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力运输管理分级电力按外形尺寸和质量可分为四级,按其长、宽、高及质量四个条件之中级别最高的确定。电力分级标准电力等级设备长度m设备宽带m设备高度m设备重量t一级电力14≤长度<203.5≤宽度<4.53.0≤高度<3.820≤质量<100二级电力20≤长度<304.5≤宽度<5.53.8≤高度<4.4100≤质量<200三级电力30≤长度<405.5≤宽度<6.04.4≤高度<5.0200≤质量<300四级电力长度≥40宽度≥6.0高度≥5.0质量≥300运输作业流程电力运输作业全过程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项目总结三个阶段。大件运输作业流程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项目总结阶段收集资料勘察现场确定方案申报排障交付验收运输实施项目总结大件接收前期准备1、收集资料1.1电力的相关资料收集电力的基本参数和运输图;了解设备外形尺寸、重量及重心、支撑和捆绑加固点位置;了解装卸的吊点、顶升点、顶推点或牵引点位置,特殊设备还应索取设备结构图、装配图等相关资料;了解电力在运输时间段、运输期限、批次数量安排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前期准备1.2电力的特殊要求了解电力在防冲击振动、防潮、防尘、抗变形、倾斜度、内部气压、特定部位的允许受力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前期准备2、勘察现场确定方案2.1勘察现场道路勘查。应了解电力运输所经路段的公路等级、公路桥梁的设计和在标准,查验路基是否坚实牢固;路面宽度、弯道半径、纵横坡度是否满足电力运输通行要求;对设计荷载不足、不明或受损的桥梁,应详细记录,并向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查明运输沿途立交、隧道、线缆、牌架、收费站、建筑等对电力运输通行尺寸的限制要求;对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坍陷、落石等不良地质灾害的路段,应了解其易发时段、发生几率和影响程度。前期准备水路勘察。应了解电力水路运输所经航道的类别和等级,航道各段的水深与空障状况,航道水位变化规律及沿途船闸关口、码头及泊位的倩况,并校验船舶通过能力。铁路勘察。应将电力运输参数、图纸提交铁路部门,了解铁路运输线路状况、桥涵、隧道通行能力,由铁路部门提供是否可以承运的结论或相应整改要求和通行措施。装卸现场勘察。应查验装卸现场是否满足大件运输车辆、船舶停靠以及进出通行要求,装卸现场是否具备装卸作业要求。前期准备水路勘察。其他因素勘察。了解运输沿途地理环境、气象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停靠补给点。查明运输途经地的海拔高度、地形特征,运输期间有无洪水、攀雨、浓雾、冰雪、大风浪等特殊气候及其影响程度,预选运输途中合适的加油、停靠、补给、住宿地点。提交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应能客观、准确、详细、全面地反应大件运输沿途及装卸场地情况,并推荐最佳路线和备选路线,对不满足运物要求的障碍提出通行措施和整改的建议。路线图应标明路线名称、主要路经城镇、车站、码头、主要桥涵、复杂路段、沿途障碍的位置及状况。前期准备2.2确定方案项目概况。介绍电力的名称、参数,本次运输的起止点、作业范围等。编制依据。主要指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设备特性和委托方要求。组织机构。简述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成员分工及生要职责。作业方法。前期准备作业方法如下:a)运输万式及路线。根据电力运输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井找出障碍点。b)装卸方式。装卸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电力的性能和要求,装卸场地条件,企业现有装备和技术水平,装卸方式的经济性等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滚装、机械吊装、液压顶推滑移法和卷扬滚排法等方式。c)通行方法和要求.如辅助牵引、平板的高度调整、横坡校正操作,逆向行驶、限速行驶等要求,重要的分析计算应列入力案。d)整改方案。对不满足要求的道路、桥梁、涵洞、河道和码头提出适宜的加固、改造方法。e)绘制车(船)配载、起重装卸和绑扎加固等相关图表。图中应标明设备的装载、支承位置,轮廓限界尺寸,绑扎加固方式和承载参数等。前期准备资源配置a)人力资源配置。作业人员应根据本次运输项目的特点、规模、工期等的要求配备,具有与其所承担岗位相适应的知识、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b)施工机具配丑。