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原病防治与健康卫生队:谭龙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点陪你一起看草原地理环境特点全线绿色植被稀少,高山积雪终年不化,冰川广布,气候寒冷,降雨量极少,风沙大且气候多变气候特点低大气压、低沸点,不利于烹煮食物;低氧分压,每上升100m大气压下降0.99KPa;低气温,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5~6℃;低湿度:多风沙高风速、气候干燥高辐射:强太阳辐射和电离辐射,中午尤其强烈;气候多变,一天见四季,衣物的配置一定要齐备;多雷暴,每年夏季常出现雷暴,且常与冰雹同时发生,每年4-9月份发生频率相当频繁.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低氧*寒冷*气流*干燥*紫外线强*气候多变高原习服与适应习服过程中人体各系统的变化神经系统大脑对缺氧最敏感:1、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判断易失误。2、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步态不稳,幻觉,头疼,头晕,随机体调节而减轻,消失。3、发生脑水肿,出现嗜睡、昏迷、惊厥,甚至呼吸中枢麻痹。如果3个月仍不能适应,应尽快移至低地。心血管系统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较平原地区快20~30次,适应后逐渐减慢。血压增高,以适应机体缺氧。初上高原出现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造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系统呼吸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特别是夜间,周期性呼吸是司空见惯的。周期性呼吸:快速连续的进行三到四次的深呼吸后产生十至十八秒的呼吸暂停,越频繁越表明高原反映加重;过度换气使CO2呼出过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引起头痛、头晕。消化系统血液在短时间内被机体动员到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引起消化道血流减少。肠道对低氧敏感,张力弱,蠕动乏力,腹泻,持续时间较短。高原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其他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等,类似症状健康人在进入高原一段时间身体习服后机体可自行调节,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影响高原习服的心理因素*恐惧心理*忧虑心理*焦虑心理*悲观心理常见高原病一、高原的概念:凡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而面积又比较辽阔的高地,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即可称为高原。但高原病常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目前,国际上根据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时出现的生理学反应,将高原划分为四个海拔高度:1.中度海拔:高度在1500~2500米之间。当人体进入此高度时,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呼吸和心率轻度增加,除极少数对缺氧特别易感者外,很少发生高山病。海拔2260米海拔2260米2.高海拔:高度在2500~4500之间。多数人进入此高度时,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如呼吸和心率增加,头痛、食欲不振、睡眠差,容易发生高山病。海拔3100米海拔3700米3.特高海拔:高度在4500~5500之间。人体进入此高度时,缺氧症状进一步加重,动脉血氧饱和度<80%,当人体进入此高度时应遵循阶梯性适应训练,否则容易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等严重的急性高山病。4.极高海拔:高度在5500~8848之间。长期居住或执行任务的高原,一般不超过5500米,到达海拔6000米以上地区的人只有探险登山运动员,逗留时间也很短。人体进入此高度时,机体的生理机能呈进行性紊乱,常需额外供氧,动脉血氧饱和度在60%~70%。海拔7600米海拔8848米二、高原病定义: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又称高原适应不全症,是指人未经适应就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或由海拔较低的高原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加上寒冷气候的影响,或体力负荷过重,而使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以致个体适应能力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变化和症状,称为高原病。高原病的发生见于以下情况:①初抵高原:指海平面或平原地区人,初次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但也有少数人在2000多米就出现轻度症状。②重返高原:指久居高原或高原世居者从高原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之后,在重返高原后出现了缺氧症状,这与他们在平原发生了脱适应有关。③进入更高高原:是指已经产生高原习服或适应的人,从一个高度进入更高度时出现症状反应,这在居住海拔2000--3000米的人进人海拔4000米以上时十分常见。三、高原病分型分类高原反应急性慢性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高原心脏病(一)急性高原病:1、急性轻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最常见。是人们从海平面地区进入高原地区以后发生的急性缺氧反应。在人急速进入高原时发生率较高,据统计,约占进入高原人群的70~80%。临床主要表现为在到达高原后数小时或一两天内,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头痛、头晕、疲乏、失眠、心悸、气短、胸部闷胀、耳鸣、鼻衄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多数人在1周左右由于代偿适应功能的建立,症状可逐渐消退,但也有持续较久或迁延成慢性高原病的。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自我判定很重要:一是在无医务人员情况下可自我救护;二是可以早期诊治,不致贻误病情。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这里介绍的是国际统一(1991年班夫标准)方法:头痛:0分:完全无头痛1分:有轻度头痛2分:呈中度头痛3分:为严重头痛,以致不能工作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胃肠症状:0分:食欲好1分:食欲减退或恶心2分:中度恶心或呕吐3分:严重恶心、呕吐,致不能工作。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疲乏无力:0分:无任何疲乏感1分:轻度疲乏无力2分:中度疲乏无力3分:严重疲乏无力,致不能工作。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头晕目眩: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致不能工作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睡眠障碍:0分:睡眠正常和平时一样1分:和平常比睡眠不深2分:难以入睡,多次醒来3分:通宵难眠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急性轻症高原病的自我判定:根据以上打分可作出自我判定(具备任何1项)0分:完全正常1分:轻度反应2分:中度反应3分:严重反应,须卧床休息。