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选考部分-专题二十三-现代诗歌、戏剧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二十三现代诗歌、戏剧阅读1广东省高考近年都未考查新诗和戏剧,以后几年考查的几率也很小,但考纲(见P164~165文学类文本阅读“对考试说明的具体阐释”)中明确把这两种文体包括在内,因此,也应进行相应的复习。2考点一现代诗歌阅读考点透析现代诗歌(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的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3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即能最凝练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富有音乐性。现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因为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不同,所以解答时也各不相同。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包括对诗歌语言、形象、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的鉴赏。4解题指津(一)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诗歌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以香草、美人比喻理想中的事物,古已有之,郭沫若借鉴这种传统技法,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炉中煤”,借以吐露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形象呢?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便会一目了然。艾青正是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于是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准确,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52.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阅读鉴赏时,我们就得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3.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读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探测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6(二)展开想象、感受形象美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1.调动积累,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造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72.体察物象,剖析寓意中国历代的诗人总是在大自然中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事物形象。艾青笔下的那一块“礁石”,臧克家笔下的那一匹“老马”,都以其生动感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会联想,由表及里地剖析,在体察外在形象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形象的寓意,从而领会形象的意蕴美。8(三)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赏析诗歌的意境美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诗的综合美感,即它的情理交融的思想内容之美,形神结合的艺术表现之美。1.抓住意象,发挥想象,由形象悟情感阅读诗歌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领悟和品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我们只要抓住诗中意象深入玩味,并调动联想和想象,就能进入诗人为我们营造的韵味浓厚、意蕴深广的美好境界,心中的美感就会与诗人的思想脉搏一起跃动。92.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物)相契合,形成的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意境要求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我们发掘出具体的形神中蕴含的抽象的情理,就能品味出这首诗深邃而绵远、空灵而新颖的意境美。3.品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意境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注入了他的思想及其对“境”的褒贬态度,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鉴赏诗歌就不仅要品味其情境,更要观照诗人的情感,在客体的形象中体察诗人的主观世界。10(四)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象。1.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跌、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我们欣赏诗歌时要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才能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112.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的隽永美诗的语言是精练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都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3.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的形象美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偶等。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展开,给人形象生动的美感。12(五)解析透视,品评章法美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形式上也同样具有美的魅力。1.理清层次,扣住内容,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构思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确定主题、选择素材、提炼诗意、选用诗体,甚至包括形象怎样描写、气氛怎样渲染、情景如何交融、虚实如何转化、显隐怎样结合、起承转合怎样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应抓住线索、把握基调,从诗歌的层次、内容切入,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从而领会诗歌的章法美。132.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把握风格的独特之处一个诗人在艺术上成熟与否往往以其有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标志。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整体观照全诗,通过对比阅读等方式,将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或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等。加深对诗歌风格的理解,把握诗歌风格的独特之处,从而品出诗歌的章法美。14考点二戏剧阅读考点透析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剧本是整个戏剧演出的基础,具有的主要特点是:①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②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③人物语言的动作化与个性化。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当然还有我国的戏曲。按照容量大小和结构形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15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16戏剧阅读的设题点主要在:(1)分析戏剧冲突,包括冲突原因、性质及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戏剧冲突方式有:①人物的性格冲突(外部冲突),如《雷雨(节选)》;②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内部冲突),如《窦娥冤(节选)》;③人物与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冲突,如《茶馆》。(2)揣摩戏剧语言,包括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17解题指津(一)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人物的性格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充分地展示。从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因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普遍存在着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尖锐。因此要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18如《雷雨》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鲁大海与周萍的矛盾、鲁侍萍与周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构成了复杂的戏剧冲突。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这一悲剧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而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及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个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9(二)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20如《窦娥冤》中,在押赴刑场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21高明的戏剧家,常常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折戏写窦娥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而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在走向死亡的路上,窦娥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她的反抗和抗争也就越令人同情。因此,这一对话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22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3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如《雷雨》中这段话: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24这里鲁侍萍的语言,有言外之意,有未尽之言。这里三个同念“pínɡ”音的字,各有其含义。“萍”是母亲的呼唤,亲情的体现,其含义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大海的亲哥哥,你不能打自己的同胞兄弟啊……但这时鲁侍萍很快意识到,周萍的地位、所受到的教育,不容周萍承认这位地位低下的母亲,不能说破他们的骨肉关系,也分明感受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于是抑制住痛苦感情,用谐音字“凭”来掩饰,充分表达了鲁侍萍当时痛苦、失望和爱憎交织的复杂的思想感情。254.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如《雷雨》开头一段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26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选考部分-专题二十三-现代诗歌、戏剧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0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