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
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王金龙13873110580wangjl01@sohu.com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报告主要内容绪论我国原良种体系及新品种介绍部分新品种养殖技术简介池塘水质调控技术与实践第一部分:绪论一、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业1.改变了吃鱼靠天的理念我国淡水养殖业,在世界上起步最早,公元前1432年开始养鱼。公元前460年,越国大夫范蠡编写《养鱼经》。《养鱼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养鱼书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之一。我国已用5种文字印刷向世界发行。范蠡---春秋战国公元前460年到秦汉时代,开始稻田养鱼和大水面养鱼。唐代,由单养鲤鱼转到多种鱼混养(四大家鱼)。宋代和明代,池塘养鱼由粗养进步到精养。清朝,对鱼苗的生产、分类以及运输,都作了详细记述。并发展了池塘养鱼和种桑养蚕结合的综合经营。2.巧妙地利用了鱼的自然属性世界鱼类2万种,我国2800种,其中我国淡水800种,我们的祖先选择了其中的4-8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鳊鱼)江河常见种类、容易捕捞生长快美味可口饲料好解决、容易饲养食物各异,居住不同水层3.变废为宝,平衡生态低凹地、水田均可以养鱼;饲料容易得到,人禽畜粪肥、草料、粮食均可;管理轻松,老少皆宜。二、建国后池塘养殖技术的发展50年代:养鱼技术由传统的方法---八字精养法(水、种、饵、混、密、轮、防、管);突破家鱼人工繁殖及鱼苗运输问题;60、70年代:鱼池改造,开始使用养殖机械如:增氧机等。养殖品种增加。80年代后:饲料、肥料由简单粗糙向加工优质化转变,养殖技术由池塘常规变为多种类型水体高科技手段,养殖品种多达30-40余种。三、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任务与挑战我国是水产大国,有超过32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水产养殖。200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4279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33.8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4%。2009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到5250万吨,比上年增长2.8%,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并已形成了淡水养殖、深海养殖、种苗、饲料、加工、水产生物工程、运输、冷藏、保鲜、进出口、方便食品、包装、批发市场等产业链,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希望、海大、通威、恒星等)中国是世界上养殖海产品最大的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中国出产的养殖海产品其价值相当于全世界总养殖量的55%。对美国而言,中国是第三大海产品来源国。美国餐桌上每10只虾就有1只来自中国,每50条鲶鱼中有1条来自中国。我国水产养殖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增加的产量从哪里来实现?我国渔业的近期战略目标:到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140万吨,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产量必须再增加1000万吨。我国水产养殖面临的任务与挑战2000-2009年全球鱼粉产量对比0150300450600750900万吨产量665.46624.06620.17540.17627.48582.57514.3349749549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土地的刚性短缺养殖面积不可能继续扩大,现有的陆基鱼池面积在逐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已有的大水面养殖政策性退出。过去的15年,我国池塘养殖总产量增加1146万吨,养殖面积也增加了近1665万亩。今后的养殖业发展不能再有面积的增加。饲料资源严重不足饲料原料的国际性短缺造成饲料成本逐年升高,短期内很难回落。选育优良水产新品种;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一、概述我国从1998年开始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国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规划,已实施了二期,分别建设遗传育种中心、引种保种中心、原良种场、苗种繁育场。