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代币制讲义一、代币制含义(一)定义代币制(Tokeneconomy)指以代币作为强化物,若个体表現恰当行为时,便给予代币。相反若出现不恰当行为便扣除代币,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代币其实是一种中介物,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用一种本来不具有增强作用的物体为表征(如筹码、铜币、纸币等),让它与具有增强作用的其他刺激物(如食品、玩具等)相联结,让这一种表征物变成具有增强力量的东西。而代币的奖赏应该符合个体的需要及个别差异。(二)行为主义观点行为治疗学派认为人类行为是由许多联结的建立而习得,基本上行为是受环境所决定。代币制制是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特别是条件强化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起来的一种行为塑造方法。1.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里,控制变量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在斯金纳操作箱里,只要老鼠“压杠杆”(第三变量),就能取得“食物”,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将这第三变量与我们的目标行为联系在一起。2.强化与惩罚斯金纳的观点是: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会再次发生。正强化:在出现适当行为时给予增强物,使该行为出现次数增加。负强化:在出现适当行为时拿走厌恶性刺激,以维持理想的行为。正惩罚:在出现不适当行为是时给予厌恶性刺激,以减弱或除去其不适当行为。负惩罚:在出现不适当行为是时剥夺或扣减增强物,以减弱或除去其不适当行为。理论基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代币制里,代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的价值隐藏在它所能换取的奖赏物里。(三)功能增强已有的良好行为,抑制存在的不良行为1、使用代币法,可以促使某种行为的增强。2、使用代币法,使某种行为减少或消退小结:代币法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代币起着表征的作用,只是一个符号,代币可能是筹码、票券、记分卡、粘贴纸等。只要行为者表现出预期的目标行为,他就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代币的奖励;若表现出不良行为,即被扣除相应的代币;个体用手中的代币可换取自己所希望的奖励。通过应用代币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二、代币制程序(一)商定行为目标商定行为目标辅导老师与当事者共同商定当事者需要提高发生率的良好行为是什么?这个行为应具有明确性,也就是说是可以捉摸、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具体行为。表述要有明确的界定,不能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避免说:“不能睡懒觉”、应明确表述为:“6:30按时起床”等。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获取孩子对行为问题的认可,也要了解作为孩子自己的感受。例如:要求的行为6点半起床10点半按时睡觉学习累计2小时回家先写作业奖励不要督促完成作业2个小时内完成作业整理文具其它要求等(二)选择所用代币商定选用何物为代币?是票据、筹码,还是记分卡?这个选择基本上以由当事者选择为难,因为用什么做代币并无什么区别,只要使用方便就行。“代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要不易仿制、无其他功能。(三)制定评定系列根据行为目标,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切忌多,杂,依次排出一个等级与标淮序列。行为与代币之间的比值也成正比,即简单的获得小的奖励,较高的行为获得高的奖励。在系列评定中,要把握好基础评定,即要求当事者行为改变的起码要求,或称起点,并商定好这些行为序列的评定“代价”。这里的“代价”是指代币价值。例如:完成作业换取游戏时间:要求的行为分值6点半起床210点半按时睡觉115分钟内吃完早饭1学习累计2小时2回家先写作业奖励1不要督促完成作业22个小时内完成作业3整理文具1其它要求等1也可有扣除,累计等(四)选定强化物品根据当事者的意愿.选择出强化物,并将强化物按照价格大小,从小到大徘出序列,并给强化物配上相应的“代价”。在保障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先用物质奖励,再用精神奖励,待孩子表现自然、正常以后可以撤消奖励。重点在于是否是孩子的兴趣点(而非奖励的教育意义),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你告诉他,你在积累一定量的奖励后,我给你买书,那么孩子的反应是如何呢?可进行前期观察、调研或访谈。可考虑的问题:假如现在你有钱或类似的钱的话,你会希望买到什么?希望换来什么?如果叫你写五个你想实现的愿望,想会是哪些?如果你收到一封电报,能够帮助你达成你的一个愿望,你想实现一个什么愿望?在目前你生活中,你所需要的,喜欢的,以及想要做的列个清单吗?(个人、学校、家庭、人际方面)下面请你把你所需要的、你喜欢的和想要做的事情写下来。(附表一)假如你想要得到这些,父母(老师)会怎么样?做了什么后他们才会同意你去得到你上面说的,所需要的,喜欢的,以及想要做的呢?你有没有与父母讨论过或者想过,你的好行为可以换来什么呢?好的,我们再来写一下你理想的行为是什么呢?还有你生活中的好行为是什么呢?(附表二)附表一:附表二:我所需要、喜欢、想要做的金额我理想中的行为金额(五)拟定兑换方案辅导老师与当事者共同制定出一套代币与行为系列的兑换措施,如规定兑换时间、方式等。若同时公布,可以把表格绘制在较大篇幅的纸张上,贴在孩子容易看到的醒目位置,(六)实施方案正式向学生介绍代币活动。当儿童表现出某个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予或扣除儿童相应的代币。扣除(反应代价)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孩子必须自己拥有一定量的强化物(奖励)可供剥夺。可先用代币制实施一段时间,然后同时运用反应代价。此阶段只用于激励孩子的好行为,不要因为不良行为罚掉代币或奖励分。(七)结束训练。用代币制建立了一个理想的行为习惯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结束训练,如果希望建立别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把代币制用到下一个行为训练之中。