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陕西省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西安市课改实验区历
2008年历史中考复习备考策略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张艳丽zyl1970@163.com一、2008年我省中考历史说明变化分析考试内容的变化:新增14个考点。题型的变化:难度分布的变化:考查能力层次的变化:试题立意的变化:二、2008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一)研究课程标准,贯彻课改精神(二)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1)理解中考指导精神(2)掌握考点内容考察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5个板块内容。考试内容要点:94个。新增加14个。中国古代史(2个)中国近代史(4个)、中国现代史(3个)、世界近代史(2个)、世界现代史(3个)3、把握考试能力层次A、第一个能力层次:凡在考查内容要点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007徐州)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①詹天佑②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③④时间内容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礼节变化叩头点头鞠躬、握手称呼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1)据图①,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的发明者是。(4分)(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电话发明于哪次工业革命时期?(2分)(3)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③、图④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分)(4)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1分)3、把握考试能力层次(续)B、第二个能力层次:凡在考查内容要点的陈述中使用“理解”、“概述”、“说明”、“认识”、“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2007陕西)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中考说明》中涉及理解层次的考点中国古代史部分: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发明的贡献等;《中考说明》中涉及理解层次的考点中国近代史部分: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难曲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等;《中考说明》中涉及理解层次的考点中国现代史部分: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等。《中考说明》中涉及理解层次的考点世界近代史部分: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中考说明》中涉及理解层次的考点世界现代史部分: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等。(增5个)3、把握考试能力层次(续)C、第三个能力层次:凡在考查内容要点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2006陕西)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著名君主,你了解他吗?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用贤才,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局面,国力逐渐强盛。材料二:唐太宗说:“舟好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1)略(2)想一想: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中考说明》中涉及运用层次的考点中国古代史部分: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等;中国近代史部分: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等。《中考说明》中涉及运用层次的考点中国现代史部分: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世界近代史部分: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等。4、分析样题5、明确说明变化(三)研究教材,做好复习工作首先,要认识教材的重要性;其次,要扭转一个错误思想倾向;再次,要形成一个正确认识。熟目录、熟课题、熟提示、熟正文、熟小字、熟图片、熟引用资料、熟每课一得、熟练习题、熟大事年表。(四)研究中考试题,了解中考的发展方向(五)科学制订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全面复习第一轮:全面复习(三月初—五月上旬)第一:落实主干知识第二:重视三个维度“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注重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和教育功能。”----《中考说明》1、夯实根基(1)根据《中考说明》,确定教材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梳理、掌握;(2)实行单元内小专题式的复习方法,坚持单元总结和过关训练。(3)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方法链接:●概念突破法。(2007荆州)发生在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的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例如:下列事件属于近代化起步的是:①戊戌变法②五四运动③洋务运动④新文化运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讲清楚概念的含义(2)用历史现象来说明概念(3)把相同性质的事件归类到同一概念,让学生从这些同类历史事件中加强理解例题:下列不应该编入“迈入近代社会”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B.文艺复兴运动C.新航路开辟D.南北战争近代史、近代化、资本主义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民主政治、民族融合、全球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等●“挖点、抓线、高频重复”法“挖点”:挖掘知识点内涵,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不死记硬背。“抓线”:归纳整理知识线“高频重复”:经常复习(1)常规性复习(三读)(2)主干知识高频重复2、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2007山西)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历史课程标准》关注下列三种考查方式:(1)获取信息的方法途径2006年试题“如果请你搜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法国大革命的有关资料,可以采用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资料的分类与整理的方法(07陕西样题)请将图1-4所示的成果归类(要求填写成果名称)属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如:《独立宣言》《华盛顿像》《人权宣言》《拿破仑像》、日本偷袭珍珠港影视片资料,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3)组织活动的具体形式例如校内开展某主题活动,你可以采取哪些活动方式?活动步骤?校外社会调查:设计革命历史题材的邮票、重走长征路线设计、编辑主题报纸、栏目。3、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精神品质(情感)类试题:精神品质类:例如: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例如: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例如:你从伟人身上(华盛顿、林肯)获取哪些精神力量?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你学习?情感类:(2007吉林)展望“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请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句寄语。(避免战争、热爱和平)(二)启示借鉴类试题:(2007陕西)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或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2007太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战争与科学技术、和平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例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什么借鉴作用?(2007武汉)在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了什么启示?(2007河北)32题第三问“上述材料和问题能为调整经济体制提供哪些借鉴?”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国家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历史课程标准》第二轮:专题复习(五月上旬—五月底)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美国的发展史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929年经济危机中——罗斯福新政——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冷战的实施——霸权主义政策。专题整合●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中国受屈辱史、抗争史等;●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专题、思想解放专题、科技创新专题、民主政治专题等;●根据知识内容整理的专题,如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专题、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专题、战争专题、外交成就专题。●根据历史时段整理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表一)名称朝代相关人物地区地位及作用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岷江流域“无坝分水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长城秦朝蒙恬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古代伟大的工程明朝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赵州桥隋朝李春河北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大运河隋朝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宫(宫城;紫禁城)明清北京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世界建筑瑰宝。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伟大人物及成就(表二)人物国别所处时期成就影响哈格里夫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发明珍妮纺纱机第一台近代意义的机器,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英国改良蒸汽机提供动力史蒂芬孙英国发明蒸汽机车人类进入“火车时代”本茨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发明汽车缩短距离,便利往来莱特兄弟美国发明飞机揭开了空中交通的新纪元爱迪生美国电灯等电器把光明带给人间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神舟五号、六号、嫦娥一号)第三轮:模拟强化(六月初—六月中旬)1.认真筛选试卷2.做好统计分析工作3.有目的讲评应试技巧①考试时安定情绪,心要静,沉着冷静②仔细审题③合理分配时间,要控制好答题
本文标题:陕西省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西安市课改实验区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8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