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唐诗选修整体设计山东培训用
唐诗宋词选修(苏教版)唐诗部分整体设计索引“风神初振”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盛唐诗“创新求变”中唐诗“诗国余晖”晚唐诗“风神初振”初唐诗风风姿,风度,风范神神韵,神气,精神风格气韵在特定写作内容基础上展现出来的整体风貌、气质、魅力新的唱和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思考:1、题中“望”字对应着诗中哪些具体内容?2、“望”之景触发的是作者怎样的情?3、这种“情”是由于怎样的原因产生的?炼虚词写情怀的典范——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矛盾张力“物新”而见时光之飞逝,生命之消逝。沉浸,唤醒,刹那的痛苦喷涌避免终止延宕感情关于杜审言杜审言在陈子昂之后,与沈佺期、宋之问、“四杰”同时,性格骄矜,与李峤、崔融、苏味道称“文章四友”。《新唐书》:“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新的唱和诗——初唐五言律第一(明·胡应麟)1、抒发的情感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为情而造文”;2、技巧的成熟:“惊”没有立即引起强烈的反映,中间以良辰美景含而不露地反衬心情,“惊”延宕到结尾才引出“欲落泪”的反应,情感的表达具有良好的过程、起伏感。结尾呈现“开放式”——没有走向终止。3、“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甫之家传有自来矣,然遂欲衙官屈、宋,则不可也。”(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自我”·深沉·手段——以《滕王阁》为例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人/“我”盛衰无常人世沧桑“我”之年华易逝,“我”之命运无常“风神初振”“送别诗”的新变饯别诗梁简文帝萧纲行乐出南皮。燕饯临华池。箨解篁开节。花暗鸟迷枝。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徒命衔杯酒。终成悯别离。过渡时期的得与失——以《春夜别友人》为例首联:纯粹写景,景中见人,刻画出离宴结束时人的凝视、出神,预示着离别时刻即将到来的忧伤与沉默。颔联:思绪由室内发散到室外,典故运用妥贴自然。颈联:炼字精彩,不露声色中展现出时光飞驶,离别终于到来,人的满腔深情与无可奈何交织在一起,纯粹写景中映衬出人的内心,含蓄深沉。蓄势迭加尾联:俗套方式收结,了无新意后继乏力。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春夜别友人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点出事件延伸出的描写式对偶句揭示旨意在继承中的演进——风神初振“合著黄金铸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古调新声首尾相拼定主旨:边警传来,欲报效国家却因“书生”身份不能实现理想,情怀郁愤悲慨,展现出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刚健雄壮之风扑面而来。中间二联典雅化、细节化的描绘修饰,诗意并无增加。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在演进发展中。《长安古意》《代悲白头翁》走出宫体诗的世界——初唐宫体新变“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卢刘总评初唐诗承绪着齐梁诗风而来,诗风华美绮丽仍是主流,但从“四杰”开始到刘希夷、陈子昂,开始出现南朝宫体极为罕见的思索:宇宙盈虚,运命有数的深沉思怀,在“彩丽竞繁”中交织着前代所没有的真实的感伤,但这种感伤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下与杜甫饱经离乱苦难之后的悲痛,都不一样,毋宁说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与哀怨,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世界、对自然之美好、对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也是对自身存在有限性无可奈何的感伤和愁怨。这些很容易在他们那些“有时无命”类的悲叹作品中流露出来。这同时就成为初唐诗的一个区别于齐梁诗风的重要特征,是“风神初振”的重要内动力。春江月花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丛卢照邻到刘希夷到张若虚卢照邻:放开嗓子,喊出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是绮靡大梦初醒后的心花怒放,同时又保持了一个清醒的自我,展现出宫体诗未曾有过的的新气象。刘希夷:暴风雨之后宁静爽朗的黄昏,感受到天地真正的永恒和人生真正深刻的忧伤。张若虚:更敻绝的宇宙意识: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神秘境界。洗尽铅华,在宇宙面前不卑不亢,冲融和易,纯正而渊默,跃上了诗歌顶峰中的顶峰,开创出盛唐诗歌一片开朗明净的伟大气象。汉魏质朴劲健的风骨,经历齐梁宫体诗华美典雅的洗炼,结晶、升华出《春江花月夜》,为盛唐诗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高屋建瓴把握“盛唐”面貌王昌龄《诗格》:“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殷璠《河岳英灵集·序》“三来”说:“神来”、“气来”、“情来”谢榛《四溟诗话》:“诗有辞前意、辞后意,唐人兼而有之,婉而有味,浑而无迹”;“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盛唐气象1、从宇宙、人类发展变化规律高度看待人生;2、高扬独立人格,崇尚高洁品质;3、在建功立业与恬淡隐退对立道路上均充满自信与傲骨洗净脂粉气汰尽庸俗气荡涤虚伪气展现恢弘、雄浑与博大、深邃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从“个人”到“情调”——杜甫:“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张九龄与盛唐诗风情怀上——倾注精力于表现得失穷通中的理想追求,和谐统一“仕”与“隐”的矛盾,展现出不为功业而屈己媚世的高洁操守,这正是盛唐诗人积极主动设计自我人生道路的风范。而功名事业和自由人生,也正是盛唐诗的两条主要创作轨迹。(《感遇》)手法上——以兴寄为主,委婉蕴藉。