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之新课程理念2012
答题注意基本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从教师的角度而非学生的角度用教育理念及教育术语进行客观分析论述,不同于普通人的简单评判是与非新课程理念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第三章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第四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第五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一、什么是课程(一)课程定义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狭义:教学科目(学科总称或一门学科)一般:学科和活动(1992年)广义:学科、活动和教育环境预设与生成静态与动态正式、官方、显性非正式、隐性、隐蔽、潜在(二)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5.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从课程设计和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二、课程理论(一)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1.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知识主义):以知识为核心,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2.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形式3.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念,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1.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为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成为圣经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受”过程3.教师和学生外在于课程(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1.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2.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3.教师与学生上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课程”的一组描述•学科和经验•静态和动态•刚性和弹性•文本和过程•预设和生成•国家和师生三、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形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典型案例:谁来教育中国的教育?四、我国新课改的大体情况1999年2001年秋季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2005年秋季开学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一、课程目标类型(国内划分):行为取向性目标(结果性):泰勒、布卢姆生成性目标(过程性)表现性目标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即泰勒原理,194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达到哪些教学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行为目标之父课程理论之父教育评价之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是历史上第一个教学目标分类系统,把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学习目标,并分别做了进一步的层次的划分。(1956,1964,1972)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三、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具体措施)?课程主要由六要素组成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管理(一)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课程结构•横向结构:课程结构内部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纵向结构:课程内容直线式或螺旋式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学科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设置“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原则,也是新课程区别于以往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1.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综合课程如艺术、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交际活动、心理健康活动等2.学科与活动相结合3.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选修课地方课程选择性校本课程(三)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几个课程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6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1.11课程标准2001.7实验教材2001.7?我国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这是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作为教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是“跳板”,而非“圣经”。“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四)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五)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性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六)课程管理(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文标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之新课程理念20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8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