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部空间设计•1什么是外部空间•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出来的。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都是外部空间的范畴。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外部空间可以被视为“没有屋顶的建筑”。•意大利古代城市犹如建筑一般,广场是几乎没有植被,但是却铺满了美丽的铺地,除了没有屋顶以外,其他的都犹如室内一般。“广场和街道是意大利人的生活场所,是游乐的房间,也是门口的会客室。”锡耶纳的坎波广场完美的诠释了这点。•2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建筑空间大体上可以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从中心向外扩散的空间。•所谓空间的积极性,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计划性,对空间形态来说就是先确定边界,向内整顿空间的秩序。所谓消极性,就是说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对空间来说是从内侧向外增加的。当我们完成外部空间的限定时,就会产生一个向心秩序,成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P空间),而整个自然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认为是消极空间(N空间)。ABAB当包围对象A的对象B是充实内容时,B可以视为对A的积极空间,称为B对A的积极空间。当包围对象A的B是自然的,而非人工意图的空间时,B可以视为A的消极空间,称为B对A的消极空间。将水倒入杯中,水在杯子的限定下形成向心的秩序,这就是有计划的。而将水倒在地上四处漫溢,就是无计划性的散开。聚集在一起的一家人是有向心意识聚集在一起的,而互不相干的人流则是离散的。园林与庭院看似自然,其实是人工创造的人化自然。与真正的自然的N空间是不同的,可以视为一种PN空间。因此如果庭院如果想成立,边界是必不可少的。在园林设计中,庭院的边界是重要的内容。古典园林中借景的手法超越了边界的限制,将远处的树木、建筑、山水纳入庭院之中,将消极空间积极利用起来。•3外部空间构成元素•绿化——•草坪、乔木、灌木、爬藤类•水体——•静水体:水池、湖面;•动水体:喷泉、叠水、人造溪流、人造水雾等•道路与广场——•硬质铺地:地砖、天然石材、地面胶、•天然木材甚至是夹胶玻璃等等);•软质地面:植草砖、塑胶地面、沙地•建筑小品——•花架、走廊、休息座椅、灯具、构筑物、时钟、•垃圾筒包括雕塑等等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绿化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水体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道路与广场——铺地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道路与广场——铺地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建筑小品•4外部空间设计要素•尺度•外部空间设计时可以采用内部空间设计尺度的8~10倍。步行活动时,一般心情愉快的距离是300米,根据天气情况希望乘坐交通工具的距离是500米,超过500米就超越了一般建筑的尺度。因此以人行获得为领域的空间尺度大体上可以确定为500米见方。可以看清人的存在的最大距离大约是1200~1500米,因此超越这个尺度的外部空间就有过于庞大的嫌疑。•例如:2.7×2.7m在室内是较小的尺度,容易产生亲切怡人的感觉,那么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21~27米的尺度,正好可以使人彼此看清面庞的距离,是较为亲密的尺度关系,可以作为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模数。•中国古典建筑理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讲“百尺为形,千尺为势”。欧美景观设计中采用80英尺(25米)模数都是类似的经验总结。如果在20~25米的尺度上通过铺地、高差、植被或者小品对空间加以分割,那么即使尺度非常巨大的空间也不会显得空旷单调。•质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质感与距离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了解在什么距离上可以看清材料,然后才能正确选择适于不同距离的材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纽约联合总部大厦的山墙是由柯布西耶精心设计的优雅精致的大理石贴面,然而由于建筑尺度巨大,当我们站在能够欣赏全貌的视角时却无法看清其材质及贴面之间的分格组合的变化,以至于难以体验到其大理石材质的质感。直接开模而不加任何修饰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因其粗糙而纯朴的质感而受到建筑师欢迎,然而当随着视距渐远,混凝土粗糙的表面和模板的痕迹开始模糊,质感逐渐消失,成为呆板的灰色墙面。•5外部空间设计手法•1、布局•①领域的确立:•外部空间设计时首先要通过领域的划分实现人车的分流。通过建筑手法,如台阶、矮墙、水面等既可以区分不同领域,又保持了视线的通透,这比设置标志牌要有效的多。•运动与停留空间的区分同样是领域划分的重要内容,外部空间设计首先应当尽量明确各空间的用途,据此来确定空间的大小、质感、高差和构件的造型等内容。运动的空间:·向某个目的前进·散步·进行游戏或比赛·队列或者进行其他集体活动·其他。停留的空间:·静坐、眺望、阅读、等候、交谈。·合唱、演说、讨论、集会、仪式、饮食、野餐。·饮水、洗手、解手。·其他在室外谈话、演讲或者歌咏的空间,都希望背面或者周围有一定的封闭的墙,以达到音响和视线的围合性,如果加以一定的高差,就更利于视听的效果。外部空间具有方向性时,应当在尽端布置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否则就因为空间扩散而难以吸引人,如果尽端具有一个吸引人的目标,就连途中的空间也变的动人起来。空间由围墙等封闭起来,乍一看好像是内部空间,担如果在外部空间上有联系,内部空间也可以为外部秩序所支配,这和完全封闭的内部空间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欧洲玻璃拱廊下的商业街就是典型的将外部空间秩序渗透到内部的处理方式。