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生态文明在土木行业的建设
生态文明在土木行业的建设摘要:现如今,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也越发的突出,作为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建筑行业,应该首先施行绿色建筑、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从建筑材料到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生态理念,科学地融入生态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浅谈了生态文明在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设计、施工和装修三个角度阐述了现有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出的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和谐共赢,就是推行生态建筑。关键词:生态文明;土木工程;生态建筑Abstract:Nowadays,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issuesarealsoincreasinglyprominent,ashighconsumptionandhighpollution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weshouldfirstimplementationofgreenbuilding,eco-friendlymodelofdevelopment,frombuildingmaterialstotheconstructionofthewholeprocess,wemustadheretotheecologicalphilosophy,scientificintegrationofecologicalpolicyisnecessary,thepaperofecolog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ntdirectionofcivilengineeringintheindustry,fromdesign,constructionandrenovationofthreeexistingcivilengineeringperspectiveoftheprocessofbuildingand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outstandingcontradictions.Resolvethisconflict,toachieveharmonyandwin-winarchitectureandecology,istheimplementationofecologicalconstruction.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CivilEngineering;EcologicalArchitecture1.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问题。【1】今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一年多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4月2日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有望年内出台。【2】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已经在迅速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一事已经势不可挡。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已经成为我国取得最大共识的主流文明形态之一。【3】这种文明形态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对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4】土木工程的建设作为最基本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也越来越显现出其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方面的严重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持续、不可协调性的矛盾日益突出。【3】2.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出的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矛盾a)设计过程中展现的矛盾首先给大家区分两个概念,绿化率和绿地率。绿化率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准确的提法应为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大致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绿化,所以绿化覆盖率一般要比绿地率高一些。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其计算要比绿化率严格很多。绿地率通常以下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控制:并不是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绿地率,在计算时,要求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属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米的深度,也就是说在上面种植的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相反,计算绿化覆盖率时,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开发商非常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的概念。虽说法律法规对绿地率有相关规定,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或者惩罚的力度不大,不足以,加上有些开发商在将楼盘卖掉之后,并没有维护绿化的后续措施,使得所以实际的绿化率往往不达标。国家要求绿地率以保护环境、减少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温室效应的目的并没有达到。b)施工过程中展现的矛盾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很火的视频,是柴静自掏腰包做了一个有关雾霾的调查后做的一个纪录片——《穹顶之下》,里面提到的扬尘对人体的危害,让人真的是心惊胆战,而这个扬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大兴土木的过程中。城市渣土运输、堆放的沙石在闲置时没有被妥善的处理,这些都会致使工地内外尘土飞扬。扬尘不仅会导致PM2.5细微颗粒浓度升高,更是细小颗粒PM10的首要污染源之一。土木工程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据统计,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规模居世界前列,土木工程行业年消耗的钢材占到世界消耗总量的25%。据世界钢铁协会2013年1月22日发布的2012年全球钢铁生产统计数据,我国大陆2012年粗钢产量7.16亿吨,占全球钢产的46.3%。土木工程建设消耗的物资占全国物资消耗总量的15%。其次,混凝土体积的70~80%为砂石骨料。为取得这些原材料,需要开山或挖取河床,破坏自然景观,改变河床位置及形状,造成水土流失或河流改道等严重后果。混凝土浇注使用的模板还有相当大部分采用木模板,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热带雨林的破坏,间接地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和生态平衡。在混凝土的运输与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之外,还产生振动和噪音,是城市公害的主要来源。据调查,城市噪音的1/3来自于土木工程施工,其中混凝土的振动占主要部分。同时,土木工程也是吞噬土地资源和倾占自然空间的巨大产物,不仅影响自然水文状态、空气质量,而且还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5】。混凝土的质地脆硬,颜色灰暗,给人以粗、硬、冷的感觉,由混凝土所构成的生活空间色彩单调,缺乏透气性、透水性,对温度、湿度的调节性能差,在城市大密度的混凝土土木工程物和铺筑的道路,使城市的气温上升,因此有人把现代城市称为“灰色的热岛”或“都市沙漠”。因此,21世纪的混凝土不仅要满足作为结构材料的要求,还要尽量减少给地球环境带来的负荷和不良影响,能够与自然协调,与环境共生。这是实现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c)装修过程中展现的矛盾近几年来,大量的数据信息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室外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小,而室内污染物的影响更为严重和复杂。居室中常见的有害物质种类多种多样,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也不同,研究起来难度较大。室内环境是由装修材料或者是建筑材料构成的与外部环境相隔的窄小空间,装修装饰材料在窄小空间中的活动范围小,致使有害物质的浓度容易提高,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建筑装修中使用了质量低劣的建筑装置装修材料,这些也是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6】其中,室内建筑的装饰装修材料散发的有害物质最多,主要包含:甲醛、石棉、苯等。国家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此之前,我国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含有害物质元素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现代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很多建筑使用了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记忆各种发光材料,这些材料大量向环境中发射太阳光,这些发射光照射人的视网膜和虹膜会受到刺激,危害视力健康,光线发射到室内,会升高室内温度,这就是光污染的一种:白亮污染。这些有害光对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3.应势而生的“生态建筑”建筑与自然二者应该是相互融合的,不能在牺牲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建筑的施工【7】。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无污染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和谐是生态建筑理论的主要目标。生态建筑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生态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然后通过内外部空间的不同设置形式来实现不同物质形态和能量的转化,最终也实现了一中污染小能耗少的一种生态循环,生态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为建筑提供一个更加洁净和环保的空间,同时建筑使用者也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8】。此外,生态建筑还能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消耗,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生态建筑这种依托自然,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和自身的设计,达到良好循环的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9】。生态建筑,说起来很学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其实就是一小点一小点的改进,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得到的最终的理想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步进行优化现有的建筑形式:a)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不同的绿化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工程的小气候;b)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大跨度和质量比较轻的结构,对建筑结构自身的适应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完善;c)设计生态建筑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地对生态建筑自身的特征进行了解和把握,在设计之后要能够体现出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特点;d)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一些节能环保的材料,生态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一些节能环保技术,这样也就实现了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e)在建筑选址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一些环境状况良好的地区,尽量要减少污染;f)同时对建筑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要进行妥善的保存,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环境的改造,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环境的整体性。4.结语虽说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可先今社会,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也越发的突出,作为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建筑行业,应该首先施行绿色建筑、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从建筑材料到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生态理念,科学地融入生态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浅谈了生态文明在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设计、施工和装修三个角度阐述了现有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出的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和谐共赢,就是推行生态建筑。从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形势来看,生态建筑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生态建筑不仅仅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人类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参考文献:【1】张孝德.生态文明与中国发展[J].今日浙江,2015.【2】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大事记[N].太原日报,2015.09.30【3】吴佳梅.土木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建设与发展,2014.【4】朱海军.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2014.【5】赵利强.关于土木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铁道土木工程技术,2014【6】彭天闻,刘跃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与室内环境污染相关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7】杨鹏飞.浅谈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J].节能环保,2015.【8】秦小锐.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5.【9】徐文明.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分析[J].理论研究苑,2012.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在土木行业的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7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