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研究姓名:俞湘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高清霞2006110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研究作者:俞湘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考文献(25条)1.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20062.戴维西罗塔房地产金融纲要20053.龙胜平.方奕.徐钢房地产金融与投资20054.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20055.徐一千.刘颖春房地产金融20056.殷红.张卫东房地产金融20057.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研究-金融视角的分析20048.特瑞斯M克劳瑞特.G斯泰西西蒙房地产金融-原理和实践20049.邓宏乾房地产金融200410.威廉姆B布鲁格曼.杰夫瑞D费雪房地产金融与投资200011.雅各布戈登堡.梁文权.朱正茂产品创新中的创造力12.李克穆.李开斌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研究200513.孙冰.刘洪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业务细分与产品结构[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6(1)14.曾嵘银六条严控银行信贷风险200615.许煜公积金贷款新增五变化200616.张望2006年我国房地产信贷呈现五大基本特点[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3)17.周雪飞接力房贷:创新后面的风险200618.张嫒媛直接参与推销卖房?中行推直客式房贷谋共赢200619.杨绍萍.罗宁.吴洁微香港住房按揭业务概况及对商业银行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2)20.高琳.李斌住房抵押贷款还款方式的新尝试——引进和推广渐进支付抵押工具[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12)21.姜红个人住房信贷的风险及对策2003(12)22.孙冰.刘洪玉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个人贷款产品品种2003(07)23.眦晓燕完善并创新住房抵押贷款方式,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发展2002(07)24.张明焕德国的抵押银行及个人住房金融业务2002(07)25.刘疆美国个人住房贷款的评估与决策2001(08)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谭海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管理2004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有机结合的桥梁,并已逐步成为21世纪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金融工具创新的亮点。目前国内对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流认识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银行系统资产结构及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在比较分析国外住房贷款证券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深入研究证券化风险,并提出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深化商业银行改革的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证券化基本理论及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模式:美国模式、加拿大模式、香港模式和欧洲模式等。通过比较本文认为不同模式各具特点,从其证券化制度安排来看,我国可以借鉴一些适合国情的经验,来促进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障碍。目前,我国已具备一定的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有利条件,如房贷初级市场已基本建立等,但也存在一些法律、制度性障碍,如第二层次法律法规仍然空白等。本文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证券化将给银行带来多方面利益,关键是要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第三,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资产证券化风险表现在信用风险和证券化风险两个方面,对金融体系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具有资产证券化的共性,但由住房抵押贷款的特性决定了其还具有更多的个性。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住房金融市场现状的深入分析研究,揭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具有房屋价值变动风险、处置抵押物的法律风险、银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经济波动和个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中介机构风险等九大风险。第四,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即为避免或减少由证券化风险带来的损失,银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社会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信贷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在可接受的投入水平上,使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具体来讲,银行应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强化内控,提升管理;政府及社会应从制度创新、制度建设、金融改革等方面努力为证券化铺平道路,创造良好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形成良好的机制。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仅是为了一种工具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一种制度创新—抵押二级市场发展的运行机制,为更多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动力机制。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必要的、可行的,尽管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但可以在实践中去消除,模式不是制约证券化的关键因素,关键是要从国情出发,控制好风险。2.学位论文易洪涛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与银行创新2006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规律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印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85年建设银行开始第一次办理土地开发和商品贷款业务到今天,中国的房地产业伴随着金融业的支持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不断变革和稳步发展的历程。房地产金融也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现阶段,银行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对房地产业的金融支持也主要为银行发放的贷款。国内对于房地产金融的探讨不少,多为房地产融资体系国际间的比较研究,通过借鉴他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和创新产品,试图建立适合国内经济发展实际的房地产融资体系;或者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出发,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探讨中国房地产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些研究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发,从房地产发展周期和市场投机程度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积聚。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产生和积聚,是房地产市场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市场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银行为房地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涉及银行在面对和评估风险过程中一系列的行为和决策,银行的这些行为和决策可能成为风险积聚的直接诱因。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研究分析的文献还不多。