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舞动的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中国的文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汉字是如何起源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吗?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甲骨文2、文字的演变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小篆秦李斯峄山石刻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秦代的狱隶程邈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隶书东汉《曹全碑》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脱胎于隶书,魏晋有定鼎之功、到隋唐时达到顶峰。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最富代表性的是“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楷书钟繇《宣示表》魏晋以前自发阶段魏晋以来自觉阶段楷书草书东晋唐朝行书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3、书法艺术的发展注重汉字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汉字的审美功能钟、王欧、颜、柳王、王张、怀魏晋--定鼎唐代--盛世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端庄雄伟。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称。颜真卿《书告身》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作品的比较唐楷柳公权《玄秘塔碑》王羲之的《七月都下帖》怀素《自叙帖》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惊蛇走虺(huǐ),骤雨狂风草书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张旭《自叙帖》《兰亭序》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被历代书家推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赵孟頫:元代著名书法家文征明:明代书画家魏晋以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自觉阶段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楷书魏晋--定鼎钟、王唐代--盛世欧、颜、柳草书东晋王、王唐朝张、怀行书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3、书法艺术的发展(书体特点)B典型例题:“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中国画,又称国画特点:原料:类型: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涌现出了哪些优秀的画家和作品?二、笔墨丹青中国画远古《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驭龙帛画》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这幅帛画反映了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质。这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注重线条和色彩。代表作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等秦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魏晋东晋顾恺之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凸显个性。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隋唐展子虔《游春图》《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糅合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为“画圣”,这是他的《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敦煌彩塑敦煌壁画宋徽宗·赵佶《五色鹦鹉》宋徽宗·赵佶《竹雀图》宫廷画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也开始发展起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明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元王冕墨梅图明徐渭《牡丹蕉石图》清郑板桥《墨竹图》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秦汉:绘画门类丰富,(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两宋:注重写实的宫廷画、风俗画盛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最为突出。强调个性,借物抒情,写意。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二、笔墨丹青中国画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C.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c京剧脸谱三、京剧的出现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幅奸白脸。可见花脸脸谱是以色定调,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1、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原始歌舞——起源春秋战国优伶——出现专业艺人元杂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明朝昆曲——地方戏曲,流传甚广三、京剧的出现清朝—京剧2、京剧形成的原因①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活跃②各种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③广大艺人的努力④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⑴形成:⑵发展:①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新剧种——京剧①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②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③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十三绝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4、京剧表演特色取材历史故事。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唱、做、念、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1)内容:(2)乐器:(3)角色:(4)表演:猜一猜:他们是京剧中的那个行当?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生旦主要指女性形象。扮演人物按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净净行是中国戏曲行当的一种,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净分文净与武净,细划分则有铜锤花脸、黑头、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丑俗称“小花脸”。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又因和净行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又称“三花脸”。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丑行分为文丑、武丑两种。5、其他戏种秦腔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A3、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解析:答案为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清山水画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社会风俗画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很大,明清山水画可能与政治关系更大。
本文标题: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0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