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某桥梁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某桥梁箱梁满堂支架现浇梁施工方案一、概述1、工程概况Xxx桥位于xxx市东北郊,是一座横跨1#河的大桥。大桥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全桥长484.66m,主桥为独塔不对称双跨式钢—混凝土组合斜拉桥。0--7#墩为引桥部分,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分两联:0--4#墩为第一联(4*35m=140m),4--7#墩为第二联(3*35m)。主桥为钢--混凝土组合箱梁,7--8#墩采用钢箱梁结构,8--10#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48m+42m),钢混结合段设在主跨靠主墩处。桥梁最大跨度145m。引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为1.8m,横断面为单箱多室结构,跨中正常段腹板厚0.4m,顶板厚度为0.22m,底板厚度为0.2~0.3m,断面全宽29.8m,箱梁底宽21.33m,现浇C50混凝土5034.7m3。主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高为2.4m,横断面为单箱多室结构,跨中正常段腹板厚0.4m,顶板厚度为0.22m,底板厚度为0.2~0.3m,断面全宽29.8m,箱梁底宽21.33m,现浇C50混凝土5034.7m3。2、施工方法简介该桥箱梁现浇基本都处在1#河河道上方,河道淤泥层厚在1~2m,故支架基础处理是保证支架搭设安全的关键。为了确保支架搭设安全,在进行支架搭设前,先对桥位基础进行处理后,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逐跨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翼缘模板、外侧模板及底模采用玻璃钢竹胶板(一联按一个标准跨和一个首跨长度配置),内模采用胶合板(引桥按两个首跨长配置,主桥按一个首跨长度配置)。二、满堂支架搭设及预压㈠、地基处理该河为季节性河流,在雨季也就是7~9月份河道有流水,十月中旬到第二年六月底枯水季节。但由于下游水坝原因,泻水闸门底标高为372.1米,雨季期间由于1#河、2#河的水流均通过下游水闸排放,受水闸排放能力影响,水位标高在373-376.2米之间;枯水季节灞河基本上没有流水,考虑浐河流水,枯水季节最低水位标高在373米左右。河床顶标高在371.5-373米之间,河床顶部两米左右为素填土,从地质资料上显示该层土承载力很差,为确保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基础处理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是利用修筑桩基础施工平台作为支架基础的一部分,主要填筑材料为城市建筑垃圾,该层填筑厚度1-3m,该层填筑时选择粒径较大强度较高的的材料,主要目的是挤淤作用,确保机械施工安全,同时避免在进行支架基础处理时进行二次处理,处理时对淤泥层的确过厚地方清除一部分淤泥后再填筑。第二次处理是在墩柱施工完成后,处理时先对第一次处理不够彻底部位或被水浸泡后达不到要求部位进行换填,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分层压实,该层填筑厚度在两米左右。两层填筑均在支架搭设一个月以上完成,主要考虑自然沉降。两层填筑厚度在3-5m,一是考虑河床地下水位偏高,如果支架基础过低容易造成基础不稳定。二是考虑支架平台填高些,支架搭设高度就能降低,这就能减少支架弹性变形量,增加支架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局部支架基础沉降,而造成支架受力不均,我项目部将在用建筑垃圾填筑好的平台顶面浇筑一层厚度为20cm的C20素混凝土,以保证支架基础的整体性。在搭设支架前在平台混凝土表面铺洒一层厚度为2cm左右中粗砂,砂层上按照安装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铺设枕木,以降低地基应力。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河道上下游修筑土围堰,围堰高度比支架基础平台高2-3m,平台两侧靠近围堰开挖4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㈡、支架安装本满堂支架采用WDJ-Ⅰ型碗扣式脚手架,安装需保证纵、横向成直线,并保证垂直受力。引桥支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间距为90cm,横向立杆腹板对应位置间距按60cm布置,其余按90cm间距布置(可详见《现浇引桥梁梁碗扣式支架构造示意图》);主桥箱体对应位置纵向立杆间距为90cm,横向立杆腹板对应位置间距按60cm布置,连接板对应位置按120cm布置,其余位置均按90cm布置。