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赴德州庆云、乐陵学习体会-马玲
返璞归真,非一日之功——参观山东省乐陵实验小学心得体会2016年4月7日、8日,在学校领导带领下,我与数名教师到庆云县、乐陵市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此行收获颇大,感触颇深,尤其是乐陵小学勇当课改先锋,十年如一日坚持课改的勇气和信念,足以感染每一位参观者,这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改成效,非一日之功。2016年4月7日,我们来到庆云县中丁中学。中丁中学的“双自主”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小组合作和学案为载体,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一、课前预习(学案)课前预习包括学习目标、重点及关键点、复习(或导入)、新知探究,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学习重点及关键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关键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和关键点。二、课堂交流:(1)小组交流主要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点(2)小组汇报汇报预习中的收获(3)全班交流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间挑战,挑战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及其应用三、归纳小结(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交流1分钟后回答)四、达标检测与反馈矫正这是该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达标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达标题设计时,应注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增强学习能力。(1)独立完成(限时10---15分钟)(2)检查:教师批阅最先完成的同学的试卷根据情况定出本组负责人,由负责人批阅其他组员的卷。(3)纠错:把错题展示到黑板上,分析错因并纠错。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到达乐陵实验小学,我们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听了四节观摩课,遐想颇多,对乐陵实小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资料,学生课堂上积极的合作学习、精彩的交流展示有许多感悟在脑际萦绕。我将印象深刻的几点归纳如下:一、处处充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1、校园文化站在校门口,映入眼帘不仅有醒目的“乐陵市实验小学”几个大字,还有西门题的巨大浮雕,浮雕上的二十四节气歌、九九口诀、农耕图、龙凤图案都以古朴的形式告诉我们教育来源于生活,他们将教育回归于传统,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走进校门,地上的方块瓷砖又是一道景观,他们把小学6年级要求识记的字体用甲骨文、金文、篆体、正楷等写法刻在上面,使文化广场充满教育的力量。走廊柱子上的道德经、走廊拐角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名家励志名人名言、楼梯台阶侧面的古诗等,处处充盈着儒家经典风范,真不愧是孔子的故乡啊。2、习惯养成到了乐陵市实验小学,谁都要看他们的路队,放学后,孩子们从教室里排着整齐的队伍下楼,由学生自己带队,两人一排,顺着画好的线路犹如小方队一般走出校门,更神奇的是孩子们上学来时,自动排成一排,沿着直线,沿着直角,有条不紊的入校,我们看的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这哪里是路队,简直就是部队训练。大课间做操时,孩子们在《三项注意八大纪律》传统音乐声中到指定位置做操,整齐划一。是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是需要多大的执着和坚持才成养成一样的习惯?我们对孩子刮目相看的同时,不由转到对这里教师的肃然起敬。二、时时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本质1、课堂展示在乐陵市实验小学听了一节语文展示课,学生整堂课就是滔滔不绝地背诵,我们置身于诵读经典的浓浓氛围中,,不仅仅心潮澎湃,更多的是自愧不如,甚至佩服万分:三年级小学生,竟然能熟背《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千字文》、《沁园春》、《蜀道难》《满江红》、《行路难》、《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琵琶行》还有很多很多,当这些文字从孩子们嘴中自信又自豪的背出时,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字词的温度,他激励着我们每一个老师从自我做起,从静下心做起,做真真正正的语文教师,教孩子实实在在的文化知识。2、文学欣赏我们有幸听了一节语文文学欣赏课《白洋淀风景区》,是属于他们文本性课程中的一种课程,课上有前置性学习,分为六关。分别是: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第二关,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第三关,入情入境、品味人生;第四关,得知得智、拓展人生;第五关,化文化人、学以致用;第六关,超越自我、百流归宗。这样的的课堂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的最佳结合。他们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对课堂内容要科学预设,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并给学生以学习方式方法上的指导。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与终身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学思想做到了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周目标引领,到前置性学习,从小组互助,到课堂展示,他们对语文教育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3、课程设置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档案室,不禁对他们的课程设置惊讶万分,涵盖面之广、贴合生活之紧、与时俱进最快,是我们佩服不已的,他们依据课标,超越课标。并提出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文本不等于教材,教材是文本与生活的总和。他们的课程设置有基础性课程:识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文本性课程: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实践性课程:观察课、时政课、地理课、棋艺课、体能课、规划课、礼仪课、民俗课、戏曲课。这样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博学多才,眼界开阔。三、课堂改革体现博学语文1、教学方式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语文课堂时孩子们的课堂,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是孩子们的天地,这是因为他们把封闭性的教室转化为开放性的课堂,把课堂上要求的知识积累转变为成长体验,或者说是知识生成,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道理和知识,更多是寻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高效的学习习惯,这将使孩子们受用终身。2、课堂功能这里的课堂不单单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习惯、训练高效学习方法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树立孩子自信、重塑品质的平台,还可以说是为孩子终身学习奠基的训练场。四、课改的恒心与毅力使人钦佩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改革做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的最佳结合。他们课堂教学改革要教师对课堂内容要科学预设,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并给学生以学习方式方法上的指导。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与终身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学思想。正是他们执着追求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才走出了一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本文标题:赴德州庆云、乐陵学习体会-马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6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