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1)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猜猜看洗衣机能洗地瓜、土豆吗?如果人们用你公司生产的洗衣机洗地瓜、土豆,然后向你公司投诉,洗衣机有问题,排水管经常堵塞,你将怎样处理这件事?1997年底,海尔集团接到四川分中心信息反馈,德阳市中江县农民家中的洗衣机经常发生排水管堵塞的故障。海尔组织人员深入当地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现该故障多发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号称“红薯之乡”,当地农民经常用洗衣机洗地瓜,以致洗衣机的排水管发生堵塞。海尔研究所随即成立了四个人的课题组,研发一种能够洗地瓜、土豆等带泥沙物品的特种“大地瓜洗衣机”。深受农民欢迎。(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路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指导下,发动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江泽民: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具体工作来看】【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4)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的方法论【从哲学依据看】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循表夜涉春秋时,荆国人欲偷袭宋国,便派人先去测量水,准备夜间按所测的路线过河。到了夜间澭水暴涨,荆人不知道,仍按事先测量好的路线渡河,结果溺死者达千余人。荆人大惊,阵脚大乱,落荒而逃。荆人事先测量的路线是可以渡河的。现在水位已发生变化,暴涨了,还沿着事先测量的路线渡河,这是他们所以溃败的原因。发生变化(1)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所以不能只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作判断去行动。即要从总体的事实出发。(2)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抓住一个方面,即使这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也没有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从全面的实际出发。(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要从实际出发就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4)要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1)反对从主观出发。(2)要从多方面的实际出发。(3)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的要求随机应变的烟灰缸浙江省某厂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里,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国家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式样,再度占领了市场。(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因为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故我们要上山,必须问樵夫;要下水,必须问渔民。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包含什么哲学道理?**指示;一律抓紧抗旱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去认识世界。(2)实事求是也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反映论和辩证法。唯物论和反映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世界时,要按照它们本身所呈现的样子来理解世界,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物。实事求是又是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辩证法本质上具有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求“真”本质上就是求“是”,务实就是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都必须立足实际,办实事,求实效,重实践。所以,离开求真务实就不可能真正贯彻实事求是。另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并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相反,它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贯彻实事求是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宋朝期间,在河南有一个著名小镇,小镇上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一日,小镇大集,集市上,一位卖枣的老翁招来许多的卖枣的人,只见这位老翁高声吆喝到:“买枣啦,买枣啦,大枣大核,小枣没核!”这句吆喝声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此情景,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也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买核桃了,买核桃了,大核桃小仁儿,小核桃没仁儿!”可结果呢…….“右”倾机会主义:表现为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左”倾冒险主义:表现为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脱离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实践,不顾主客观条件,把幻想看作真理,把可能性看作现实性。两种错误表现: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必须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新的需要按图索骥伯乐著的《相马经》里有描写良马姿态的句子。儿子根据书上描绘的样子去找马。心里记着那内容:良马的额头是高高的,光彩映着太阳,四蹄好像垒叠的酒药瓶子一样圆实。他在外面见到一只很大的癞蛤蟆,便跟父亲说:“找到一匹良马了,大致跟书上说的相同,只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瓶子罢了。”……伯乐知道儿子很蠢,又好气又好笑他说:“这匹‘马’喜欢跳,却不能驾车。”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把癞蛤蟆当成良马的笑话呢?不顾客观实际,只是生搬硬套、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变自己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包含了多种因素:分析能力:先分析自己,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倾向、兴趣受好、心理预期;再分析客观条件,社会发展方向和大趋势、存在哪些机会,自己现在有什么样的条件、能干什么等。策划能力: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分解目标,制定每一步的计划。实施能力:自我约束和控制,日积月累的工作等。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自我激励,坚持的毅力,对挫折的消化等等。学习能力:学习必要的业务知识,学习良好的处世之道和工作方法等等。现在人人追求成功,成功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知道容易做起来难,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课题,这些课题的完成,实际上就是自己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记得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也很不顺,后来他发现自己身上存在很多缺点,为了改变自己的这些缺点,他把身上的缺点总结起来,贴在墙上,强迫自己每一个星期改掉一个缺点。终于他成为作家、政治家、科学家,一生成就巨大。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世界观改造人生观改造价值观核心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都离不开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必然是对人的自由的最根本的限制。自由是必然的认识——旧哲学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才真正走上获得自由的道路。必然与自由的含义(1)必然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所固有的客观规律。(2)自由是指在必然性基础上人们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指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本文标题:第二章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0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