•②空间的封闭•建筑物如果沿着道路修建形成阳角,由此形成的广场封闭性就较差。如果建筑形成阴角,那么广场的封闭性就得到加强,空间的严谨和紧凑感也就得到了体现。四根立柱之间可以形成外部空间,但因为圆柱没有方向性,自身反倒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因此空间的封闭感就不强烈。如果四面加以围墙,其封闭感就更加强化,但因为四角没有封闭,所以空间依然不够严谨。如果对四角加以封闭,空间的封闭感就大大加强,同时空间也显得更加严谨和有序。墙的高度对于空间的封闭性也有重要的影响。30厘米高的墙,除了区分领域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封闭的作用。60厘米和90厘米高的墙基本上与30厘米墙的情况相同,是无法阻碍连续的空间的。1.2米高的墙虽然在视线上依然是连续的,但隔断性得到了加强。1.5米高的墙遮蔽了除了头部的全部身体,产生了相当的封闭感。1.8米高的墙隔断了全部身体,产生了隔绝的感觉。所以所谓的封闭性就是比人高的墙壁切断了地面的连续性的结果。缺口对于封闭性的影响也很重要。当缺口的宽高比小于1时,缺口的入口因素较强,产生了一种进入空间的期待感。宽高相等时感觉交往平衡,而宽大于高时就成为宽阔的开口,封闭性就大大减弱了。•如果墙壁的位置有前有后,或是重叠,就可以创造出更加复杂的效果,增强了进入的期待感。•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外部空间墙壁的位置、高度、质感等内容,并利用高墙、矮墙、直墙、曲墙、折墙等内容,可以创造出富有变化的外部空间效果。•③外部空间的层次•如果两个以上的空间连接在一起,就会产生空间的顺序。•我们可以通过功能来确定空间的顺序:•外部的——半外部的(半内部的)——内部的•公共的——半公共的——私有的•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嘈杂的、娱乐的——中间性的——宁静的、艺术的•动的、体育性的——中间性的——静的、文化的内部中间外部与NO.1空间处理相比,NO.2空间处理就是内部式的,其纵向D/H=4,横向D/H=5。NO.3空间是个小广场,其D/H=3.5,尺度9.7×9.7m。形成了“外部的-半外部(内部)的-内部”空间层次。位于底层架空的绘画教室之间的NO.3空间小巧而宁静,成为学生进入绘画教室前的过渡。•④外部空间的序列•框景•将景物纳入一个“画框”之中往往显得更加美观,因为“画框”可以收束视线,使远景集中紧凑;同时可以与近景形成对比,强调了空间序列,形成具有尺度感的空间。•无论中外,框景都是外部空间重要的组织手法。•暗示•使用地面高差变化、绿化、景墙等方式对空间进行一定的遮蔽,是远处景致半掩半露,一时出现,一时又被遮蔽,从而达到增加空间层次,吸引游人进一步行进的目的。•这种方法犹如文学作品的“伏笔”,采用暗示,引导的方式来增加空间序列的趣味性和层次感,是东方园林习惯采用的手法。•一开始展现全貌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标志,渐次揭示景观则给人以期待。二者结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老沙里宁设计的匡溪艺术学院景观堪称二者结合的经典。•当人们在雕像的吸引下穿越这个通道的时候能够通过树木感知到前面将有一个低矮的空间。当人们穿越到走廊的尽端,一个出人意料的开敞视野展现在大家面前。•⑤其他手法•高差•高差可以明确的划分领域的边界,也可以自由的结合和切断空间,是外部空间极其常用的手法。凸起的空间形式有展示、强调、突出等特性,它可以限制人的活动,可以用在限制进入的空间。下沉则具有收纳、汇集、吸引的特性,往往用在吸引人参与的空间。•高差的变化还可以将人流在导向不同的层面,在竖直方向组织交通。当A、B两个有高差变化的空间向连接时,连接的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领域性,对空间自身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交通空间(踏步)的位置不同,对A、B空间的影响也就不同,途中打点的位置是干扰较少,交往安静的区域,其他区域则较易为交通流线所影响。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中心通过其前面一个下沉式广场——峡谷花园吸引了周围街道行人的注意力。洛克菲勒中心的魅力可以说就是由这个下沉广场产生的。室外踏步的休息平台纵深不同,对视线的影响也会不同。如果纵深较大,则对后部的景观造成了遮挡,使其无法显现全貌;如果纵深较小,则可以让后部景观也一览无遗。东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踏步在不同标高上看到的塔的部分多少有所不同,这就是因为视线遮挡的缘故。•在中山陵神道的不同标高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明楼的主体部分,这就是精心控制神道坡度变化的结果。•水体•水体也是外部空间处理的重要手法,水体可以处理成静水体,也可以处理成动水体。•静水体可以产生倒影,使空间格外深远开阔。•动水体又可以分为流水和喷水。流水可以用来加强空间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用来在分割和限定空间。•在希望限制别人进入的地方采用水体分割空间是很含蓄,也很有趣的做法。•外部空间实例:严岛神社•作业二:《外部空间设计》•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加深对空间限定方法的掌握。•初步掌握简单空间形式的联系与组合。•初步了解界面对空间感受的影响。•初步了解功能与空间形式的关系。•初步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工作方式。•二、内容要求:•1、至少满足两个以上的功能(观赏、休憩、聚会、交流、游览等)需求。•2、至少具备外部空间的三种构成要素(建筑、植被、水体)。•3、至少采用四种以上的空间限定手法(高差、质地、分割、围合、覆盖、设置等)。•4、在给定用地红线范围内(30×30m)进行设计,正负高差各不得超过1.5m。•三、成果要求•1、A2(594*420mm)墨线图一至二张。•2、平面1张、立面2~4张、剖面1张(图纸比例1:100),模型照片4张以上(模型比例1:100)。•3、表现方式不限。•4、时间:4周。•:
本文标题:外部空间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6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