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武汉大学供应链管理课件5
第5讲SC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库存库存(Inventory)的定义为: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GB/T18354-2001)问题:库存创造价值吗?库存的功能/作用“库存是一个必要的恶魔”。也就是说,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库存的作用主要是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尽可能均匀地保持生产,甚至还有“奇货可居”的投机功能。企业维持库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对资源的平衡利用上:(1)客户资源平衡(2)生产资源平衡(3)运输资源平衡UPLOW库存流入库存流出库存的积极作用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调节供需差异缓冲不确定性因素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供应链成本库存的消极作用占用资金会计学中将库存作为流动资金的一种。带来库存成本包括了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储存保管费用、保险费用和价值损失费用等等。掩盖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使得需求虚增库存掩盖企业问题库存的分类(1)(按照库存按照其作用可以分为)周转库存(CycleStock)安全库存(SafetyStock)又称保险库存、缓冲库存(BufferStock)在途库存(In-transitStock)也称中转库存加工库存(In-processStock)季节性库存(SeasonalStock)也称调节库存投机性库存(SpeculativeStock)促销性库存(PromotionalStock)沉淀库存(DeadStock)又称积压库存库存的分类(2)(按照其所处的领域可以分为)国家库存企业库存(3)(按照需求的重复性可以分为)单周期库存多周期库存(4)(按照生产过程中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配件库存库存的分类(5)(按照需求的相关性可以分为)–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独立需求中各物资的需求是互不相关的。例如,一个工作站可以生产相互无关的许多零件,用来满足一些外部需求。非独立需求,对任一物资的需求是对其他物资需求的直接结果,通常,该物资是其最高层次物资的一个部件。库存系统传统的库存系统有两个基本的模型:定量订货模型(也称经济订货批量,EOQ或Q模型)和定期订货模型(也有不同称谓,如定期系统、定期盘点系统、固定订货间隔期系统以及P模型)。QP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定购量每次定购量相同每次定购量不同何时定购在库存量降低到再定购点时定购盘点期到来时定购库存记录每次出库都作记录只在盘点期记录库存大小比定期订货模型小比定量订货模型大维持所需时间由于记录持续,所以较长物资类别昂贵、关键或重要物资特征经济订货批量决策模型订货批量费用订货费用存储费用总费用经济订货批量时间库存量库存变化曲线单位产品年存储费用订货费用年需求量2Q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一般的库存控制策略(s,S)策略---s是定货点库存,S是最大库存水平s=L*AVG+z*STD*L1/2L---提前期;AVG---提前期内的平均需求;STD---提前期内的标准差;z—安全系数,与服务水平有关供应链管理对库存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供应商接收原材料订货领用制造产成品用户订货费用存储费用传统库存控制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单个企业的库存管理单级库存管理以单纯降低库存成本为主要目标由使用者管理库存局限性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库存管理思想落后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不完整的交货状态数据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缺乏合作与协调性生产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主要存在需求放大效应(宝洁公司发现)供应链不确定性供应链下的库存控制策略—级库存管理策略级库存(echeloninventory)概念:在一个配送系统中,每一个阶段或层次的仓库或零售商称为一级。系统中的级库存等于该级现有库存加上所有下游库存。例如,仓库的级库存等于仓库中的库存加上所有零售商的在途库存和现有库存。级库存的定货点计算公式同上,但提前期指级提前期,即相关提前期之和;均值和标准差指下一级的平均需求和需求标准差零售商1、2…供应商仓库级库存管理策略几个基本概念级(Echelon)供应链上每个节点企业,即供应链的每个阶段或每一层次,通常被称为一级,如制造商级、分销商级和零售商级。级库存(EchelonInventory)是指该级的现有库存量加上所有下游库存(downstreamInventory)。如分销商级库存是分销商的库存加上所有零售商和的现有库存和在途库存。级库存状况(EchelonInventoryPosition)是指级库存加上本级的在途库存减去缺货量。级提前期(EchelonLeadTime)本级的订购提前期加上所有下级的订购提前期例:分销商级库存分销商零售商零售商零售商分销商级库存分销商级提前期制造商调查发现,有效降低库存的一般策略定期检查库存JIT消耗速度、提前期、安全库存的严格管理降低安全库存水平引入或加强周期盘点活动ABC管理方法将库存或库存所有权交给供应商定量方法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策略--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且经常性监督和修正该目标框架以形成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我国的国标定义是:“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和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VMI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库存关系供应商掌握库存,用户可以不设置仓库,可实现零库存。用户掌握库存,供需双方都要设置仓库,库存水平高双方的关系友好,双赢的合作关系敌对,互斥的竞争关系信息关系信息共享信息保密进货方式多批次、小批量少批次、大批量货检工作免检严检协议程度强弱供应链库存成本低高VMI管理系统的原则(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中,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3)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费,要化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且体现在框架协议中。