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材料
**县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材料2012-10-8根据市县部署要求,今年各乡镇积极开展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全面掌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现状,县纪委(监察局)近期组织力量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事权下放工作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各乡镇立足各社区现有的办公用房,积极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今年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创建经费列入预算,确保创建经费,已累计投入?万元。全县已建成规范化中心64个(全县共66个社区),其中**社区和**社区属于市级精品示范社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社区建立便民中心大厅,条件相对较差的社区集中2-3间办公室,实行柜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乡根据当地实际将乡、社区(**社区、**社区)两级的便民服务中心整合为一体,设在乡政府一楼办事大厅,构建“乡社合一、二社共享”的社区建设模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除了从社区干部中调配,另选大学生村官或聘请人员担任。全县现有便民中心人员539人,专职222人,兼职317人,大学生村官74人,聘用97人。**镇通过公开招考5名社工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镇也正准备招聘10名社工。为推进社区代办服务工作,每个社区均配备专职代办员。按照内部设施配备标准化的要求,每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了电话、电脑、桌椅、档案柜等必备的办公设备,设置沙发、茶几、饮水机、雨伞、老花镜、签字笔、服务卡、办事指南等便民设施,供群众使用。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现状。所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都已按照县里要求,积极承接下放到社区的68项事项,并设置民政事务、劳动保障(新农合、城乡居保)、综合治理(新居民服务)、计生卫生、党员服务、农业和综合咨询等组合式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所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均由社区副书记分管,按照内部管理标准化的要求,相应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制度、全程代办服务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相关制度。另外,还建立了台帐登记制度,社区每个窗口都放置《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事项办理情况登记本》,受理代办的事项都及时、如实进行登记。截止九月底,今年办结群众办理事项共计38237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各乡镇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幸福社区创建和事权下放工作,立足规范建设,突出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乡镇特色。**镇在含村的社区中实行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初步形成了村、社区合一局面。**镇的部分社区把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便民惠民服务站工作相结合,设置了邮政咨询服务。**镇、**镇在全县率先通过公开招考社工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镇利用村级基层力量,协助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并规定每个星期二,所有社区干部和村干部到各自社区进行集中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镇在中心窗口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价”活动(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提升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乡结合本地群众来乡办事早的实际,要求本地干部八点前来乡办公,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从运行情况来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后,通过“上提下放”调整事权和优化办事流程,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多数项目可以在中心办理,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将所有事项的工作流程、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投诉渠道等上墙公示。工作人员按照公示内容履行审批行为,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行为规范、公开和透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全程代办”服务模式,免除了群众的奔波之苦,群众办理一般事项,可以实现即办即结。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搭建了平台,过去群众办事往往要四处找人,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只进一个窗口就能办成,办理时限大大缩短,群众再也不必为办事处处碰壁。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
本文标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0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