2、急性重型高原病:(1)高原肺水肿:为急性高原病中严重的一型,是高原急性缺氧导致肺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即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有紫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痰液呈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痰量极多,甚至从口鼻涌出。一般在海拔4000米高度以上发病,但对缺氧敏感者也可发生于2500-3000米左右。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和寒冷是发病的三大诱因。治疗与抢救:强调早发现、早诊断,采取就地救治的原则。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斜坡卧位,但必须严格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治疗与抢救:①严格卧床休息,尤其是早期轻症病人,严禁继续登山和劳动,以防病情迅速发展。休息不仅是体力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静养,对烦躁不安病人可用少量镇静剂。治疗与抢救:②吸氧为治疗的关键,早期即应充分吸氧,流量要大,开始以2---4升/分吸入,待患者对鼻咽刺激适应后根据病情将流量加大至6--8升/分,并加消泡剂。氧疗持续应用至整个病情全面好转广酌情逐渐减少流量,绝不可断然停氧,造成反跳致病情恶化。治疗与抢救:③低转还是就地治疗?据当地当时的条件而定。(4)预防①进入高原前多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了解有关高原病的知识消除对高原环境的恐惧心理;预防②进入高原之前,必须作严格的健康检查;③注意保暖,防止受寒。④初到高原一周内,要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减少和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预防⑤患过高原肺水肿的人容易再次发病;⑥药物预防:高原宁、红景天胶囊。(2)高原脑水肿:也称高原脑病、高山昏迷,其实质为缺氧性脑病,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剧烈头痛、兴奋、谵妄、意识障碍、昏迷。起病急,发病率低、病死率高。体征可有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多发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初次登山者。(二)慢性高原病:一般指在高原持续居住一年以上所发生的缺氧性损害。1、慢性高原反应:有少数人高原反应持续数月至半年以上仍有症状;或居住高原相当长时间后持续逐渐出现一系列高原反应症状,很像神经衰弱综合症,但转至平原地区后,上述症状减轻并逐渐消失。2、高原心脏病:为高原慢性低氧引起的肺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症,有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少数左心亦可受累。临床有心悸、咳嗽、水肿、发绀等表现。发病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少数易感者亦可于海拔2500米左右发病。转至海拔低处病情缓解,肺动脉高压及心脏病损逐渐恢复正常。高原心脏病常见于儿童,父母系平原人移居高原后生育的子女,小儿在平原出生后移居高原均易罹患,少数世居儿童也可发病。且绝大多数在2岁以内发病,但其它年龄儿童亦可罹患。移居高原的成人患病率较低,约占发病人数的1.28%。世居高原的成人也有罹患,约占发病人数的0.42%。3、高原血压异常:(1)高原高血压症:移居高原前无高血压史,移居高原后血压增高,并常伴有高血压病的其他表现,返抵平原地区后血压自行下降。高原高血压症诊断的血压标准与WHO所确定的高血压标准一致,即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2)高原低血压:较少见。移居高原前血压正常,移居高原后血压降低≤11.3/6.7千帕(85/50mmHg),并伴有低血压的相应表现,突出症状是头晕、目眩、耳鸣、摇摇欲倒或腾云驾雾之感,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心悸、头昏、失眠、四肢麻木,浮肿等症状。(3)高原低脉压症:脉压≤2.67KPa(20mmHg),常伴有低血压的相应症状。4、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人发生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但也有少数对低氧易感者可发生在低于海拔3000m地区。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表现为红细胞和Hb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供氧不足,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脱离低氧环境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再返高原时又复发。5、混合型:是指有两型以上并存的现象。上述分型简明,有利于诊断治疗。对具体病人来说,常常是混合型,很少是单一的,但在一定阶段可能以某一型为主。(三)其他高原病1、高原胃肠道出血症高原胃肠道出血症以往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实际上并不少见,特别在高山施工人员,边防哨所和登山者中时有发生。高原胃肠道出血症临床表现:高原胃肠道出血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速度。较少量的出血可仅表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而没有明显症状,多量出血时可表现为呕血、黑便及便血。大量出血时,可出现休克高原胃肠道出血症发病原因:①饮酒:一个错误的传统认为高山上饮酒似乎可改善和防止高原病。,但事实是酒精是引起高原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故高原上应禁酒,特别严禁酗酒。②某些药物:最常见的是治疗高山头痛的阿斯匹林和其它水扬酸制剂。高原胃肠道出血症另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也可诱发溃疡。③原有溃疡病处于活动期,或有潜在溃疡病本人并不知道于高原缺氧后发作。高原胃肠道出血症治疗与预防:高原胃肠道的小量出血可影响健康和高原适应,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改善胃肠道出血有较好作用,高山急救药物中应准备以上药品。胃肠道的大出血伴有继发休克时,可威胁生命,故必须积极急救治疗。措施包括迅速低转、吸氧、止血、输液、输血(如条件允许)等,病情危重尽力低转至基地医院抢救。高原胃肠道出血症所有进入高海拔的人员,在出发前必须检测血型,填入急救卡放人口袋中,以备当胃肠道大出血或其它原因大出血需输血时,应急知情,不致贻误。2、高原紫外线角结膜炎(雪盲)病情概况:高原雪盲是发生于高原雪地作业或行军时的一种急性眼病,由于高原紫外线强,加上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雪面后大部分被反射,高原紫外线角结膜炎(雪盲)这些反射了的紫外线被角膜及结合膜吸收后,引起局部损伤,而发生的急性角膜炎,结合膜炎,但人们俗称“高原雪盲”。高原紫外线角结膜炎(雪盲)发病诱因:日光中含有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其中波长较短的部分,多在40--45公里高空被臭氧所吸收。对眼也不致于引起病理性损害。高原紫外线角结膜炎(雪盲)但在高原,紫外线辐射强,尤其大雪之后,空气经过一次净化,尘埃减少,相对增加了紫外线的照射量。或者在雪线以上,漫山皆白,一片银光,紫外线在雪面的反射率最高,可达80---94%。如果在此环境长时间作业或行军,眼睛势必受多量紫外线损伤。角膜上皮亦常受损,故
本文标题:高原病防治与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8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