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一、自然条件1经营条件:本苗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惠河村,占地19亩,拟建一个数学示范性苗圃。1.1交通:温江位于成都市正西南,东临成都市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临郫县,都江堰市。温江区交通发达,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东接成都市郊青羊区交家乡。西靠柳城镇、南隔江安河,北与万春镇和水宁乡为邻。面积21.5平方公里,离成都市中区13公里,距区城2公里。公平镇区域内成温邛高速,芙蓉大道、温郫大道、和生态大道等主干路线纵横交错。1.2水源:温江区是典型平原地,内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名将干流金马河及其支流江安河、清水河由西北向东南穿流过境,其中清水河流经东北,镜内流长32公里,河道宽30米,最大流量24.5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12.6立方米每秒,季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可负担本苗圃灌溉任务。1.3居名点:全街道面积21.5平方公里,总人口33285人,辖8个社区、2个村。95个村民小道。惠河村常年以花卉种植、树苗批发为主要经济产物。该村所处的公平镇居民是本苗圃主要劳动力来源。本苗圃位于惠河村偏僻处,距城镇较远,且该土地专门开辟用以花卉植株栽种。2.自然条件:温江占成都上风上水之位,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1.温度:年平均气温约16.4C;5~9月(植物速生期)平均温度约23.6C;最高温天气处于7月。极端最高温38C,约两天。基本无酷暑;最低温天气处于1月。极端最低温为-2C。约一天,基本无严寒;全年无霜期平均期282天。平均初霜日为12月5日,平均冬霜日为2月27日。2.2.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为759.1-1155.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达143.1-356.6毫米;雨季在6-8月,8月降水量最多,为199.2-258.1毫米2.3.日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104.5小时/年,最多日照年为1168小时。最少日照年为840.2小时;平均阴天时间约为253天。2.4.灾害性天气:固体降水很少,冰雹在局部地区时有发生,同时伴有大风、雷雨。3-11月都可能发生冰雹天气,持续时间短、破坏性大;夏季气温高,光照强,雨量集中,易产生洪涝,暴雨日数平均2-4天,7、8月最多;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冬暖多雾,降雪少,霜不严重。3、地理条件3.1地形地貌:平地总面积约19亩。3.2海拔:558米。3.3土壤资料3.3.1土壤类型:苗圃土壤为紫色土,从四川成土条件来看,其气候属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在这种生物与气候条件综合的作用下,土壤发生黄壤形成过程,故以黄壤为主,但由于母质及地形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同土壤类型,如四川盆地内为丘陵地形,母质为紫色砂质页岩,一般富含钙质,虽然在亚热带高温多雨时淋溶较强,但由于母质能不断供给钙质,使土壤仍然保持中性反应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不至于发生黄壤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肥力较高的紫色土。3.2.2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ph等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高土层耕作层犁地层渗育层PH值7.06.57.0土壤颜色暗灰灰色浅灰土壤质地中壤中壤中壤土壤结构团粒团粒团粒紧实度疏松疏松紧实Fe2+反应有无无盐酸反应无无无根系分布多较少无土壤深度(cm)0-2020-3030侵入体瓦片无无根据测得的土壤ph值,本地适用部分种植树木见下表:PH树种5.0-7.0落叶松5.0-8.0卫矛属、连翘属6.0-8.0侧柏属、桧柏属、杨属、桑属、柳属、榆属、白蜡属、胡枝子属、紫荆属、胡颓子属、梨属=、七叶树属、紫穗槐属、刺槐、泡桐、丁香属、银杏、黄杨、女贞、苹果、怪柳属、木槿属、楸树属3.1.1土壤干湿度潮:湿度21-25%该地区土壤主要是有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为母质的紫色土,人为耕作熟化土壤宜种性、宜耕性好,质地属中壤,主要以水稻-大蒜轮作,亩产600-700公斤左右。整个地区土壤为认为土纲水稻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灰潮田(灰潮油沙田)。