在高度方向每间隔1.2m设置一排纵、横向联接脚手钢管,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每三排横向立杆和每三排横向立杆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纵桥向铺设好枕木,便可进行支架搭设。支架搭设好后,测量放出几个高程控制点,然后带线,用管子割刀将多余的脚手管割除,在修平的立杆上口安装可调顶托,可调顶托是用来调整支架高度和拆除模板用的,本支架使用的可调顶托可调范围为20cm左右。现浇引桥梁梁碗扣式支架构造示意图脚手管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铺设10*12松树方木,箱梁底板下方的方木横向布置,引桥纵向梁底板铺设8×10㎝木板间距20cm,外侧纵向铺设8×10㎝木板间距20cm;主桥箱体底板纵向铺设8×10㎝木板间距20cm,外侧纵向铺设8×10㎝木板间距20cm,两箱体连接板底纵向铺设8×10㎝木板间距30cm。本方案外侧模板、底模板均采用竹胶板模板,为考虑模板整体移动及固定方便、牢固,将横向方木连成整体,并在横向工字钢上搭设两侧模板定型支撑框架。木枋布置好后,为了便于支架预压可先安装好底模和侧模再进行支架预压。㈢、支架预压支架预压的目的:1、检查支架的强度、稳定性和支架基础承载力,确保施工安全。2、消除地基非弹性变形和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预压荷载为箱梁单位面积最大重量的1.2倍。本方案引桥采用水袋加水分跨预压法进行预压:施工前,将每跨分成5个箱体,每个箱体放一个特制水袋,然后用水泵同时加水进行预压。由于本桥引桥部分单截面混凝土厚度基本相同,故可考虑各支架各部位受力基本是等同的。主桥采用水袋加沙袋分跨预压法进行预压:施工前,将42m跨的每一箱分成六个小箱体,48m跨的每一箱分成七个小箱体,然后用水泵加水预压。连接板对应位置采用沙袋加沙预压。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水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每5米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在加载50%和10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加载100%预压荷载并持荷24小时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如果加载100%后所测数据与持荷24小时后所测数据变化很小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用水管卸水,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水。卸水时通过水管将水排至水沟中或桥位区外,以免影响处理好的地基承载力。预压卸载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水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㈣、支架受力验算1、碗扣支架受力计算:碗扣支架上放置横向方木,方木大小为10cm×12cm,其纵向间距和碗扣支架的立杆纵向间距一样是900mm。在横向方木上放置8cm×10cm的纵向方木,混凝土梁底板下横向间距是30cm,腹板下横向间距是20cm。通过对横向方木的计算,可以知道方木的受力是否通过,并且得出碗扣支架立杆的受力大小。(1)横向方木计算图示:-2.4-2.4-2.4-2.4-1.2-1.2-1.2-1.2-1.2-1.2-1.2-1.2-1.2-1.2-4.7-4.7-4.7-4.7-1.2-1.2-1.2-1.2-1.2-1.2-1.2-1.2-1.2-1.2-4.7-4.7-4.7-4.7-1.2-1.2-1.2-1.2-1.2-1.2-1.2-1.2-4.7-4.7-1.2-1.2-1.2-1.2-1.2-1.2-1.2-1.2-4.7-4.7-4.7-4.7-1.2-1.2-1.2-1.2-1.2-1.2-1.2-1.2-4.7-4.7-4.7-4.7-4.7-4.7-1.2-1.2-1.2-1.2-1.2-1.2-1.2-1.2-4.7-4.7-4.7-4.7-1.2-1.2-1.2-1.2-1.2-1.2-1.2-1.2-2.4-2.4-2.4-2.4(2)支反力图:1.82.2-0.00.91.21.11.11.12.31.41.51.31.52.11.11.61.31.51.51.92.01.11.61.31.92.21.51.51.92.01.11.61.31.10.0最大支反力为2.3t,这就是碗扣支架立杆的最大轴力。注:碗扣支架允许的支撑荷载:当横杆步距为1.2m时,立杆允许荷载大小是3t。