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电-杆-的-质-量-控-制
电杆的质量控制电杆外观质量检验主要控制弯曲度、合缝漏浆、表面裂缝及内外壁露筋、蜂窝、麻面、粘皮、内壁混凝土坍落等,这些缺陷对电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均有很大影响,因此应认真分析其成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1)弯曲度弯曲度——电杆全长偏离轴线弯曲。弯曲度允许偏差:①电杆梢径小于或等于190时,弯曲度≤L/800。②电杆梢径或直径大于190时,弯曲度≤L/1000。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钢模弯曲变形;校正钢模达规范技术要求。2电杆不按规定支点堆放;按电杆国标规定堆放。杆长小于12m时,采用两支点支承;杆长大于12m时,采用三支点支承,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3预应力电杆钢筋下料长度误差造成受力钢筋强度不一;严格控制钢筋下料长度与钢筋镦头质量。钢筋调直下料长度相对误差不大于1.5/10000,钢筋镦头直径满足钢筋直径的1.5~1.8倍,不得出现歪斜和裂纹。4电杆壁厚不均造成混凝土预压应力不一;严格电杆离心工艺。非预应力电杆壁厚50(+10~-2)mm;预应力电杆壁厚40(+10~-2)mm。2)合缝漏浆漏浆——电杆表面因水泥浆流失而露出集料。质量要求:①合缝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杆长的10%,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②钢板圈(或法兰盘)与杆身结合面漏浆长度不大于10mm、环向长度不大于1/4周长、纵向长度不大于50mm。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钢模企口处末处理干净,密封绳线没垫好;落实岗位责任分段专人把关。2钢模企口损伤变形或横向错位;合模时上下模应对齐不得错位,企口损伤变形应及时修复。3钢模及哈呋圈跑轮的螺丝部分损坏,螺丝紧固失效;残缺不全的螺丝应即时更换配齐。4没按对称顺序紧固螺丝或拧锁螺丝时应由中段向前后两端对称锁紧不螺丝末拧紧;得遗漏。5离心机或钢模跑轮失园,离心过程模体跳动频幅过大;定期检修钢模与离心机,保持设备运转处于正常状态。3)内外壁露筋露筋——电杆内部的钢筋末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不包括电杆端部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头。质量要求:不允许内外壁露筋。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钢筋骨架绑扎时,架立圈尺寸偏差或摆布位置不对;架立圈加工尺寸与架立圈摆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架立圈加工尺寸应满足电杆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杆长每增加1000mm,架立圈外径加大13.3mm,每增加500mm,架立圈外径加大6.65mm,以此类推。架立圈间距不大于500mm,并与主筋绑扎或电焊牢固,架立圈间距误差不得超过±20mm,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架立圈直径的1/40。2主筋不在设计位置上,绑扎不牢固骨架松散,钢筋移位;严格钢筋骨架绑扎工艺,架立圈、螺旋筋与主筋应绑扎牢固不松散。螺旋筋与主筋绑扎时,在一个横断面上均匀分布绑扎三点,相邻的断开面上三点应错开。3螺旋筋缠挠不紧或末绑扎;加强螺旋筋绑扎工艺,螺旋筋应缠于纵向受力钢筋外,其间距误差不得超过±10mm。4混凝土浇注之前,钢筋骨架末调整,骨架松散;混凝土浇注之前要调整纠正钢筋骨架各部位尺寸。5主钢筋末采取控制保护层措施或保护层垫圈损坏或脱落。主钢筋应采取定位保护层垫物措施。4)蜂窝蜂窝——电杆表面因漏浆或缺少水泥砂浆而引起的蜂窝状空洞。质量要求:电杆表面不允许有蜂窝出现。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拌合物骨料粒径偏大,颗粒级配差。严格控制配合比与沙石质量,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水泥、掺和料±2%,砂、石称量偏差±3%,外加剂±2%;。2拌制混凝土和易性差,坍落度偏小;严格拌灰时间,控制好塌落度,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灰时间不低于3分钟,拌合成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40~60mm。3静停时间太长,混凝土开始初凝,混凝土初凝前必须离心完。4脱模剂质量差,刷油偏多,钢模内壁末处理;模内壁上油要均匀,拆模后内壁清理干净光滑,不留集结物。5离心时慢速时间不足,混凝土尚未完成布料阶段控制好离心时慢速时间,慢速离心时间为1.5~3分钟。5)内壁混凝土塌落塌落——电杆内壁混凝土成块状脱落。质量要求:电杆内壁不允许有混凝土塌落。。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严格控制配合比与沙石质量,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水泥、掺和料±2%,砂、石称量偏差±3%,外加剂±2%。