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件二、常用仪器使用、气密性检查
1.药品的取用取用块状固体用,取用粉末状固体用,取用少量液体用。镊子药匙胶头滴管二、实验基本操作2.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2)使用方法: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②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湿润3.玻璃仪器的洗涤(1)标准: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2)附着物的清洗:①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选用清洗。②附有MnO2,用清洗。③附有油污,用清洗。④附有“铜镜”、“银镜”,用清洗。⑤附有硫黄,用清洗。稀盐酸浓盐酸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稀硝酸热的NaOH溶液(或CS2)如图甲、乙、丙三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4.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返回装置准备工作加压方法气密性良好的现象说明甲塞紧橡皮塞,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返回装置准备工作加压方法气密性良好的现象说明乙方法一塞紧橡皮塞,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方法二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橡皮管从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返回装置准备工作加压方法气密性良好的现象说明丙方法一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水至水将漏斗下口封住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一段时间内液面差不改变方法二塞紧橡皮塞,从长颈漏斗上方向试管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从导气管向试管中吹气,将液体压入漏斗中,迅速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长颈漏斗中液面保持不下降返回[特别提醒](1)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为使其产生明显的现象,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也可对整套装置适当分割,分段检查气密性。(2)不论是哪一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根本的理论依据是形成一定的压强差,通过相关的实验现象来说明,因此实验的关键是经过怎样的操作才能形成压强差。(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根据下图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不漏气由于装置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你的判断理由是:(3)用简单的方法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无法确定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的压强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首先关闭C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2011·大庆实验中学测试)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对装置①,双手移走后,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D.对装置④,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D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2)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3)直接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10.75gNaOH固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本文标题:课件二、常用仪器使用、气密性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8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