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陕西煎茶岭镍矿工程初步设计12-15
1第十二章环保12.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Ⅲ类;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Ⅱ类。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4-90);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1、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12.2矿区及其周围环境概况12.2.1矿区交通位置矿区交通方便,现有略阳—勉县公路(310省道)通过矿区,向西27km接宝(鸡)成(都)铁路的略阳站及陕甘公路,向东42接阳(平关)安(康)铁路勉西站及108国道。矿区南北侧各有一条简易公路与略勉公路相接。12.2.2自然地理环境矿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何家岩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25″北纬33°15′20″矿区东西长约5200m,南北宽约2000m~3000m。矿区位于秦岭山脉南部余支,嘉陵江与汉江两水系的支流分水岭(煎茶岭)地段。山脉走向近东西向,群峰耸峙,挺拔陡峭,峰谷显然,地形复杂。矿区内最高山峰官地梁海拔1404.86m,最低点标高为800m,相对高差为150~400m。矿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从分水岭向东、向西逐步降低,2山坡坡度较陡,一般在30°~40°。矿区气象属暖温带潮湿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足。12.3矿床开采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1、尾矿、矿渣的不合理堆放,为泥石流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有可能引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废石场地应选取地势开阔、汇水面积小、雨季不易产生泥石流的地段堆放;尾矿库的选址建设工作,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杜绝泥石流及其决堤事故的发生。2、矿山开采形成的工业废水排放有可能形成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污染,应作好堆浸场地及尾矿库废水的防渗漏、废水净化、重复使用工作,废水排放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3、矿山建设开采等相关的工程活动,应避免引发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2.4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工程本项目为采选工程,其污染源主要来自采矿、选矿。采矿为坑采,对外环境影响轻微,污染主要来自粉尘、废石、坑道涌水、噪声;选厂的主要污染来自尾矿和尾矿水,其次是粉尘、噪声。12.4.1大气污染及其控制1、采场大气污染及其控制(1)生产性粉尘地下采矿采用下向充填采矿法,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空间狭窄,空气流动性差,气温高,湿度大,在采矿中产生的粉尘、NOX、CO等废气对坑内工作场所有一定的影响。坑内凿岩、爆破、铲装、转载过程中均有粉尘产生,粉尘的产尘强度与凿岩、爆破、装运方式、作业条件、岩石性质等有关。本矿工业矿体的游离SiO2的综合含量中等,因此井下作业岗位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工人健康,减少粉尘浓度,降低采场工作面温3度,保持巷道空气清新,主要措施如下:井下采场采用先进设备进行凿岩,柴油铲运机出矿,粉尘较小但废气污染比较严重。采用湿式凿岩对凿岩、爆破及出矿过程各产尘点进行喷雾洒水、巷道洗壁等综合防尘措施。使粉尘湿润、粘结、增重,从而抑制粉尘飞扬。(2)锅炉烟尘锅炉产生烟气,经除尘达标后排放。产生灰渣,可用于铺路。(3)选矿厂大气污染及其控制选冶厂的污染源主要分布于胶带机的受料点和转运点等处,其主要污染物为生产性粉尘。本次设计采取以下综合除尘措施。○1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水力喷雾除尘,对车间及操作室地坪进行冲洗,防止粉尘二次飞扬。○2在工艺配置上,尽可能对尘源加以密闭,并设置机械除尘,保持罩内负压,控制粉尘外溢。○3在矿仓、通廊、转运站等处设喷雾洒水除尘。12.4.2废水处理及利用措施1、采场废水处理及利用措施(1)坑采废水排放及利用措施坑内涌水及生产废水汇集于650中段的水仓,泵扬排至946主平硐口,然后经DN250输水管自流到给水处理站处理后进行回用。(2)采矿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坑口工业场地生产、生产污水经汇合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2、选矿厂废水处理及利用措施(1)生产废水处理措施选厂排水主要为破碎、筛分、磨浮车间工艺排水及车间冲洗地地坪水。均由车间排水明沟、排水管收集后,排至厂区排水管网至尾矿砂泵站,经尾4矿输送系统排入尾矿库,在尾矿库稀释澄清后进行选矿生产回水利用。选厂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无人区。生产排水量9102.5m3/d,生活排水量120m3/d。(2)尾矿库外排水处理措施尾矿库外排水75%回水使用,采用坝下回水泵站加压回水,同时将尾矿澄清水和坝体渗流水集中至回水池,加压返回选厂高位水池。(3)其他生产废水①汽车库污水经洗车污水沉淀池处理后,达标后外排;②化验室、酸库等处的污水经酸碱中和池处理后达标外排。③各车间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④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外排。12.4.3噪声防治矿山噪声源主要有坑采和选冶厂等机械设备。1、坑采噪声及其防治矿区远离城镇及生活区,附近无其它工矿企业,噪声源主要是采矿的空压机、凿岩机和铲运机等。坑内噪声源有凿岩机和风机;凿岩机配消声器和减震套;风机设在坑道内有风机房仅影响坑道空间,凿岩工人处在噪声环境中,需带防护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出矿用电动铲运机,噪声较小。地表噪声源空压机置于空压机房内,机房内设置隔离值班控制室,值班室内噪声可降至65dB(A),机房隔墙可减噪10~20dB(A),厂界噪声可降至65dB(A)以下。且矿山居民稀少,噪声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2、选矿厂噪音及其防治选矿工艺过程的自磨、筛分、球磨等大功率设备均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噪声源的声级一般可达95~100dB(A)。为了保护操作工人,在球磨机旁可设置隔声值班室,减少噪声对操作工人的影响。12.4.4固体废弃物51、废石和尾矿矿区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废石和尾矿。该矿在正常生产年,年排放的废石量约为165000t(78571m3)。废石场初期选择在厂区斜对面约1km处的九房里左侧沟内,库容约80万m3左右,可服务10年。选择位于厂区东侧约3km处的赵家沟为备用废石场。废石场上部要砌好截水沟,防止废石流滚和被地表水冲失。为防止雨季废石流的危害,在废石堆场下方设置可靠的废石挡墙,起截流、防洪、排水设施的作用。废石场服务期满后,要进行处理,复土造林或种草。选厂生产规模为日处理矿石2000t,尾矿产率按88.55%,年充填尾矿90kt。