本文试图从“房地产信贷风险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对于房地产泡沫理论的研究,分析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市场、监管者以及消费者等各参与方的行为,试图找出银行在发放房地产贷款过程中导致信贷风险积累的环节,并从银行角度分析,如何通过自身的变革和创新规避和控制风险。因此,本文的逻辑顺序也基于这样一个线索:(1)银行在房地产价格的形成中起何作用?从MarkCarey(1990)的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出发,通过引入投资者数量、基本价格、金融资源等相关变量,分析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在对非金融变量的分析中,通过一系列近似假定,得出金融资源的可获得度是房地产价格繁荣并延长其持续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2)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受何因素影响?通过银行放贷模型解释是何种因素可能会激励银行决策,导致银行贷款向房地产部门集中。从模型中发现,预期盈利、毁约概率、资产组合内部相关性、资本准备金等多种因素都会对银行的决策产生影响,而房地产贷款的高回报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是一个相互强化的过程。结合历史上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事例,引出下一问题:银行往往低估高度集中的房地产信贷风险。(3)为什么银行会低估高度集中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对于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从认知心理学出发的“危机短视”理论较好的解释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过程中的风险积聚,银行的从众行为(Herding)、会计管理决策、竞争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银行产生危机短视的行为,加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另一方面,通过激励理论,分析房地产贷款发放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选择,从政府监管、银行经理人的管理行为、银行间竞争以及银行本身经营的局限等方面分析了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形成机制。其中,从银行的治理机制来看,股东控制和银行经理人基于私利的行为选择以及项目失败后的激励缺乏,都会导致银行低估高度集中的房地产信贷风险。(4)从银行角度出发,如何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结合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实际,本文从银行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三个角度提出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思路。其中,制度创新从改善房地产贷款中参与方委托一代理问题、改善银行契约标准化和流动性角度,提出房地产贷款证券化,成为文章的一大重点。产品创新主要从银行贷款产品设计上考虑,提出对于房地产贷款产品要素的改进,以改善住房抵押贷款客户和银行间的风险分担状况,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与已有房地产金融相关文献相比,本文在选题角度和分析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在选题角度上,全文主要从银行角度分析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形成和控制,通过模型引入银行对房地产的金融支持这一变量(投资者可运用资源:假定为投资者可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并分析银行放贷影响因素和房地产信贷风险积聚的各环节。在后一部分,也是从银行角度分析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可行性做法,并把房地产贷款产品设计纳入分析范畴。在分析方法上,本文将国外房地产泡沫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将模型中的变量关系引入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形成机制分析,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模型的约束条件加以解释,并通过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信贷风险累积的各环节中银行的参与情况,试图找出控制风险的方法。文中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方法引入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和银行放贷模型,并从认知心理学上的“危机短视”理论和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激励机制理论来分析银行在房地产信贷中各参与者的行为,试图通过改善委托一代理关系来找出控制信贷风险的方法,并在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的分析中,进一步对改善后的委托一代理关系进行论述。在章节安排上,本文分三大部分:第一章介绍房地产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历史。先介绍了房地产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了房地产金融在我国广阔的发展空间。然后介绍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现状,主要对房地产融资渠道进行了简要分析,这也是后文银行创新的出发点。第二章介绍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机制。主要解决“房地产信贷风险如何产生?”、“银行为什么明知风险暴露而继续向房地产业贷款?”这两个问题。从Carey的模型出发,第一节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结合模型分析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的关系,考查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形成机制。第二节分析银行在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作用,第三节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模型在中国的运用情况,如供给的局部差异性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等问题,指出对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运行的重要性。第三章主要探讨银行如何管理和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对于现有的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本文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角度提出对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改进。本章内容安排上,第一节从银行契约的特性和委托一代理理论出发分析银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以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说明制度创新对分散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作用。第二节主要分析房地产贷款产品的创新,从银行贷款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对于房地产信贷产品的改进以更好的管理和分散风险。第三节从管理创新的角度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改进的空间。3.学位论文陈晓燕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流程研究2007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开发和设计金融创新产品以便挖掘新的市场机会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如何保证金融产品的成功开发成为眼下金融业时兴的课题.在该背景下,本文选择对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对安徽省部分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实践活动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了目前安徽省部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的大体情况,归纳出其常用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总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采用门径管理系统对该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改进:最后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开发纳入新的产品开发流程,对其进行模拟应用.4.学位论文谭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问题研究2007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始于1992年,中国建设银行首次为联想集团的职工提供抵押贷款购买个人住
本文标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