依据确定的作业方法及工艺,配宜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承运机械,装卸作业器具和绑扎、固定工具以及标高、扫障、通信、照明等辅助作业器具.电力有特殊要求的,应配备相应的检测、防护器具。前期准备安全、质量、工期保证及环境保护措施。针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对电力运输的安全、质贵、工期以及作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范及应急措施。其他。运输方案还应包括电力的相关图纸、运输路线图、装载图、施工作业布置图、重要机具的技术参数和图表、图片等。前期准备3.1申报承运企业应将电力运输方案向相关部门申报并征得同意。3、申报排障3.2排障在电力运愉前,对不满足运输要求的路线、桥涵、路障、空障等应按运输方案要求进行加固或改造,对桥梁的检测、加固、改造等专业性工作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组织实施1、大件接收按大件清单核对大件的规格、数量以及发运资料。查验大件外部包装是否完好,若无包装的,应检查大件是否变形、损伤和零部件有无缺失。对装配监测仪器的应记录交接时相关数据,对有防护要求的应检杳其防护是否可靠妥当。查验完毕,应把有关记录填入交接单,经交接方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如有异常情况,应详细记录,并及时通知委托方。2、运输买施2.1启运前的准备组织或参加相关协调会,与公安、交通、路政、市政、通信,电力、铁路等相关部门商定运输具体实施的细则。组织运输方案交底,对参与运输人员必须了解运输作业项目的内容、特点和要求,明确施工工艺、质最标准、安全技术措施与工期要求。通过交底,参与运输人员必须做到五个明确,即工作任务明确,运输方式明确,运输作业步骤明确,自身职责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明确。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检查运输、起重吊装机械和绑扎了器具.确保机械和工器具性能完好、安全可靠。对有防潮、防振等特殊要求的电力,应检查其防护措施是否有效,检测仪器是否正确配备并正常工作。认真填写起运前准备工作的记录。组织实施2.2装车(船)加固装车(船)可采取吊装法,液压顶推滑移法和卷扬滚排法。装车(船)是卸车(船)的逆操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参见卸车(船)作业要求。装车(船)时,应设统一的起重指挥和专人安全监护,作业人员在起重指挥的统一指挥下,严格遵照方案要求进行装车(船)、绑扎作业。电力应均衡、稳定、合理地分布在载负平台上,不超载、偏载,不集重、偏重;能够经受运输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力的作用,不发生移动、滚动、倾援、倒塌或坠落等情况。电力重心要与承运车辆或船舶的承载重心相吻合,遇到无法吻合的,其偏差应控制在车辆或船舶的许可范围内。电力与载货平台接触处应铺设防滑材料。根据电力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绑扎钢丝绳、手拉葫芦和卸扣,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捆扎固定.以避免侧翻和滑移。绑扎索具应设法避开设备薄弱、易损部位和精加工面,接触部位应以软织物或木板衬垫,防止损伤设备。有防潮、防振等特殊要求的电力应加装相应的监测仪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铁路运输的电力应遵照铁道部相关规定进行装载加固。电力装船时应合理配载,并绘制配载图。装载部位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满足装载要求。需人工装卸的,顶升部位还应满足顶升时的强度要求。组织实施组织实施2.3途中运输公路运输工艺及要求a)电力运输车辆应严格按照方案中规定的路线和要求行驶;b)运输超高大件时.车辆前需以开道标高车进行空障标高,并与其他车辆保持密切联系,发现障碍及时处理清除;c)遇到道路施工、道路狭窄、逆向行驶、恶劣气候等特殊情况必须采取妥当措施,安全通行;d)严格遵照方案要求控制行驶速度,途中宜保持匀速行驶,应避免快速起步、急剧转向和紧急制动,长距离下坡应采取降温措施,保证运输车辆制动性能良好;e)运输车辆过桥涵、铁路道口时,时速不宜超过5km/h.不得急刹或变速,缓缓居中通行;f)沿途穿过空中线缆时应减速行驶,同时应注意保持对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在靠近带电区作业时应加强监护,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应按照DL5009.2-2004规定的标准执行,如有碍安全通行的应由扫障人员采取适当措施后方可通过;g)运输途中适时安排停车检查,着重检查车况及监测仪表数据、设备绑扎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h)运输途中停车时,应做好车辆防溜措施,在车辆四周设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值守;i)夜间行驶,电力运输车辆应做好灯光苦示。