2混凝土拌合物骨料粒径偏大,颗粒级配差;控制原材料沙石的质量,砂采用细度模数3.0~2.3的中砂,石子采用粒径5~20mm碎石。3混凝土料稀塌落度大或拌灰时间短,拌合物和易性差,粘聚性不好而产生离析现象;控制原材料沙石的质量,砂采用细度模数3.0~2.3的中砂,石子采用粒径5~20mm碎石。4离心过程中,高速末达到或离心时间不够,混凝土末完全密实;严格执行电杆离心工艺规程,保证高速运转的速度与时间;5锥型电杆小头料粗少浆,内壁粗糙,有溜料现象;根据不同电杆梢径,慢速阶段离心时间相应调少或在中速阶段向小头投料修补;6蒸养升温期气压或汽量偏大,在混凝土末凝结硬化时将混凝土冲塌。蒸汽养护升温阶段,要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升温期是混凝土结构形成强度发展和结构破坏阶段,升温初期混凝土尚处于凝结期间,该期间的升温速度对混凝土后期强度有很大影响。升温速度太快,还会使混凝土表面因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6)表面裂缝裂缝——电杆表面有伸入混凝土内部的缝隙。质量要求:①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环向和纵向裂缝。②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向裂缝,环向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05mm。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水泥凝结时间不正常,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品种标号不符或失效;严把水泥质量关,不得使用不合格或失效的水泥。2混凝土的硬化干缩,未到龄期强行出厂;电杆蒸养制度不落实,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偏低;严格电杆蒸养制度,保证电杆脱模强度达到规定值;加强电杆后期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允许出厂。3电杆离心成型之后带模碰撞;电杆吊运时,应轻起轻放,严禁碰撞。4电杆脱模时,梢、根两端头落地不同步或脱模平台的垫木不平整;电杆脱模台垫木应平整,杆段两端头应同步下落于软质垫层上,不得随意溜滚或碰撞。5单点起吊,没按规定的支点堆放或堆放层数超标;按规范起吊、堆放与装卸,电杆应根据不同杆长分别采用两支点或三支点堆放。小于或等于12m采用两支点,大于12m采用三支点。6设计不合理,受力主钢筋配置量不足,抗裂设计不合格。规范电杆设计,按抗裂要求验算配筋量并作实验杆验证确定。7预应力松驰或钢筋滑移,脱模后电杆本身严重弯曲;预应力电杆应严格按应力张拉程序进行,不得张拉过头;剪筋放张时应对称剪断钢筋。7)麻面、粘皮麻面——电杆外表面呈现的密集微孔。粘皮——电杆外表面的水泥浆层被模具粘去后留下的粗糙表面。质量要求:表面不应有麻面或粘皮。但如果每米长度内麻面或粘皮总面积不大于相同长度外表面积的5%时,允许修补。序号外观缺陷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脱模剂失效或涂刷不均;选用有效脱模剂,专人管理。2钢模内壁清理不光洁或模体内表面损坏粗糙;清理钢模内壁保持表面光洁。3电杆脱模强度不够;严格蒸养制度保证电杆脱模强度达标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脱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28Mpa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35Mpa。4热模浇注混凝土引起缺陷避免热模浇灌混凝土。电杆在生产制造阶段外观有缺陷,首先取决于设备是否完好,如生产中离心机、钢模必须处于完好状态。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确定并执行适宜的生产方法,使用适宜的设备,保持设备正常工作能力和所需的工作环境,控制影响质量的参数和人员技能,确保制造符合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品的生产。其次应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对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防止因知识或技能的不足,造成产品或质量体系的不合格。加强工艺纪律的教育,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以及电杆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同时加强生产原材料质量控制,各工艺各环节加强质量监控手段。控制检验和试验,按质量计划和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防止不合格的外购产品投入生产,防止将不合格的工序产品转入下道工序,防止将不合格的成品交付给顾客。通过上述措施,便可在制造阶段减少工序中存在的外观缺陷,甚至消除缺陷。总之,外观存在缺陷应从“人、机、料、法、环”几个环节去寻找原因。
本文标题:电-杆-的-质-量-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7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