(4)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寻求各种措施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VMI便是其中一种。相对于RMI(RetailerManagedInventory)而言,VMI可以大大缩短供需双方的交易时间。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用户选择VMI是适应供应链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用户自身的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当用户的核心业务迅猛发展时,也需要用户的包括库存管理在内的后勤管理跟上,但这时企业原来的自营库存管理系统往往因为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而滞后。实施VMI的好处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与企业自己管理库存相比,供应商在对自己的产品管理方面更有经验,更专业化。用户自己管理供应商存货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产品储存和补充决策。而供应商可以提供包括软件、专业知识、后勤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服务,供应链中企业的服务水平会因为VMI而提高,同时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柔性的需要。VMI会令供应商更好地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使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资金限制。无论企业处于扩张期还是压缩期,大多数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总是有限的。VMI会大大减少用户的存货投资。讨论VMI是否将库存转嫁给了供应商?降低存货;加快项目实施进程;通过集体采购降低采购单价;通过需求合作关系的建立减少总采购量;减少供应商的数目;通过改进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流程节约采购时间;提高供应链的持续改进能力;加强供应商的伙伴关系;降低存货过期的风险;与供应商合作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用户对供应商的授权,促进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降低采购订单、发票、付款、运输、收货等交易成本。综合而言,VMI可以:案例1:长虹实施VMI每年采购金额85亿,28万种物料,采取VMI后,同1158家供应商中的922家签订协议,库存资金占用从22亿下降到8亿,每年减少库存10亿,仅资金利息就减少2000万。案例2:深科技实施VMI由于磁头等产品原材料高价值,每半年库存金额达3亿,2004年实行VMI,对前年排名前20的物料选定为VMI范围,并指定UTIHK公司为VMI管理者,使库存资金大为下降。案例3:达可海德(DH)服装公司的VMI系统为了增加销售、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成本、保持竞争力和加强与客户联系,美国达可海德(DH)服装公司实施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战略性措施。为对其客户实施VMI,DH公司选择了STS公司的MMS系统,以及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VMI管理软件。DH公司采用WindowsNT,用PC机做服务器,带有五个用户终端。在STS公司的帮助下,对员工进行了培训,设置了必要的基本参数和使用规则。技术人员为主机系统的数据和EDI业务管理开发了特定的程序。在起步阶段,DH选择了分销链上的几家主要客户作为试点单位。分销商的参数、配置、交货周期、运输计划、销售历史数据以及其他方面的数据,被统一输进了计算机系统。VMI系统建立起来后,客户每周将销售和库存数据传送到DH公司,然后由主机系统和VMI接口系统进行处理。DH公司用VMI系统,根据销售的历史数据、季节款式、颜色等不同因素,为每一个客户预测一年的销售和库存需要量。为把工作做好,DH公司应用了多种不同的预测工具进行比较,选择出其中最好的方法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在库存需求管理中,他们主要做的工作是:计算可供销售的数量、计算安全库存、安排货物运输计划、确定交货周期、计算补库订货量等。所有计划好的补充库存的数据都要复核一遍,然后根据下一周(或下一天)的业务,输入主机进行配送优化,最后确定出各陪送中心装载/运输的数量。DH公司将送货单提前通知各个客户。DH公司将VMI系统进行了扩展,并且根据新增客户的特点又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原有VMI管理软件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例如:①某些客户可能只能提供总存储量的EDI数据,而不是当前现有库存数。为此,DH公司增加了一个简单的EDI/VMI接口程序,计算出客户需要的现有库存数。②有些客户没有足够的销售历史数据用来进行销售预测。为解决这个问题,DH公司用VMI软件中的一种预设的库存模块让这些客户先运行起来,直到积累起足够的销售数据后再切换到正式的系统中去。③有些分销商要求提供一个最低的用于展示商品的数量。DH公司与这些客户一起工作,一起确定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数量(因为数量太多影响库存成本),然后用VMI中的工具设置好,以备今后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根据DH公司信息系统部的副总裁的统计,分销商的库存减少了50%,销售额增加了23%,取得了较大的成效。VMI的实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②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③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④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签订合同。VMI的实施条件?VMI的实施VMI的特点VMI不同于以往任何库存优化模型与方法。以往的库存控制理论与方法都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始终没有跳出这个范围。而VMI是把库存控制的决策权交给了供应商。因此,VMI对供需双方都是一个挑战。VMI要求零售商向供应商提供足够透明的库存变化信息,以便供应商能及时、准确作出补充库存的决定。但是,这对零售商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决策。要解决上述问题,零售商和供应商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实施VMI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VMI是不可能实施成功的。怎样实施VM
本文标题:武汉大学供应链管理课件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9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