整个地区的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犁底层厚度适宜,即托水托肥。又能保持适当的渗育,保肥供肥能力强,适于植物生长。二、有利及无利条件分析及解决办法1.有利:1.1交通便利:地处温江公平惠河村,温江东北区域内成温邛高速、芙蓉大道、温郫大道、生态大道等道路纵横交错,与温江市区距离约2公里,与国道G108相接的成温邛高速公路出入口直线距离约1公里,与双流国际机场相距约25公里,而且道路宽广,沿途皆为高速公路或快速通道,因此交通十分便利,所以不管是苗木近销市内还是远销外省乃至国外交通都十分便利。1.2劳动力丰富:此苗圃位于公平镇,公平镇总人口33285人。除去无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在读学生以及有工作的成年人,约莫有1000人左右的劳动力。对于苗圃的管理来说足够了。1.3水源充足: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背靠江安河,并且温江与都江堰毗邻,因此水量来源十分充足1.4土壤肥沃:苗圃土壤为紫色土。母质为紫色砂质页岩,富含钙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即托水托肥,又能保持适当的渗育,保肥供肥能力强,适于植物生长。2.不利:2.1家畜人畜活动会殃及于此此苗圃位于公平镇惠和村,周围有农家户居住,并且基本每家每户都养了一定数量的家禽比如:猪、狗、鸡等,其中鸡和狗对苗圃有一定的破坏。2.2日照时间不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104.5,平均每天仅为3.1小时,会导致某些苗木不能正常生长。解决办法:1、由于人群活动会影响到苗圃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减小伤害,让周围居住的农户远离此地,此方法成本过高,可实施性非常低,因此排除在外,那么不能让其离开只有采取一些自身保护措施,比如,在周围用围墙、篱笆墙、以及绿篱墙等。2、对于日照时间不足,由于是自然原因,因此只有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措施,比如温室、大鹏等。设计部分:总设计说明:此处苗圃位于温江公平镇惠和村。此地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苗木,此次规划的苗圃面积约19亩,是一个小型的苗圃,因此要在有限的地域内合理的布置温室区、大棚区、大苗区、移植区、播种区、繁殖区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而且还要考虑到资金的重大问题,如何用最少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是此次设计的重点。三、苗圃面积计算此地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地块,长为134米、宽约98米,东南边为一个近似四分之一的地块,半径约为40米,南北方向贯穿苗圃地的事一条主要通道,宽为4.3米,然后沿着主道路四周依此是温室区、大棚区、繁殖区、大苗区、移植区、播种区。各规划区的总面积为:温室区总面积为1232m2大棚区总面积为1800m2大苗区总面积为4850m2移植区总面积为1276m2播种区总面积为850m2繁殖区总面积为1462m2四、苗圃区域规划说明(一)各育苗区的配置1、播种区: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实施的关键地段,由于幼苗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管理复杂,因此选择了全苗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该区域面积为850m2,地势较高而平坦,土质优良肥沃,避风向阳可减霜冻,在该区域中间设置沟渠引入水源,便于灌溉。2、苗木繁殖区: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区。地质要求与播种区相似。土壤肥厚,地下水位较高,中间同样沟渠引水,采用间隔喷雾方法达到灌溉和保湿的作用,嫁接苗区主要为砧木苗播种区,要求地下害虫少,一方面危害接穗而造成嫁接失败,扦插苗区处于区域中央靠近沟渠位置,利于灌溉和遮阴:压条苗和分株苗因量较少,利用剩余零星地块育苗即可。因此将繁殖区选在播种区东南方,站的1352米。与苗圃外管理处相邻,方便随时检查管理。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在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育成较大植株时所移入的区域。由于植株生长的速度和生长的所需要求不同。往往每隔2~3年需要再移植几次,逐渐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因此移植区需要地块大而完整。本苗圃移植区位于苗圃南边,占地1276平方米,两条沟渠交错而过。保证整个地块供水和掺水。灌溉时采用均匀度较好的喷洒方式。土壤条件一般,可根据苗木不同生长习性合理安排种植区域。