1.2元,在义乌只卖0.19元;牙刷,最新保健型、窄头、牙刷毛带波浪形的,100支外配一个很好看的塑料手提包,15元;在上海要卖到100多元的洋娃娃,在这里只卖10元……相同质量的商品,在义乌批发要比其他地方便宜50%甚至更多。价格的杠杆,为义乌小商品撬动着全球市场蛋糕。这里家家户户自己开工厂,每件商品只赚一分钱就卖!他们这样算账:一双袜子赚一分钱,一个普通摊位每个月要销出70万~80万双袜子,也就有7000~8000元利润,一年下来将近10万元。租10个摊位,就是100万元!他们为什么能如此低价?小资料:产业集群的概念是指由一群在地域上相近,品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企业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又紧密协作,彼此维持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成的产业群体.图2—8温州重要产业集群概况金属外壳打火机:90%水彩笔:90%纽扣:80%合成革:70%锁具:65%剃须刀:60%塑编:60%商标徽章:40%低压电器:36%拉链:30%皮鞋:26%国内市场占有率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流变(一)嬗变阶段1.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中的“工业区”/“产业区”(industrydistrict)论(2)韦伯《工业区位论》(1909)中的“集聚(agglomeration)指向”论2.再度复兴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的“第三意大利”现象探究Bagnacl,1977;Bacattini,1978;Piore&Sabel,1984.3.高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2)从学界到政界、产业界(3)引发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多学科关注二、概念术语的纷杂与辨析(一)概念术语1.国外学者采用的概念术语集群(Cluster)、区域集群(regionalcluster)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区域产业集群(regionalindustrialcluster)地理集群(geographicalcluster)企业集群(clusterofenterprises)、地方企业集群(localclusterofenterprises)产业区(industrialdistricts)、新产业区(newindustrialdistricts)地方生产系统(localproductionsystems)产业网络(industrialnetworks)、产业空间(industrialspace)(二)相近概念辨析企业集群企业集聚/扎堆集:地理集聚、地理邻近群: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知识(技术)溢出(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现象)(三)“产业集群”概念的经典定义1.波特(1998,2000)的“产业集群”定义文献名称(英文版年份)概念界定内涵特征集群成员《国家竞争优势》(1990)产业集群是指一国之内的优势产业以组群的方式,借助各式各样的环节而连系在一起,而不是平均分散在经济体中。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国家竞争优势》(1998年再版“导言”)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相互关联·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合。·特定领域·相互关联(上下游联系、横向联系)·地理集中·零部件、机械设备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供应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者·下游产业(销售渠道、客户)·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与技能、技术或公共投入相关产业的企业·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机构和其他机构(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思想库、职业培训提供者、同业公会)《产业集群与竞争》(1998)《区位、集群与公司战略》(2000)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又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因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而成的群体。·特定领域·地理邻近·相互关联·共通性、互补性·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械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企业·下游产业的成员(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与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大学、思想库、职业培训提供者),以及标准制定机构·对集群有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区位、竞争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经济中的地方集群》(2000)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规则指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聚集体。·特定域·相互关联·地理聚集体·关联企业·关联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2.魏后凯(2003)的“产业集群”定义说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关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命有机体的产业群落(魏后凯,2003)(缺陷:未涉及“支撑机构”)■案例素材:大唐袜业集群1000家原料厂、300家缝头厂、100家定型厂、300家包装厂、200家机械配件厂、600家营销商、100家联运商专业市场、大唐袜业网大唐袜业研究所、技术创新中心大唐镇政府、大唐袜业协会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市场需求拉动:如消费者对于产品缺陷和局限性的认识;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偏好;相关领域进入占领市场。技术推动:核心技术形成后会持续的技术改进,技术积累诱发持续创新。资源禀赋型:在一个技术领域每一次技术进步会阻碍进一步改进。集群的类型一是自发成长型产业集群二是企业扩张型产业集群三是市场带动型产业集群四是科技驱动型产业集群五是外资带动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分类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分类: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和创新集群;按照产业区划分为“第三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内企业性质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和服务型集群要素类型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型集群参与程度低低到高高企业规模个体小中小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创新几乎没有有些持续信任几乎没有高高技能低中中技术含量低中中关联性较弱有些广泛相互合作几乎没有有些不持续高竞争关系高高中到高产品创新几乎没有有些持续要素第三意大利式卫星式轮轴式特征中小企业为主,专业性强;竞争激烈;存在合作网络中小企业为主;相互依赖;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优点柔性专业化,产品质量较好,具备创新潜力分工带来的成本优势;技能/隐性传递成本优势;柔性;龙头企业作用关键缺点路径依赖;适应性差对外依赖程度大整体绩效取决于大企业发展轨迹衰退—内部分工变迁—活动外包—轮轴式结构出现升级—前后向工序整合—分工形成生产体系衰退—升级—分工协作类型生产型服务型低技术密度高技术密度特点灵活的劳动力供给;专业化生产商、配套服务商;更深的市场渗透性和规模经济效应。