通过“渔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水产良种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原良种体系遗传育种中心:开展新品种培育原种场:保存原种资源和遗传多样性良种场:良种保种、扩繁与选育苗种繁育场:繁育良种鱼苗第二部分:我国水产原良种体系及新品种介绍●原良种体系遗传育种中心:开展新品种培育●原良种体系原种场:保存原种资源和遗传多样性遗传育种中心:开展新品种培育●原良种体系良种场:良种保种、扩繁与选育原种场:保存原种资源和遗传多样性遗传育种中心:开展新品种培育●原良种体系苗种繁育场:繁育良种鱼苗良种场:良种保种、扩繁与选育原种场:保存原种资源和遗传多样性遗传育种中心:开展新品种培育●原良种体系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水产良种场种质检测中心水产原种场水产引种保种中心水产苗种繁育场水产养殖场、渔民国家水产原良种体系工程工作流程图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或批复建设的水产遗传育种中心15个(其中四大家鱼1个)、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60个(其中四大家鱼原良种场8个)、淡水苗种繁育场4872个,全国共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养殖新品种113个,其中鱼类新品种49个,其中四大家鱼仅有长丰鲢、津鲢2个新品种,草鱼、鳙已开展良种选育研究,而青鱼选育尚未进行。名称本国种引进种选育良种选育试验野生种备注鱼类1.鲢▲★◇长丰鲢、津鲢2.鳙▲◇●3.草鱼▲◇●4青鱼▲●0510152025鱼类人工培育的鱼类新品种(含杂交种)49个品种分布情况如下:鲤鲫罗非鱼鲢鲌团头鲂加洲鲈杂交鳢黄颡鱼23126221111其中鲤、鲫占了71.4%,罗非鱼占12%原良种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工培育的突破性良种少2、品种创新缺少激励机制3、落后的苗种生产方式与有限的水产种质资源的矛盾是当前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4、原种多样性保护、良种选育技术体系尚未建立5、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的现状堪忧6、近交衰退没有在良种场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二、四大家鱼原良种保存技术1、原种保存技术●原种必须来源于天然水体(江河、湖泊)●严格按原种质量标准进行选择,定期检测原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运用生态、生理学原理进行原种养殖●执行严格的隔离保种措施灌江纳苗经种质监测人工隔离培育人工繁殖标记后投放人工投放经种质监测自然育肥人工隔离培育江河捕捞天然鱼苗苗种培育池大规格鱼种种质资源生态库原种亲鱼或后备亲鱼供应良种场等单位天然亲鱼和后备亲鱼江河捕捞种质监测后PIT标记池塘主养或套养原种亲鱼原种鱼苗供应养殖生产单位四大家鱼原种保种技术工艺流程2、良种保存与优良性状延续保持技术1、把好亲本来源关。一定要从国家级“四大家鱼”原种场,或良种选育单位,或天然江河、湖泊中收集亲本或后备亲本。避免用经多代人工繁殖的鱼养大作亲鱼2、建立良种繁殖核心群体的亲本档案。将每尾核心群的亲本打上PIT电子标记(有身份证号),测量体长、体重、性别、年龄和繁殖力等,建立档案。3、严格按照国标方法,对亲鱼进行培育和保存。池塘面积在20亩以上,水深3米。4、定期检查良种遗传稳定性。每隔2年检查一次,将不符合良种种质标准要求的个体淘汰。5、定期更新亲本。每5-8年要补充更新一次亲本,对体质差、年龄大、怀卵量显著减少的亲本要淘汰更新。6、对繁殖后代进行跟踪。若后代的优良经济性状发生退化,其父母本均要淘汰。三、良种选育技术近缘杂交由于亲缘关系较近,一般不会出现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因此在育种上广泛应用,其中以鲤不同品系间杂交的效果最好。目前培育出荷元鲤、三杂交鲤、丰鲤、岳鲤、建鲤、颖鲤、芙蓉鲤、松浦鲤、松荷鲤、蓝花长尾鲫、“新吉富”罗非鱼等18个具有明显杂交优势的杂交组合。1、杂交育种◆近缘杂交颖鲤丰鲤墨龙鲤荷元鲤培育的部分近缘杂交种目间杂交:是亲缘关系最远的杂交,但成功率极低目前我国只报道1例,鲤形目的团头鲂(♀)×鲈形目的鳜(♂),只能孵出鱼苗,但不成活。科间杂交:我国报道也不多,仅有奥利亚罗非鱼(♀)与鳜(♂)、美国大口胭脂鱼(♀)与团头鲂(♂)等9个杂交组合报道,但鱼苗成活率仅为0.3%-0.5%亚科间杂交:现在有不少报道。如鲢与鳙、鳙与团头鲂、鳙与草鱼、草(♀)与团头鲂(♂)、草鱼与鲢、草鱼与鲤等近38多个组合,一般都能得到发育正常的鱼苗,但孵化率较低。研究发现,亚科间的杂种通常没有表现出可利用的杂种优势。◆远缘杂交属间杂交此类杂交是比较多见的,我国已开展了鲤与鲫、青鱼与草鱼、草鱼与鱼感、长春鳊与三角鲂、瓦氏黄颡鱼与长吻鱼危等47个组合。一般来讲,属间杂交是能够正常受精和得到成活鱼苗的,杂种也具有杂种优势,但杂种的可育性情况复杂。