(4)方木的应力:根据计算得出方木的应力大小是7MPa,使用松木(允许弯曲应力10MPa)即可。2、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最大荷载2.3t,支撑在枕木上,按照承压面积0.6×0.9=0.54m2计算。基底应力是23kN/0.54m2=43kPa。根据地质资料可知,表层2m厚的浮土不能作为结构承载,因此需要挖弃,然后进行填土碾压,并保证沉降在支立碗扣支架前完成,就是说不能在碗扣支架浇注混凝土时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较大的均匀沉降。㈤、安全技术措施1、对所有施工人员做严格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施工操作人员接受交底,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应在书面交底上签字。做到人人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人人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层层落实。2、严格检查所用架主材,不合格者坚决不予以使用。3、所有操作人员均应执证上岗,证件必须留施工现场待查,并做到人证相符。4、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带、安全帽,安全带应高挂底用,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其它安全规章制度。5、操作有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吸烟、闲谈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6、严格按照施工组织的施工顺序及搭设方法搭设,不得任意更改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的搭设间距。7、脚手架拆除必须按规范顺序一架一架地由上至下拆除,连墙杆应同时拆除,不得提前拆除。8、拆除施工人员在作业时配戴安全带,对拆除的构件有组织的下运,不得抛扔。拆除时应设专人在架底周围看护、提醒过路人的安全。三、模板工程为保证现浇箱梁的外观质量光洁度、表面平整度和线形,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箱梁外侧、底模采用铺设竹胶板,箱体内采用胶合板木模。1、侧、底模箱梁底模及侧模采用1.2×2.4米大块竹胶板,按底面及侧面的尺寸加工好钉在纵向方木上,在底板和侧板相接用锯将按相交角度切割成斜角面,并将相接两块板编号,确保下一跨浇注时模板安装质量和安装速度,从而提高了模板的使用效率。制作加工模板时要充分考虑模板模数,减少模板接缝,同时要减少浪费,提高模板利用效益。模板切割采用合金锯片,直径400毫米,120齿左右,转速3800转/分,切割时竹胶板下垫实时锯切,同时送板要尽量水平、速度要均匀,以预防毛边。玻璃钢竹胶板进场后,不得露天堆放,存放时板面不得与地面接触,要下垫方木,边角对齐堆放,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拆模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且注浆强度不得低于80%。支架及模板拆除必须有专职人员来完成,拆除过程中避免损伤竹胶板,尤其是镜面,严禁直接从高处下抛。模板拆除下来后要及时清理表面水泥污快,如不能及时再安装要按安装顺序堆放。2、内模:本桥引桥部分内模可以重复利用,加工时按第一浇注节段和一个标准跨配置。主桥由于设计箱室多,单箱面积较小,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内模加工成一次性内模。内模均采用厚度为10mm以上的胶合板。为了方便模板拆除利用,将模板切割成宽度为0.6米板,节段按一块标准板长度设置,加工时横向接头要保证平齐,且相邻两截面尺寸要一样,以便于安装。内模在桥下场地逐段加工,并按安装顺序编号。内模横向用8*10方木加工成和箱室截面模样的框架,框架尺寸预留出顺桥向方木(6*6mm)和模板位置。横向木框间距80cm,顺桥向方木顶板间距40cm,腹板位置和底板位置间距30cm。为便于内模从箱梁内取出,在每一跨箱梁的每一小箱顶板上预留一个120㎝(纵向)×100㎝(横向)的人洞,人孔分布在每跨河施工缝对应处,不能跨越施工缝;每一跨箱梁底板钢束张拉、压浆及封锚完成后,将人孔浇注砼封闭。内模拆除必须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方可进行内模拆除。如果拆模时间过早,容易造成箱梁顶板砼下饶、开裂而影响到梁体质量,甚至倒坍;如果拆模时间
本文标题:某桥梁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1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