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深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二册几何画板
深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二册几何画板第三章第一节用度量验证定理教学设计适用:初一第二学期课时:一课时设计:深南中学陈碧莹目录教学重点描述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原教学方法反思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设计后的思考教材中对要求掌握的重点的描述初步掌握度量线段长度、度量角度的方法熟悉几何画板计算功能的使用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几何画板工具的应用和构造功能。从本章开始,将学习几何画板的高级应用。主要包括几何画板的动态测量与计算功能:如测量线段的长度,各种角的角度等用度量验证定理是第三章第一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几何画板度量线段长度、度量角度的方法,并运用计算功能验证两个简单的几何定理在本课学习中,要验证两个简单几何问题,一是“垂直平分线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二是三线八角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利用几何画板作基本的几何图形,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学生已经在初一数学课学习过这两个两个几何问题。普通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基础一般,大部分从小学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每班有几个学生到深圳时间短,从初一才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差。原教学方法的反思在原来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检查---小结的教学方法原教案内容点击上面链接,可以打开索引网页,选择左侧对应第三章第一节用度量验证定理即可教学反思:在原来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练习内容,掌握几何画板中度量线段长度,度量角度的方法和计算功能的使用。但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到数学学习中呢?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材的要求初步掌握度量线段长度、度量角度的方法熟悉几何画板计算功能的使用教师制定的思维训练目标学生能灵活运用学习到的几何画板知识,触类旁通,自行设计方案验证在初一学习过的其他几何知识,甚至是还没学习到的几何知识。教学设计思路在讲述例题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设计教材以外的练习与提高训练,训练学生扩散思维运用网络查找相关的数学定义或相关资料教材以外的练习与提高训练采用合作式学习进行,以提高效率教学准备网络教室(已安装IE、几何画板等所需软件)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一引入师在几何画板中画两点一线,并提问:在公路的同侧有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上建一车站,使车站距两村的距离相等,如何确定车站的位置?请同学们运用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答并演示。生讲解并操作:过两点作线段,作该线段垂直平分线,与第一条直线相交点,即为所求点师复述垂直平分线定理并引入:如何用几何画板这个活的计算器来测量数据,验证这个定理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要探讨的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全体广播垂直平分线定理为初一数学已学习内容垂直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已经学习过垂直平分线作法,但可以在生操作时提醒:先做中点,过中点作垂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二讲授新知识与练习一用度量验证垂直平分线定理1教师演示用度量验证垂直平分线定理的相应步骤可参照原教案的演示步骤,但要特别强调最后一步的不可缺少:拖动点D,改变位置,看看测量出的线段AD和线段BD长度是否一样,结果永远为1;改变线段AB的长度和位置,测量结果一致。2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因为是用度量来验证垂直平分线定理,所以必须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练习中注意反复提醒学生要在完成后改变中垂线上点的位置,以及线段长度位置的改变是不影响测量结果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二讲授新知识与练习一用度量验证垂直平分线定理3提高训练(能够较快完成练习的学生完成)题目画一个三角形,画出两条边的中垂线,验证一下中垂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4简要小结提高练习的操作方法和强调全面考虑可变参数并观察结果的重要性重点:画出相应图形并得出度量结果后,注意引导学生拖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与大小时,度量结果不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二讲授新知识与练习二三线八角1教师提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要求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教师展示学生找到的正确概念。2教师讲解并演示度量角度的的方法,并画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给学生演示其中一个角的度量学生因为不可能带数学书上信息技术课,要获取这几个数学概念的准确表述,最好方法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注意提醒点选构成角的三个点的先后次序不同时,获取的将是不同的角只需演示一个角的角度测量即可,学生自己推断出其他七角的测量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二讲授新知识与练习二三线八角3学生练习:对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八个角进行度量,并观察他们之间的关系4教师简要小结测量方法、条件改变时的变化规律、八角内在关系。要求学生先归纳出所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再进行测量,然后改变平行线间距离、与截线夹角等参数,观察八角的变化规律,最后推断相互关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三知识与思维扩充训练在前面章节中,学生曾经进行学习过利用椭圆的过椭圆的构造,但椭圆的定义在初一几何中还没有学习。在扩充训练中,三个同学一组,复习椭圆的构造,并讨论如何用度量来检验是否椭圆上任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是定值。提醒学生注意或思考以下问题:1度量哪些线段的长度?对什么进行【计算】操作?2观察距离之和的定值与什么有关3如何移动椭圆上的点,点变化时距离之和变不变?4圆半径变化如何影响定长5什么时候椭圆变成圆采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效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备注四小结1小结本节学习的几何画板的相关操作知识和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2小结如何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验证几何问题并引导学生课后运用几何画板验证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后的思考与原来的上课方式相比,我认为新的教学设计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且运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知识和思维扩充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在该教学设计中,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展第三个环节“知识和思维扩充训练”,但由于一节课时间为45分钟,可能会不够时间深入展开。如何有效的控制好前面“教授新知识和练习”环节的节奏和时间,使学生在第三个环节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分析,是值得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层次参差,如何让基础差的学生不掉队,水平高、思维快的学生不分散精神?虽然在本设计中有一个针对操作快学生的提高训练,但实际中教师如何兼顾,我觉得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E-mail:beingchen@hotmail.com
本文标题:深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二册几何画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