组织实施内河水路运输工艺及要求a)船舶应采用安全航速航行,安全航速应当根据能见度、通航密度、船舶操纵性能和风、浪、水流、航路状况、货物特性要求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决定;b)航行过程中如遇复杂、拥堵航道或陌生水域,应向引航机构申请引航或护航;c)水路运输宜在白天进行,遇拥堵航道应加强晾望,谨慎驾驶,对动态不明或信号不明的对象来船应及早鸣号预警,防止与其他船舶或障碍物相擦、碰撞;组织实施组织实施d)航行途中应注意收听气象台,站广播,严密关注沿途天气状况,及时做好防台风、防汛工作,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浓雾、暴雨等恶劣天气,船舶应停止航行,抛锚避险;e)航行途中,作业人员每天至少下船舱检查两次,检查绑扎钢丝绳是否松动或断裂,设备有无移位,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或进行重新加固。铁路运输土艺及要求a)严格遵守铁道部铁运[1991]40号、铁运[1979]1900号标准等对超限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b)按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电报和调度命令运行;c)随车押运人员应遵守铁运[1991]40号标准中的《押运人须知》,适时检查设备和装载加固情况,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组织实施组织实施2.4卸车(船)作业电力卸车(船)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和安全监护,统一信号,作业人员严格按运输作业方案与技术交底内容执行。遇有大雪、大雾、雷雨、大风等恶劣气候,或夜问照明不足、视线不清,不得进行电力卸车(船)作业。电力卸车(船),只可在设备指定许可部位进行顶升、吊装、顶推、牵拉作业,未经允许,不得扭自变换位里。吊装法卸车(船)要求a)电力应绑扎牢固,描高处移动的应设溜放绳,起升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并与负荷中心对齐,严禁偏拉斜吊;b)起吊前应进行试吊操作,对起重机械作全面细致检夜,确认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c)吊装时,工作速度应均匀平稳,不得突然制动或没有停稳时作反向行走或回转,落钩时应低速轻放,设备末放稳时严禁松钩;d)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电力,应根据各台起重机的允许起吊重量按比例分配负荷,抬吊过程中各台起重机的起升钢丝绳应始终保持垂直,升降、行走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受负荷应在额定起吊重量的80%以内;组织实施e)在吊装过程中如遇机械故障或有其他异常现象时,应放下设备、停止运转后进行排除,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如无法放下设备,必须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除排险人员外,任何人严禁进入危险区;f)却船时,根据船舶吃水动态变化情况,应及时采取调整缆绳或增减压载等措施,防止船舶过度抖跳、缆绳崩断或船舶倾斜;g)起重吊装作业应执行国家标准GB5082-1985、GB6067-1985等相关规定。组织实施液压顶推滑移法卸车(船)要求a)滑道应在大件重心对称位置上选择,滑道间亚不宜小于2m,对于超长物件应考虑设界多组滑道,选作滑道的设各底部应平整,并可足够支承设备贡量;b)钢轨应位于同一平面内,并相互保持平行,同一滑道上两根钢轨受压大致相当,以免产生抽轨现象,采用长度较长的滑道时,应每间隔4m~5m设一定位卡子,用以固定钢轨间距;c)滑道设置一般要求水平,当滑道较长时,可根据现场情况搭设斜坡滑道,斜度应严格控制在2%以内,并采取防溜措施;组织实施d)钢轨渭道与混凝土基础、钢梁、钢板货台的接触面间应采取防滑措施;e)液压千斤顶应段于坚实、平摊的基础上进行顶升;f)液压千斤顶与设备顶点间应采取防滑措施,千斤顶底都与道木间垫专用厚钢板防止道木沉陷;g)设备顶升、下降时,只允许在设备两端分次交替进行,两端高差不应超过5cm(当滑轨问距较长时,可适当增加高差),严禁四点同时顶空或越层升降.顶升时同侧千斤项应严格保持同步;组织
本文标题:电力运输管理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9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