至于是否还用同一种“代币”,“币值”多少,可再次商讨。三、案例冬冬(化名),某小学三年级男生,十岁,独生子。在幼儿园时,老师反应上课特别好动,不能坐端正听讲,还经常惹事生非,是出名的皮大王。进入小学不到二星期,任课的所有老师对他意见很大,表现在上课坐不住,一会趴在桌子上,一会儿回头玩同学桌子上的学习用品,一天学习结束,他座位四周像垃圾箱,同学看到他都头疼,谁也不愿意和他一起坐。学习上,书写马马虎虎,字迹潦草,写出来的字大小不均匀,笔顺没有规则。每次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在课堂上他都不能完成,哪怕老师坐在他身边不断提醒他,他还是写几个字就停笔。但是,第二天他还是能把作业交出来,只是字迹潦草,马马虎虎。矫正方案设计1.目标行为的确立针对冬冬的情况,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四点:1.冬冬能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做到上课不迟到,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课间文明休息不奔跑,不和同学打闹。2.冬冬能做到上课坐端正听讲,不做小动作,不插嘴。3.冬冬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端正,作业比以前有进步。4.冬冬的自由散慢和学习马虎的不良习惯,通过矫正有所改观,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2.代币治疗步骤(1)代币的确定代币是用红蜡光纸剪成的五角星,剪成大中小三个不同尺寸,在各种大小的五角星反面编上序号。这样保证代币方便地发放,又能在实验者引入的交换系统中使用。(2)强化物的选择奖券强化是约定并实行这样的办法,每天根据冬冬的语文、数学等作业情况及行为规范遵守情况打分,换取不同等级的五角星,然后用奖券获得实质性的报酬。如:放学后可以玩半小时,晚上可以看一会儿电视,星期天带冬冬去公园玩或同意买一些冬冬喜欢的东西。(3)代币交换的拟定在确定了目标行为代币强化物后,就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代币交换系统,使代币成为目标和强化物之间的桥梁。表一:冬冬的行为价值表:学习与守纪情况获代币1.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端正。小五角星一颗2.语文作业批改得良。小五角星一颗3.上课坐端正听讲,不做小动作,不插嘴。小五角星一颗4.课间文明休息,不奔跑,不打闹。小五角星一颗5.保持坐位四周和台板内的干净。小五角星一颗6.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小五角星一颗7.数学作业批改没有错误。中五角星一颗8.语文作业批改得优。大五角星一颗表二:冬冬的报酬表(代币价值表)1.选择我喜欢的食物。5颗小五角星2.放学后玩半小时。5颗小五角星3.晚上看一会儿小朋友电视。10颗小五角星4.星期天上公园玩。15颗小五角星5.到同学家玩一次。15颗小五角星6.买一样自己喜爱的东西。20颗小五角星7.当一次班级小队长。30颗小五角星8.远途旅行一次。100颗小五角星注:五个小五角星换一个中五角星,两个中五角星换一个大五角星。3、矫治时间整个实施过程为八周左右,每周两次,每次二十分钟。四、注意事项1.协议要平等,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学生进行协商,内容一定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协议条款要具有可操作性。2.确立行为基线,取得目标行为出现前的基线数据,为行为改善的设计提供基础。比如,我们想改变一个班学生上课爱说话的状况,我们首先要确定学生在一节课上平均说话的次数,这样才能把握有所改善有评判依据。3.代币的设计要特别。选择的代币如红花、“笑脸”、五角星等,要是特别制作的不易被复制,要易于携带,可以随时方便地发放,且不具有其他实用功能,只能在行为矫正交换系统中使用。4.要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实际,绝不能好高骛远,冀图一蹴而就。密切注意学生的行为变化轨迹。应将改变孩子顽固习惯的分值提高。5.代币给予或扣除要及时。强化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及时强化。当目标行为出现时,应立即给予强化。这样才能让好的行为在下次更容易出现。如果出现了不良行为,要及时扣除代币,这样可以消弱不良行为出现的机率。孩子完成任务后,立刻要微笑着发给代币或奖励分,不要事后奖励。6.建立兑换制度。积累了一定的代币可以进行兑换,要规定兑换的时间、地点,以及各种强化物需要代币的数量,使整个操作有序进行。注意(1)在您不得不重复指令和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时,都不要给孩子任何代币或奖励分;(2)别让孩子拿到还没有挣到的代币;(3)大孩子每周用以兑换成为现金的奖励分要有限度;(4)代币的流通要遵守诚信原则。代币发放和兑换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行为改善计划中的规定来做,维护代币的尊严,让代币真正地成为有效的强化物。7.阶段性调整代币系统,从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制作代币法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激励原则使学生的目标行为实现,每一个阶段所要求的行为必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阶段性的调整代币系统。由于代币制的学习方式,是会成瘾的。因为孩子会把学习,当成是为了“某种奖励“外在动机仍旧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并没有转化成内在动机。在调整过程中,要逐步减少外部强化物,最终停止强化物,过渡到自然情境中。注意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发生的可喜的变化,也会提高其内部动机,更持久有效的实现目标行为。8.要重视学生的反复现象。短时间内学生的自律情况较好,但一段时间后,学生不良行为可能再次出现。此时的工作尤其重要,决不能放任自流或视而不见,否则将前功尽弃。要针密切留意制度执行情况。9.代币制是整体行为塑造的一种方法,注重从整体上塑造一个人的行为,而不仅仅是祛除不良的行为。要提醒孩子注意他的长期目标,鼓励他尽快得到。要注意引导孩子行为表现的社会和心理意义。
本文标题:代币制讲义-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3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