初期尾矿库选在位于选厂东南3km处的磨子沟内,后期尾矿库位于磨子沟南侧的邓家山(上游为桃园沟,下游为吴家沟)。初期坝采用堆石坝型,后期坝利用固结尾砂修筑子坝,尾矿浆冲填筑坝,后期坝采用上游法堆筑,最终冲填标高1080.0m。初期尾矿库有效库容约171.51万m3,服务年限4.86年。库区设截水沟,直接将山坡水流引出库外,沟底布置排洪系统,自上而下依次为斜槽、涵管和消力池。2、生活垃圾矿区和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应遵循集中处理的原则,各处设垃圾间,再定期收集至垃圾站,然后运到垃圾场堆存,以便以后填埋或处理。12.5矿区绿化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特殊的作用,它具有较好的调温、调湿、吸收灰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等功能,因此,应大力开展绿化。在矿区工业场地、选矿车间周围的绿化以常绿树为主,生活区及厂区道路周边种植矮树木、花卉绿地,生产车间外空地种植草坪、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隔声林带(宽约25m,高低搭配),尾矿库和废石场周围也应6进行绿化。12.6环境管理与检测12.5.1检测机构及其任务1、检测机构环境管理由厂领导兼职负责,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科负责,安全环保科配备专业的安全及环保人员。根据矿山规模,为节约资金,环境监测室与化验室共用,不设办公、仓库等其他用房。监测与化验所用药剂、材料由矿仓库保管和发放。2、任务依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本矿污染特点,主要承担:(1)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和排放标准对本企业的主要污染项目开展日常例行监督。(2)掌握企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范围,建立监测台帐,按规定编制和报送报表。(3)开展污染调查,参加污染事故分析,配合治理进行监测。(4)负责工业卫生中的岗位粉尘等监测工作。12.6.2主要检测设备、仪器的选择监测专用设备配置,仅考虑企业主要污染物和环境必须经常测定的项目所需之设备,不常测项目的监测可委托有关单位协作。12.7矿山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中对各种污染源均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处理后,一般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使其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只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维护好环保设备,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矿山的开发可以发展地区经济,只要认真贯彻“三同时”,未来的生产可以满足所在地区对环境的要求的。矿山设计环保总投资3606.8万元,占建设投资总额的7.21%7第十三章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13.1设计目的与设计指导思想13.1.1设计目的土地复垦的目的主要是:将企业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搞好企业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具体来说,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或减轻其危害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采矿活动使大量含重金属离子的岩石从地下迁至地表,这些岩石常年风化侵蚀后淋滤出酸性水,从而污染周围地区的土壤与水系,破坏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健康,土地复垦能减少酸性水的污染与危害。2、矿山生产所形成的排土场(废石场)、集中弃土堆区等人为矿山堆积场,在一定条件下,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影响当地农林业生产、交通运输,造成财产损失。土地复垦能防止与减轻上述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3、减少矿山堆积场(主要指排土场)的飘尘危害与污染。排土场能达规模改变开采地区的地形,破坏植被和土壤层,从而引起地表径流的变化和地区小气候的恶化。土地复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环境恶化的因素。13.1.2设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土地复垦应符合企业所在地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总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应采取成熟的并和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复垦工艺,既能达到复垦的技术要求又要节约基建投资;土地复垦应列入企业生产发展计划之中。13.1.3设计范围与实施负责单位土地复垦设计范围为企业远、近期用地界限。企业建设单位应负责建设过程中有关土地复垦事项,企业按生产建设进度实施相应的土地复垦计划。813.2土地复垦的原则、目标及复垦范围13.2.1复垦土地的原则和目标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原则是: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编制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是把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减小到最低限度。复田技术要求是:大致整平,边坡放缓,表面及边坡铺设土壤及其他必要的灌溉设施。13.2.2复垦区域复垦对象为废石场、集中弃方堆场及破坏表层土壤、植被的集中取土土源。13.3水土保持现状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年降雨量不均以及矿山前期开采对地表植被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区内地表植被覆盖较好,土质不疏松,抗蚀力较强,因此,现场水土流失情况轻微。矿山年产废石量约为165000t(78571m3)。根据矿区地形条件,初期废石场选择在厂区斜对面约1km处的九房里左侧沟内,库容约80万m3左右,可服务10年。选择位于厂区东侧约3km处的赵家沟为备用废石场。从总体上来看,该地区目前水土保持状况是比较好的。13.4新的水土流失预测13.4.1生产建设致发水土流失的因素1、破坏地貌植被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移动范围将有所扩大,可能会使部分地面陷落,这将会对地貌、植被有一定破坏。2、生产建设中弃土、弃石、弃渣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年产废石大约t。这些废石如不处理好,可致9发水土流失。13.4.2生产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1、由于工程开挖
本文标题:陕西煎茶岭镍矿工程初步设计12-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8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