写景中渗透着婉约深长的情思,分不清哪是景语,哪是情语,物色和意兴浑然一体;抒发的情怀没有确切所指的对象,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多的含蓄蕴藉的抒情意味。这些正是盛唐诗最重要的表现特征之一。(《望月怀远》)“七律正宗”李颀诗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明·胡应璘《诗薮》:“和平而不累气,深厚而不伤格,浓丽而不乏情,几于色相俱空,风雅备极。”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堕泪”羊祜时代的人因何“堕泪”?“我”来因何“堕泪”?怀念“德政”——羊祜功业有成“我”之功业无望,人生价值空幻如“我”之“后来者”将为谁“堕泪“?(“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否?)悲慨羊祜——“我”——宇宙永恒,人生苦短人生苦短催生的功业未就之悲叹(因袭的重荷)景中见情,情景交融(景)萧瑟,空寂,冷落(情)(景)雄伟,阔大,豪迈(情)“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串联孟浩然的人生轨迹开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雄心万丈发展:《岁暮归南山》——不遇延续:《与诸子登岘山》——悲慨,失落延续:《宿建德江》——孤寂,冷落转折:《夜归鹿门歌》——新的人生选择结尾:《过故人庄》——融入隐逸总评:李白《赠孟浩然》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孟浩然以布衣终身,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罕见的。……被后世目为‘隐逸诗人之祖’。但纵观诗人生平行止与创作,我们会发现孟浩然也曾有过十分认真的求仕之心,只是在经历了科举考试失利的挫折之后,才真正把更多的目光投注于自然山水,作了一位“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逍遥隐士。……可以说,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诗佛”的诗1、首、颔两联是怎样点题、说透的?首联点题中山、秋、暝等主要信息;颔联着力描绘秋季山中雨后之晚景。2、颈联明明写到了人的活动的,为什么用“空”来形容山?(1)、树木蓊郁,掩映人迹;(2)、以动衬静,更显山中幽寂宁谧,不同于滚滚红尘的俗世。3、“新雨”的“新”字如何理解?本句对景物氛围有何作用?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景之清新,情之清新,令人忘怀世俗。4、请给颔联所描绘的景物加一个总特征的词语。景物的这种特征和人有着怎样的相通处?幽清明净。景之清洁与人之高洁相融会。5、颈联是如何完成“转”的功能的?从写景转到写人;从静态转到动态。6、请分析此种手法的艺术特色及其作用。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动态感、画面感极强,人与景相互映衬。无忧无虑,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折射出诗人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7、为什么从前六句的写作中能引出尾联的感叹?请概括前三联六句中隐含着的作者的情志。物芳志洁人和政通衬盼8、从抒情方式看,尾联和前三联有何不同?揭示了怎样的诗旨?前三联借景抒情,尾联直抒胸臆。发自肺腑、无需掩饰的赞颂与追求。洁身自好,决然归隐之志。9、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以自然美发现人格美;(2)、以“诗中有画”特点寄托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清·王士祯:“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天然不可凑泊。”刘大杰:“画笔禅理与诗情三者的组合。”朱光潜:“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王维五言山水田园诗的重要的特征1、善于整体把握,富于视觉之美:2、精妙的表达人内心深处刹那间的感触:3、神融于自然,沉潜到自然的幽深处,领悟到不可言喻的生命哲理:闻一多: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从这一角度说,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的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其长处短处都在这里。奠定中国诗的传统的是王维而不是李白或杜甫。王志清:王维诗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度,是民族趣尚最为典型而传神的艺术反映。特别是其山水诗的虚静空灵精神,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尚静”精神,深入到民族的肌理和骨髓,内化为中国美学稳定的艺术趣味和心理结构。盛唐边塞诗唐边塞诗的演进1、初盛唐:“四杰”、“三王”(王昌龄、王之涣、王翰)。以绝句形式写作,多为想象型创作。2、盛唐:高适。所写边塞地域上有较大局限性,以歌行体写作,容量扩大。3、盛唐:岑参。地域扩大,景色奇丽,承续歌行体创作,创新达到高峰。4、盛唐:王维、李白、杜甫,非创作重心,但形式多样。双峰并峙“高岑”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以气质自高”。殷璠《河岳英灵集》:“多胸臆语,兼有气骨”。高适气魄高适●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职韵)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删韵)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麌韵)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微韵)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有韵)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文韵)悲壮雄浑《燕歌行》边塞萧瑟荒寒的穷秋战士
本文标题:唐诗选修整体设计山东培训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8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