杂交黄金鲫(散鳞镜鲤♀×红鲫♂)种间杂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远缘杂交方法,成功率非常高,且一般都具有杂种优势,杂种F1均是完全可育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罗非鱼的种间杂交,特别显著的是福寿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其生长速度比母本快100%,比父本快50%。奥尼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后代的雄性率可达97.87%,具有全雄和杂交的双重优势,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奥尼鱼福寿鱼10多年来,他们共进行了258个科间、亚科间、属间和种间远缘杂交研究,其中获得后代的有201个组合,现保存2龄以上的后代88个。并于2007年出版了《淡水鱼类远缘杂交种染色体图谱》一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群体选育就是挑选表现型优良(如生长、体色等)的一群鱼作为亲本,经多代选择,选育出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品种,也是鱼类品种改良的实用技术之一。2、群体选育技术◆群体选育的关键步骤第一步:亲本群体(基础群体)原代的建立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尽量选择野生群体做基础群体2、分析遗传多样性3、选择身体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4、要有一定的群体规模(一般要求在200组左右)5、建立原代档案(如编号、来源、体长、体重、年龄、性别等)第二步:确定选育目标性状这是育种的最终目的,任何一种选育都必须有明确的育种目标。目标一般有:生长、成活率、体色、体型、饲料利用率、怀卵量等。一般来讲,象抗寒、肉质、耐低氧等性状很难通过群体选育来达到。第三步:确定选择强度选择强度的大小,主要根据鱼类的怀卵量来确定。一般是:亲鱼怀卵量5-10万粒/kg,通常采用高强度选择;亲鱼怀卵量1-5万粒/kg,通常采用中高强度选择;亲鱼怀卵量1万粒/kg以下,通常采用低强度选择;高强度:总选择率万分之一以下中强度:总选择率千分之一以下低强度:总选择率百分之一以下从夏花鱼种到性成熟之间的选择次数根据鱼类不同来确定。如:四大家鱼一般选择4-5次第四步:主要经济性状对比试验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后代与原代(或当前普遍养殖的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获得主要的表型数据,从而判断选育效果,或叫选育进展。对比方法有:同池对比、不同池对比、网箱对比等注意:放养密度、个体规格、养殖方式、投喂量等应尽量保持一致必须要经过连续多年(3年以上)、多重复(3个以上的平行对照)的比较试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可信,绝对不能只凭1、2年的对比数据就下结论。第五步:选育世代通过群体选育方法,要获得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一般需要连续选育4个世代以上。判断一个品种性状是否已经稳定,主要看以下几个参数:1、变异系数大小,若在10%以内,说明变异小,遗传稳定;2、遗传相似度高低,若群体遗传相似度达90%以上,说明个体一致性强,稳定性就好,反之就不行。3、遗传纯度。从平均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等来判断。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用该技术已成功地选育出了荷包红鲤、兴国红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彭泽鲫、德国镜鲤选育系F4、团头鲂“浦江1号”、甘肃金鳟、“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松浦镜鲤、红镜鲤等11个新品种荷包红鲤彭泽鲫新吉富罗非鱼我国在鱼类群体选育上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部分新品种养殖技术简介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芙蓉鲤鲫匙吻鲟一、长丰鲢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0100200300400500草鱼鲢鳙鲤鲫罗非鱼鳊河蟹小龙虾青鱼产量1、鲢在我国淡水渔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万吨2011年排在全国前10位的淡水产品产量第一:草鱼422万吨第二:鲢361万吨第三:鳙255万吨鲢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是我国普通百姓的主要蛋白来源之一,也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2、鲢选育的难点难点1:鲢性周期长:一般长江流域需3-4年才能性成熟,北方地区则要5-6年。难点2:性
本文标题: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2933 .html