适宜的文化、社会环境;金融、教育发达;高技术企业密集;大城市的辐射与关联效应;基础性研究实力强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发达的商业氛围;贸易服务发达;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优良的生活环境;发达城市经济案例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群;沈阳于洪家具产业群硅谷、上海张江医药产业集群、中关村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全球市场全国市场机遇本地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供给基础集群中的技术创新、创新网络、创新外溢效应生产企业其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供应商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1)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2)范围经济: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引发的成本降低:要素多重性;品牌和销售网络优势;管理效率覆盖面2、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会降低交易成本(1)不好的名声会带来未来的损失,信任、合作成为必然;(2)血缘、亲缘关系会形成信任,降低合同签订、实施成本和机会风险。3、内部的竞合关系: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构成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1、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载体2、产业集群引发区域内创新资源的组合、合作3、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而技术创新同样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1、技术创新、知识外溢是推动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2、提高集群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间的创新集群1、技术扩散:技术持有者通过销售技术或产品方式主动扩散;技术溢出引起的模仿创新;2、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相互关联,技术创新本身是对市场变化的反映,需求越旺盛,越容易形成大规模创新集群。技术关联的创新链传递效应。汽车对新材料、动力、轮胎、仪表等行业的需要。3、企业间竞争驱动:率先者的成功会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和利益分配;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4、政府政策推动: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间的创新集群形成。我国的高新区建设,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产业集群低成本效应竞争效应外溢效应合作效应市场知外溢技术创新图1-1产业基地成长内部机制识溢出络网企业内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资源共享和范围经济:包括有形资源共享和无形资源的共享。学习效应:企业间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创新技术的外部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创新的市场外部性:信息外部性和市场机会尝试带来的确定性增强。创新利益的外部性:技术创新利益并非被创新者独占,而会转移到使用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构成知识流动、吸取、整合、创新信息交流资金、技术交流、社会网络构建管理、控制组织技术能力提高R&D学习交流网络建设组织能力提高网络成员自学材料产业集群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温州许多地方,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起步,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经过无数次产业提升,最终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的特色产业群.如今,温州已诞生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集群,鞋革,服装,眼镜,低压电器,打火机等生产基地纷纷落户温州.在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上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保持很强的竞争力.例如温州就享有“中国鞋都”的美誉.下面我们就爱看看鞋业从原材料加工,设计,生产,销售等完整的生产流通体系.图2-9温州鞋革行业的产业链鞋厂乐清白石鞋底生产基地永嘉瓯北黄田鞋饰生产基地鹿城广告策划公司鹿城鞋楦鞋机生产基地遍步国内外的营销市场和专卖崔溪牛皮生产交易市场崔溪鞋面皮生产基地平阳水头鞋里皮生产基地议一议:这种产业链使温州鞋革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那里优势?三、长三角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一)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同构现象严重“流行”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等,即使在传统产业也大多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五金制品、精细化工等轻工业造成上述情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的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二)产业集群区内存在企业恶性竞争现象(三)集群技术扩散存在负效应(四)产业地域集中的“拥挤效应”引致集群不经济产业集群相当于一个自愿聚集在一起的组织的聚合体或俱乐部。布查纳认为,一个俱乐部的最佳规模就在外部不经济所产生的边际成本正好等于由于新成员分担运转成本的带来的边际节约这点上。超过这个规模,企业的集聚就会引起生产要求价格的上涨产业集群的拥挤效应所引改的不经济主要表现在:①高技术人才聘用成本的上升。②土地、交通等影响经营成本因素的价格或成本的上升。③在某些传统的产业集群内,企业单纯的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升,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可能引致资源的枯竭。硅谷---产业集群的典范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
本文标题:第七章技术创新集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