4.大苗区:培育植株个体。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耕作区,是苗圃的重要产区,在该区域继续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切培育年限较长,要求株行距大。培育的苗木规格较高,根系发达,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满足园林绿化建设的特植需要。采用集约化管理方式,认为定向培育,增高胸径,调整树冠和骨架枝的形态,生长成树冠形态。干高、干粗等高标准大苗。因此大苗区影响着整个苗圃的收益。本苗圃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底且地块整齐的区域,同时有两条流向不同的沟渠穿过大苗区,便与排水,本区域占地4850平方米,位于苗圃西南区,与移植区相邻。处于苗圃主干道旁。保证出圃时运输方便。5.温室设计:为喜温植物提供光照保温的环境条件的生产区,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提供生育期和生长条件。5.1总面积:35*32+7*16=12325.2根据地块设计了现代连动式玻璃温室连栋玻璃温室:(4*9)*30=1080该场地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风少。因为整体苗圃规划地块不大,所以我们没有使用大规模的温室,而是设计的现代连栋式玻璃温室。环境基本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可自动化调控,能全天候进行园艺作物生产。5.3材料现代连栋式玻璃温室的主要材料有:意柱、梁、拱、矩形钢管、塑钢、门窗、屋顶、顶部拉杆抗氧化处理过的铝合金型材、或薄壁型钢外度耐腐涂层(55%铝、43.3%锌,1.6%硅添加剂)6.大棚区设计:大棚可根据特定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人为调节棚内环境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6.1总面积:50*36=1800单栋大棚:(5*10)*30=1500单体钢架大棚具成本低廉,连接件少,通风性好、装配和拆卸方便,方便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6.3材料单体大棚主要材料:拱杆:25*1.2热镀锌圆管纵管:25*1.2热镀锌圆管端山墙立柱:25*1,2热镀锌圆管卷膜杆:25*1.2热镀锌圆管遮阳网:国产75%黑色遮阳网防虫网:40目国产优质塑料纱网覆盖材料:采用国产12丝优质长寿膜,寿命不低于24个月其他钢材均采用热镀锌材料管(二)辅助用地的设置本苗圃的辅助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喷灌系统和排水系统,管理区房屋设置在苗圃主要用地之外,未在图中标示。这些用地直接为苗圃生产服务,要求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要求合理,节约用地,约占苗圃总面积的15%左右。1.道路系统1.1道路设计包括一、二、三级道路和环圃路。一级道路(主干道):苗圃内部和外输的主要道路,设置主路,宽6m。二级路:与主干道相连,处于耕作区之间。宽5m,长13.09m。三级路:处于各耕作区之间的作业路,宽1.5m。2.灌溉系统:2.1总体设计:包括水源、提水设备、饮水设施三部分。(1)水源:选用取水方便的地方,即从苗圃西南方向上的水渠中引水。(2)提水设备:水泵。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和系统控制,同时可处理水质、注入肥料。(3)引水设施: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明渠:将土筑水渠做成水泥槽。引水渠道设计为90cm宽,60cm深。暗渠引水:主管和支管均埋于地下,埋藏深度不影响机械化耕作,开关设置在温室区。2.2灌溉方式喷灌灌溉系统的管网采用塑料管道,如PVC管、PE管等,这些材料的管道方便,水力学性能良好且不会锈蚀的优点。而喷洒系统中喷头的布置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灌溉质量。移动喷灌的主水管和支管均在地表,可进行随意安装和移动。按照喷射半径,以相互能重叠喷灌安装喷头,喷灌完一块苗木区后,再移动到另一地区。此方法一般节水20%-4O%。节省耕地,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土壤不板结,并且可结合施肥、喷药、防治病虫等抚育措施,节省劳力。同时可调节节小气候,增加空气温度。管网由干管、支管、毛管三种不同管径的管道组成,通过各相应的管件、阀门等设备将各级管道连接成完整的管网系统,将水输入到相应的区域。2.3灌溉功能区域划分及灌溉设计2.3.1灌溉大棚营养繁殖区主要采用间隔喷雾方式来达到灌溉和保湿作用。2.3.2大苗区此
本文标题:苗圃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3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